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读新闻
作者 马昭畅
飞扬读书会 出品
今天,我在学习强国里读了一则新闻《历史的书签》。
“历史的书签”其实就是年号。年号不是每年一换,也不是固定多久一换,而是有重大事情才发生更改。如新帝登基、战争灾祸、异象、革新或大喜事。
据二十四史中的《汉书》记载,汉武帝出外打猎,活捉了一只白色独角小兽,大臣们认为这只小兽是白麒麟,是祥瑞的征兆。于是就有人建议用年号来纪念和纪年。汉武帝听了之后,就立年号为元狩,元是初始的意思,“元狩”也是历史的元年号,后改为“建元”。
虽然,年号是个严肃的事情,但是有时随着统治者的任性也会随意。比方唐高宗一口气用了14个年号,唐太宗在位23年,却只用一个年号“贞观”。
取年号可不是很好做的活,有时候词穷了,好的字眼会被反复拿来使用。“建新”用过11次,“天佑”用过十次。“太平”用过九次。
年号两个字较多,有三个字的:“中大同”、“史建国”,四个字的有武则天年间的“万岁通天”。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的儿子登基,改年号“同治”,表明两宫太后一齐治理天下。
年号如同帝王的名片,展示着他们各自的理想,抱负,文化,愿景和气魄。历史是一卷长书,年号犹似历史的书签,不论翻到哪枚书签,那一页都有无数家国故事值得细看。
我知道几个比较出名的年号,如“贞观”、“崇宁”、“天宝”。
小作者简介:
马昭畅,飞扬读书会优秀学员,黄石市团城山小学四年级学生。活泼开朗,热爱阅读,尤其喜欢阅读历史故事,爱好棋类、羽毛球。曾获黄石市“迎春杯”少儿国际象棋锦标赛幼儿乙组第一名,校阅读之星、进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