


九秋风露鹤精神
——我与老科协的丝缕情怀
文/王申明
年老退休是自然发展规律,也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到龄退休后,是单纯抱抱孙子,打打麻将,颐养天年,还是像著名诗人臧克家说的“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亦或如叶剑英元帅自勉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对于此事的态度,每个人由于自身条件、兴趣和爱好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选择,我选择的是后者。 2008年初退休后,受宝鸡市老科协之邀,来到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组织的市老科协上班,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至今算起来已有16个年头了。
找准定位信心足
要做好老科协工作,首先要找准老科协的工作定位。市老领导形象地把老科协工作比喻为“四菜一汤”,“四菜”即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培训教育,科学普及;面向社会,服务各方。“一汤”即拾遗补缺。做好老科协工作有为才有位,有位不越位;维护社会稳定,帮忙不添乱;多动手干事,不崇尚空谈。我还将老科协精神提炼为“敬业求实、甘愿奉献、和谐共事、与时俱进”十六字,每一项都赋予相应的内涵和要求。明确了老科协工作定位、职能和精神,干起工作来就思路清晰,心中有数,方法得当。我自参加市老科协之日起,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老科协工作上,殚精竭虑,和协会其他领导一起,注重发挥老科教工作者的作用,为他们技术咨询、技术创新、技术培训、建言献策、科学普及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2017年11月,省市整改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问题以来,我受市科协和市老领导委托,以党支部书记名义主持市老科协全面工作。面对全市老科协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以及整改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迎难而上,沉着应对,组织协调各级老科协正常运转,正常开展工作和活动,做到了组织不散,队伍不乱,工作照干,效果良好。十几年间,自己秉持“老有所为、甘愿奉献”的理念,发挥特长,以扎实负责、敬业求实的态度,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把准方向不迷路我在开展老科协工作中,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政策,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指导科技服务、建言献策工作,撰写领导讲话、调查报告,起草公文、编辑简报等项工作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避免在政治上出现差错,务求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0年4月间,为了在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市老科协主要领导要求我起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老科协工作的意见”上报市委。当时中省都未出台这方面的文件,起草起来困难较大,我有所顾虑,迟迟未动手。随后协会领导督促了几次,我凭着在市委政研室所积累的扎实的理论政策功底,反复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要义和实质,翻阅10多年来中省市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加强老科协工作的文件,紧密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用了一周时间起草好了这份文件。市委将老科协工作和这份文件列入常委会议程,专题进行了研究。市委办、市政府办以(2020)53号文件在全省首家批转了市老科协的《意见》,下发全市贯彻执行。这份文件对推动全市老科协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入调研出精品
建言献策是老科协的一大优势,而要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的决策建议,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以形成的调查报告作为依据。我曾在市委政策研究部门工作,对调查研究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然而在老科协多年的调查研究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已离职离岗的退休人员,搞调查研究比起在职的同志更不容易。因为你已远离政界,淡出领导视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和现实情况越来越陌生,仅凭阅报纸、看新闻了解的东西远远不够。因此,要拿出高水平的调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领导可采纳的意见建议,非下功夫不可。
首先要备足“功课”。确定调研课题时要选择领导关心、群众关注且在职人员未进行或顾不上调研的问题,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围绕课题吃透中省市有关政策规定,查阅了解本地区这方面的工作措施、成效、问题等方面的情况资料,列出调研提纲。
其次要“借水放船”。老科协下基层调研有诸多不便,要借助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每次下基层调研前,在拿出调研方案后,协同协会主要领导及时到有关市级部门联系沟通,让其确定配合调研人员,安排调研单位、日程等具体事项,协助调研,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要深入调研。在弄清全面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基层单位去调查研究,听情况介绍,现场考察,查阅资料,弄清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如在全市精准扶贫调查中,山区扶贫的干部反映,有的贫困户“等靠要”甚至懒惰思想严重。村干部给一贫困户说,给你家补助些钱在家里养些猪,这家贫困户说:我家人老几辈子都没有养过猪,现在怎么能养猪?驻村干部扶持一贫困户养兔,过一阵子问兔养的咋样,这家贫困户说:把人害死啦,还要人拔草哩!这就是“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针对了解到的这些情况,在精准扶贫调查建议中提出了“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的内在动力,强化其‘造血’功能的建议”,引起上级领导和扶贫干部的重视。
第四要深思熟虑。对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可能写出有分量的调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容易被党委政府和领导采纳运用,或在刊物发表。

著书立说夕阳红
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文件中,我及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积极参加市社会组织党委举办的培训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联系土地革命战争、三大战役、改革开放、扶贫攻坚、抗击新冠病毒依靠人民群众取得胜利和光辉成就的实际,撰写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体会文章,在市老科协学习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同时在市委机关刊物《宝鸡通讯》、省委老干局《金秋》杂志等刊物发表,扩大了社会效应。从2008年到2022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重大目标任务,先后多次深入农村、工厂、学校调查研究,主笔形成了《推动市属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精准扶贫调查》《提升品质旅游调查》《厚地堆肥技术应大力推广》等20多篇调查报告和工作研究文章,提出了有较高水平的对策建议,被市委《宝鸡情况(决策参考版)》转发市级四大班子、各县区和市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或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并在省市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多次获奖。
我连续15年主持开展市老科协的“学术金秋”活动,重点组织专家对优秀调研成果、学术论文进行评选表彰。累计评选表彰优秀论文837篇,其中60多篇被省市县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采纳运用。同时,还将优秀论文精选汇编成册,送市领导、市级部门和县区老科协参阅。 我在企业、机关工作期间已撰写发表了不少论文和文学作品,当时并没有著书立说、出版作品的想法。退休参加老科协工作后,时间相对宽松,就利用工余时间、节假日开始创作文学作品,整理已发表的文章。2018年将创作的500多首近体诗和100多副楹联编成《淡泊吟》一书出版。2020年挤时间将在企业、市委机关和老科协工作期间撰写的、已在国家省市刊物公开发表或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运用的调查报告、决策建议、研究论文,精选出160篇,汇编成《明志集》出版发行。市委机关刊物《宝鸡通讯》《宝鸡日报》发表了书评,给予很高的评价。去年以来,又将50年来创作的纪实散文、文学评论、读书札记、小说、诗歌等汇编成《宁静录》一书出版,连同前两部书共100多万字。我的感悟是,人到老年,要多用脑,勤动手,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得或少得老年痴呆病,同时还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申明,陕西宝鸡市人。大学文化,研究员职称。曾先后在国企、市委机关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市散文家学会会员,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著有近体诗词《淡泊吟》,散文《明志集》《宁静录》,部分作品获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