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在部队的日子里
作者 邹春林
我很幸运,刚出校门,就踏上了英雄辈出征程,走上了军旅路。转眼间,已过四十多个年头了。虽然现在白发上头,但我每时每刻都难于忘记部队的生活。那逝去岁月的朝朝暮暮,时不时地浮生在昼的脑际,潜萌在夜的梦中。
1980年11月的某天,我们全体新兵坐客车从新干出发,途中在遂川县吃午饭。车上的新兵,都是来自与我相邻的各县,大家吃在一起。青春朝气,很快相互便熟悉,陌生的气氛迅速换成欢声笑语。
吃完午餐,停一会又继续赶路。黄昏时分,我们就到达部队的轮训基地。
接下来的一个整月,我们都军训。嘹亮的哨声,严厉的口令,铿锵的步音,硬是把我们从一个个松散的社会青年,锤炼成了一名准军人。

在这段日子里,什么吃苦精神,什么坚强耐力,什么人生目标,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的心灵高地。
军训完后,便要分配到连队,我们几个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赣州地区武装民警科赣州市中队。相聚是哈哈欢笑,分别却依依不舍,但还是在紧紧的握手中各自离去了。
我们一到新连队,连队的领导和老兵们就亲切接见我们,利索地把我们分到各个班。班长又立刻召开班会,让新老战士互相认识。想着自己确实稳定了,我的心才安静下来,躺上床,睡了一夜甜香的觉。
从此,我们就过上了真正军人的生活。每天清晨出操,上午训练,稍作午休,下午组织学习。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听时事演讲,读报,看经典理论书籍,写心得随笔等。晚饭后,还有一小段自由活动时间。

站岗,是和平时期的军人最重要的任务了。不管白天黑夜,无论晴阴风雨,都必须塑像般的站两小时,每人都会轮到。军营那几年,我不知道站过多少次岗了,但每次我都将那次岗当做神圣使命,站直身子,睁大眼睛,竖起耳朵,集中精神注意周围的动静。在我的岗位上,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受到大家好评。
军营中,难忘的事多了,要说我最难忘的,有比武,养猪,当班长。
在我入伍两年半时,赣州地区部队组织全区比武,我有幸成为参赛选手。赛前准备,热身强训,擒拿摔打,拼刺刀,练射击,投手榴弹,夜以继日地进行。那时场地等训练环境差,摔打就是在水泥地面上进行,仆地时额头,鼻子,膝盖脱皮;仰摔时说不定会失去后脑勺的一纽黑发,鲜红顺着脖颈滑下,变为“血”流浃背了。拼刺刀身上留下紫斑块块,练投弹常常练得手连筷子都拿不稳。比较舒服的要算射击了,除了眼睛很累外,不用费大力气和流血汗。
天道酬勤,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的激励下,我一项一项苦练,突破。终于,在比赛中,我获得了投弹,射击两项奖,两次站上领奖台,为连队争了光,得到了连队的嘉奖。

我在兵营的年代,连队曾要求向南泥湾精神学习,自力更生解决大部分生活开支问题。连队在训练之余,要进行生产活动。种菜栽果,养禽饲畜。当时我已经是副班长,连部考虑后,分派我负责养猪。
参军养猪,将来转业如何向家人乡亲父老讲述呀,我当时的确转不过弯来,不肯答应。后来经过连长,指导员等领导做思想工作,我才接受了任务。
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把吃苦精神,坚强耐力,人生目标,全都与养猪结合起来,把养猪当做一项必须完成的军事训练任务来对待。饲料不够,进山打猪草补充;猪患上拉肚子病,我便翻看有关禽畜饲养防病治病的书籍,买来土霉素之类的药物来治疗。在我的精心饲养下,七八头猪,没有一只夭折,到岁杪都长得又大又胖,为改善连队伙食做出了很大贡献。

由于我肯吃苦,有上进心,富于大局精神,还比较有文化,所以,连党支部很快就批准了我入党申请,让我成为了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入党后,我更加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敢于担当,不断学习进取,终于,连队又将班长的担子压到了我的肩上。
当上班长,责任更重了。从此,我以身作则,带领我们的班集体,爬过一重重山,涉过一条条河,跨过一道道天堑,完成一项项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的班始终成为连队的标杆,成为连队的骄傲!
1985年,我完成了人生青春最靓丽的展示,从部队光荣退伍了。可是,身退心没退,那军旅生涯的日日夜夜,那战友间的林林总总,不时地顽强浮生在昼的脑际,潜萌在夜的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