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常识”亟待补补课
李红军
笔者近下刷到一则视频,看后心里不免有些沉重起来。有位自媒体人在街头对一些青少年进行了随机采访,自媒体人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有的青少年回答是1919年,有的回答是1911年,还有的回答是1961年;当问到国歌的名字时,有些青少年竟然回答是“红旗飘飘”;当问到农民一年收入多少钱时,有的回答几十万,有的回答几百万;当问到大米多少钱一斤时,有的回答三四十元,有的回答100多元.....如此的无知,令人啼笑皆非。
时下,当代青少年确实有些“潮”,每每说起“洋节”来,他们会如数家珍,情人节、圣诞节、平安节等不一而足,而对于父母的生日大多数人却无从知晓。每每说到娱乐明星、奶茶这些时尚字眼,他们能娓娓道来。面对如此多的“一问三不知”青少年,我们情何以堪?以如此“状态”,他们能堪当大任,赢得未来吗?不由地让人大大地打个问号。
确实,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时尚追求”我们不能过多地苛求,毕竟时代不同了,但是若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比如国家生日那一年、国歌名称记不住,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属于严重的“无知病”。
如果说当代青少年属于文盲之类,没有上过学,说出一些无知的题目尚情有可原的话,而对于一些上过小学中学的青少年来讲,他们如此“语出惊人”——不知道祖国成立日,不知道国歌名称,值得全社会反思。如果一两个年轻人不知道祖国生日、国歌名称也就罢了,但事实上许多青少年不能够正确回答,这就是一个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肯定是出了问题,学生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营养不良症”。
过去坊间常常形容知识分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分不清麦苗和韭菜,眼下个别青少年也强不到哪里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经历过辛勤劳作,他们体会不到农民的艰辛,但是再怎么说,也不能太离谱。农民一年收入几十万,一斤大米几十元,从哪个角度上考虑,这样的回答都不能令人满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担纲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以目前这种知识能力和状态,恐难负此重任。现在的青少年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有些青少年浑浑噩噩,不学无术,说起新潮和时尚,他们可以滔滔不绝,而说到一些基本知识点,他们则是答非所问,十分离谱。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追星他们可以大把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毫不在乎;喝一杯奶茶可以花上几十元,毫不心疼。而说到一些基本知识则是洋人看戏——傻眼了。说他们是文盲一点都不为过。
这样的无知状态谁来负责?显然,是我们的社会教育出了问题。首先是学校没有尽到职责,一些基本知识点成为荒漠。其次是我们的家长严重失职。一些家长一天到晚刷手机,看屏幕,而对于孩子的学习全然不放在心上,处在一种如此畸形的环境中,谈何报国之志?谈何远大理想?孩子们咋能成才?再次,社会的误导起到了一种催化作用。一些网络平台唯利是图,全然不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心上,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大行其道,孩子们陷入其中乐此不疲,导致了他们的畸形发展,如果再不引起重视,这些青少年很可能会成为“垮掉的一代”,这绝非危言耸听。
诚然,街头随机调查具有偶然性,他们不是当代青少年的主流,但是即便这样,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出现如此的“无知”还是令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汗颜。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常识不应该成为青少年的“盲区”。希望全社会都来正视青少年的“常识问题”,因为它关乎祖国未来,关乎到每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万万不可马虎与大意。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