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饮者留其名
文/孙亚玲
于秋天静美的时光里,携心间的风景慢慢走进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55号的兴庆公园。

兴庆公园,是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沿用当年兴庆宫的池、堂、亭方位和名称而设计的。公园内布设了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长庆轩、五龙坛、彩云间等仿唐景点建筑,整个园林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交相辉映又各自成趣,简直是再造了一整个盛世大唐。
2022年重新修建后的公园,我还不曾踏入。
适逢周末,天气又好,公园里游人如织,大唐盛世的繁华和热闹,仿佛被时光一下子收藏进了岁月的长河,于这里再次重现。
每年的秋天,是兴庆公园最灿烂绚丽的季节。公园门口两只用千千万万朵玫红色的小菊花拼成的昂着头的“凤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拍照留念。在两只凤凰中间,一个由褐色和墨绿色花瓣组成的大圆圈里,嵌着由褐色和鹅黄绿拼接成的大雁塔模型花艺,远远地看着,既传神又逼真。

“菊韵颂金秋,花满兴庆宫”是今年兴庆公园菊花展的主题。
沿着铺着石块的小路,闻着淡淡的菊香往前走,路旁树下,绿草青青,枫叶火红,荻花乳白,秋心澹澹,浸润在秋水长天的光阴里,温婉着岁月一帧又一帧的往事。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旁,几位学生模样的青年,手捧书本坐在石凳上,他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是最让我欢喜的。曾几何时,我也曾拿着书本,在午后的时光里,坐在这里看小就,读散文、听诗词、背古典。回首往昔,笑谈风雨,年华褪去,回眸人生,留下的只有淡然一笑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是由一块仿唐结构5.36米的汉白玉砌筑,碑正面刻“阿倍仲麻品纪念碑”八个隶书大字。西侧刻着李白《哭晁卿衡》诗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在这秋意浓烈的公园里,我能依稀听见大唐那些过往的声音,它们在我的耳边轻轻低语,诉说着过去的欢乐和悲愁。
本来和儿子约好,一起来公园的,他因有事耽搁了些时间,这会儿打来电话,说是已经到沉香亭了。

据说,当时兴庆宫的沉香亭是用沉香木建成,所以称“沉香亭”。亭周围栽植着各色牡丹、芍药,花漫沉香,非常漂亮。这座在20世纪80年代曾被誉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建筑”,是兴庆宫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旧时的沉香亭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贵妃杨玉环而建的,除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来这里游乐设宴、观赏牡丹,寻常人等无法观瞻,更不要说靠近了。而现在的沉香亭,免费向游客开放,供百姓流连。
沿着中间镶有龙凤雕刻的台阶而上,就能看到雕梁画栋的亭子。亭子的四角挂着铃铛,风儿吹动叮叮铛铛地响。雕栏刻有牡丹,线条流畅,极为精美。在台阶的两旁,有两幅展现唐玄宗和杨贵妃设宴赏花以及李白醉酒写诗的相关场景。重修后的沉香亭,颜色鲜艳了许多,亭子顶端是绿色的琉璃瓦,四周底座用青砖垒砌,镶有由陈忠实先生题写李白创作的著名的《清平调》。
儿子是位老师,同时又是陕师大汉语言文学院的学生,钟爱于古典文学,特别是对唐诗宋词更是张口即来。当他走到这里,便给我和游客讲起了这首诗和贵妃捧墨、力士脱靴的由来:在唐代的时候,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并称为“三大内”,为长安城最重要的三座宫殿群。
开元和天宝年间,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方来朝,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在兴庆宫内举行大型活动。传说:开元年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在梨园弟子的侍奉下来到沉香亭赏花,高力士、李龟年等陪同。在舞乐期间,贵妃嫌所唱皆为老词旧曲,无甚新意,便求皇帝发旨宣“诗仙”李白觐见吟诗助兴。谁知,此时李白正和友人喝得烂醉,高力士便急忙着人扶他上马,送到宫中。李白看见雨后满园盛开着娇艳的牡丹,东倒西歪地走进园中,靴子上沾满泥巴。待高力士将他唤上亭殿,玄宗皇帝看着他的双脚道:“太白,何穿这样一双脏靴进殿呢?”李白答道:“臣自知失礼,但高力士催得太急,朝君心切,来不及回去换靴。”看着李白醉酒的憨态,皇帝笑着说,“此般来说,就怪不得太白了。”遂命高力士拿来一双新靴。哪知李白乘着酒兴径直把脚到高力士面前,让他帮着脱靴。高力士看着皇帝和贵妃都不发言,就忍着火气,弯腰替李白换上靴子。穿着新靴的李白走到书案前拿起大笔,在砚台里准备蘸墨,发现墨汁太淡,对站在一旁的贵妃道:把墨研一研。贵妃着急等着他的新曲,也就没有介意研起了墨。李白望着贵妃研墨和倚栏时美丽的样子,即挥笔写出颂杨贵妃和牡丹花的《清平调》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三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落拓不羁的李白,虽写出了绝美的诗句,使得皇帝贵妃两相欢,但同时也因恃才放旷付出了代价。不久,就遭到高力士谗言,权贵诬陷,被赶出京城去了。
听了儿子的讲解,我有心寻找那个潇洒、浪漫、狂傲、张扬,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就往李白山去了。

在沉香亭北侧,一座由大小各异青石堆砌的小山旁,竖着一块牌子,上书:李白山。 林荫掩映中一座通高21米的三层仿唐式阁楼建筑,是为纪念李白而设计的著名景点,取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间”三字命名。在阁楼下,一具传神的李白石雕像独卧一泓醴之中,他左手托腮斜睨,右手高扬举杯,长髯微翘,畅饮美酒,洒脱而闲逸。被杜甫称为酒中仙的李白,“酒”和“诗”都与他的人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饮似长鲸快汲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便是众多酒友对他的称赞,李白大量的诗作是在神思飘飘,酒兴豪迈的“李白醉卧长安”雕塑,基座上镌刻着著名诗人臧克家手书杜甫所作的《醉八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李白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围着醉卧酒池的李白塑像,我很虔诚地走了三圈,想着他激情而绚丽的一生,想着他无论在任何境况下,都是那么的潇洒从容,我也就顾不得往日的矜持,和儿子站在李白像前,放声吟诵着他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写于2023年10月18日

【作者简介】孙亚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主任,碑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蓝田县十八、十九届人大代表。在鲁迅文学院、西北大学作家班学习。常有小文发表于各类报刊。出版有散文集《太白烟雾》《一轮明月映秦岭》《枕着秦岭入眠》,长篇小说《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