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的母亲
文/张喜魁
2023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十三,是俺娘的生日,又是西北留村传统的庙会,子女们欢聚一堂,在娘住的院子里,桌子上摆着生日蛋糕,中午喝的是传统大锅菜,晚上吃的是长寿面条,祝娘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全家人用歌声、笑声、祝福声,渡过了一个愉快、幸福、无比喜悦的娘亲生日寿宴。烛光里的娘毫无拘谨,笑意萦绕在心头,象阳光、天使一样光彩夺目。
娘在家就在,兄弟姐妹们更亲更近,深深感觉到娘在家就在的一股暖暖的温馨;最亲的人是娘,最感恩的人是娘,有千言万语的感谢话,讲不完娘对儿女们无比温暖、善良的关怀…… 俺娘,八十八岁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人,都是一母同胞。大姐70岁,最小的妹妹52岁,姐妹四人三个儿子,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倾听娘讲她年轻时的故事,高兴的有说有笑。孙男嫡女们走到娘的跟前一一拜寿,娘虽然分不清是谁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只要孩子们叫一声“姥姥、姥姥娘、奶奶、老奶奶”,娘心里就乐翻了天,拉着孩子们的手,一个劲的夸“长的真好看,长这么大了”等,一句一句重复着,真是老换小,一点也不假,这就是亲情所在,爱的力量。
生日前半个月,娘就说起过庙会,自己生日的事,让我告诉姐姐和妹妹们记着让她们买蛋糕,千嘱咐万嘱咐,每天重复好几次,幼稚的让我写信告知别忘了。生日的前两天,娘半夜醒来一直要打火机(火柴),生火做饭。娘啊娘半夜里你让我去哪里找火柴去,还好,最后我找到一个打火机,让娘看了看,娘试了试打着火了,才终于睡着了,第二天娘醒来继续说打火机的事。娘再糊涂对待孩子们清楚的很,心里装着满满的都是一片爱心和呵护。 生日的哪天,大姐买了个最大的蛋糕,放到娘的跟前,娘高兴的谁来了让谁看,夸的赞不绝口。娘坐在床边上,满面春风,笑意融融,好好的看着、盯着蛋糕,生怕弄丢、弄坏了,嘱咐孩子们“慢点、慢点、盖上盖子……
娘不忘先祖,拜寿前先敬神灵、宗亲,再吃拜寿宴。娘坐着轮椅,在淡淡的秋风和阳光普照的院子里,身上披着村里发的红围巾,看着桌子上放着鲜艳夺目和各种水果簇成的莲花台,硕大的寿桃端放中间、坐在花坛里尽显哪么光亮,点燃八根蜡烛,娘许着美好的心愿,儿女们唱着生日歌,俺娘仰天而笑露着嘴里仅剩的哪一颗牙,吃力的吹灭了蜡烛。全家人笑在了一起,共同祝愿娘“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娘高兴,孩子们更高兴,为了让娘生日过的更加充满阳光,带来更多的欢乐,让娘来唱一首《东方红》。二姐领头,娘和孩子们一齐兴高采烈的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最后娘用一句“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声音宏亮,自编自唱到尾声,乐得孩子们前仰后合,不知道娘会唱歌,还有这才艺。更别说了,她老人家笑的灿烂无比,我们长这么大从没见过娘这么开心过。唱完歌,娘切开蛋糕,说,“孩子们都吃,都吃……”全家人都分享着娘生日的快乐,象甘甜的乳汁一样甜到心里!
高兴的我制作了一个生日小视频,发到了朋友圈,孩子们又把实况编成抖音发在网络上,关注、点赞、祝贺声接连不断,借此谢谢朋友们送来的祝福之语。多天后,我走到街里还有不少人在赞美,说娘的生日过的精彩,夸赞俺娘唱的好,我心里满是幸福的喜悦,骄傲我们兄弟姐妹们有娘在,真好!
查了一下百度 八十八岁是什么寿 ,说是米寿,米寿是八十八岁的雅称。为什么这么称呼,研究“米”字的字型就知道了。上、中、下三个部分正好组成米字。“茶”字又是个字谜:草字头“艹”解做二十,即“廿”,下边拆字又可得“八十八”,因此“茶寿”表示一百零八岁。九十九岁为“白寿”,因为一百去一,就叫“白寿”。中国的文字就是这么博大精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在。为俺娘能过了八十八岁高龄“米寿”而高兴!
2023年九九重阳节,西北留村把70岁以上老人聚到一起,九十岁以上寿星披绶带、送礼品、发长寿星证书,吃饺子宴。本次活动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一时成为街头巷尾人人夸赞的话题。 自今年娘碰伤了腿,不能下床,不能自理,没能参加村里的活动。我们兄弟姐妹七人轮流陪伴,日夜护理 。最大的感受是能听到娘讲她过去的故事,以前从没听说过。老换小,娘象孩子一样的天真幽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有时糊涂了就不讲理,清楚了语重心长与子女们说着知心话,弄的孩子们哭笑不得。孩子们顺势逗逗娘,玩个母子游戏,让娘高兴高兴,我们做子女的也是感到满满的幸福。
风是爱的呼唤,雨是情的交融,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永远是母爱。娘心里满脑子装的是劳动、家务活和孩子们的冷热饥饱,每天我们兄弟姐妹交接班,娘都是先夸赞孩子们一番,拉着孩子们的手恋恋不舍,念叨几句,让前一班多待会儿再走。这就是娘对每个孩子们无私的关爱,永远不变的惦念之心。这世界上恐怕最伟大的人,谁也比不过母爱之高尚而纯洁。
父母不易,年轻时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付出的太多了,她们老了应该得到幸福,得到全社会无微不止的关心和照顾,子女们要尽心的赡养、陪伴,耐心的接受她们的一切,让她们安享晚年,岁岁安康。
有娘的孩子象块宝,子女们要珍惜有娘的日子,以孝当先,使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祝天下所有健在的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作者简介】张喜魁,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西北留村原党总支书记,现任村务顾问。服务家乡,热爱家乡,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每每巡视这片热土,都能激发心中那抹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