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人生
作者/姜超
一缕晨光洒满濯灵斋,我欣然打开窗棂,远眺着树叶在秋风中曼妙的舞姿,从它们诞生,成长,勃发乃至凋敝,触发我对人生命周期的幽幽思索。
一个人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总有散尽的一天,别人可以侵劫,因为那是让人看得摸得着,归属身外之物。世上却有一种财富别人是无法掠夺而去,那就是你胸中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与众不同的认知,境界与格,它们与你生死相随。你说值得拥有吗?
有人说:才华分文不值,一样会饿死人。
有人说:才华可以创造财富,改变命运。
有人说:才华再高,没有给你提供展示的平台,也是废人一个,何用?……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由,说现实话,腹有诗友哪及财富殷实者,人家说话有底气,凡事办理顺风顺水,见人趾高气昂,一身上等行头,多么的显赫,看得见,摸得着。因此世人能有几个不嗜钱如命,凡夫俗子都是这样的心态,都是这样忘我拼命,一句话:人生苦短,幸福一天是一日,管它春秋与冬夏。来世上的人想法不尽是完完全全相同的,更不是一个模型拓制而来的,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上生长的叶片,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叶子。也就是说人各有志,人各有命,有人为爱情而来;为人金钱而生;有人为荣誉而活;有人为信仰而不惜舍我其身,……只要不影响抑或是损害他人,谁说孰好孰坏?一个人行走在人生漫漫长路,你的思想,认知,格局,一旦形成就已注定了自我未来命运的结局。痛苦,温馨,甜蜜,幸福其实都是一种宿命,谁都想实现自己心中旖旎的梦想,能在世上活得风光无限,然而能有几个人抵达人生事业辉煌的巅峰,残酷的现实生活很难让你事事顺遂,就像宋代大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文章中写道:“——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
由此可见,人生中的残缺,是另一种意思上的完美吧。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懂得舍得人生之哲学,我在《读者》期刊上读过这样的一篇精美短文:一个人十分喜欢收藏各种奇异精致的石头,一日他背上竹篓子,来到一座大山上,一路上看到许多自己喜欢的石子,惊喜不已,不断拣拾放入篓,越往上走,越觉得身子沉重不堪,身旁一游人见他汗流浃背,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便笑道:“你这样的贪婪,能走到山上吗?要精挑细选,才能遇见更好……”。听完别人的劝说后恍然大悟,心神领会。当即倒掉篓子里的石子挑选几枚,随后一路走一路精拣细选,最终事随心愿仅找到一大一小两块心仪且价值不菲的玉石。此文蕴含着一种人生哲思,使我受益匪浅。
人之一生看似短暂,都要经历太多的人与事,社会公平且复杂吗?人性仁善吗?这真的不是一个轻易的话题,只有置身于痛楚绝望的人生低谷,长哭过一夜的人,才配得上淡说人生。此时我想起了前苏联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生前散发传单,揭露沙皇政府的改革骗局,遭到时任政府的逮捕以“公民死刑”即凌辱性的假死刑之后,流放西伯利亚涅尔琴斯克服苦役,饱受非人的折磨,身患重病以顽强不屈的毅力,为信仰而活用生命与心血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怎么办》《序幕》等。哪一个成功者的背后,不洒下如雨的汗水,不经历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打压,猜疑,甚至于家中亲人讥讽,爱情背叛……哪一项不是灭顶之灾?有时还要为一日三餐而愁苦,有的可以设想解决,而哪些无形的折磨最令人撕心噬骨,痛不欲生。世间能有几人承受得了,要不是天才,要不是疯子。
提及《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他在世时遭遇过多少人生磨难吗?他的一生都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他出生于贫穷潦倒家庭,一日三餐都无法为计,吃上顿,愁下顿,父母被生活所逼最后将他送人,过寄人篱下的日子,长大后他为上学读书,还历经许多周折,为了梦想实现夙兴夜寐,秉烛夜游,时常与窗外星月熬度通宵,最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文化站站长,从未拧灭心中梦想的灯盏,对文学事业的孜孜以求,历经长达六年时间在寒窑写成煌煌巨著《平凡的世界》,赢得中国文学最高荣誉奖“茅盾文学奖”,得之喜讯后,人人为他庆贺,而他却泪流满目,连赴京颁奖的车费都囊中羞涩,可见追求文学的人是多么的悲催!怆然!难怪有人说:“文学是人生的苦痛煎熬出的一种灵魂药剂,之所以是伟大且神圣。”
无论是谁,现实生活中给予我们惬意也好,痛楚也罢;拥有也好,失去也罢;温馨也好,怆然也罢……用好它,都能蜕变成我们精神上矿藏,成为一种阅历,教会我们笑对人生中的风刀霜剑,敬畏生命,呵护自然中的生灵,泅渡一世红尘。
2023之年10月31日。

【个人简介】姜超,职业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成员,省刊《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中国现代文化报》编委,江苏盐城市作协会员。滨海县作协理事,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成员,作品发表于《《西部散文选刊》《诗歌月刊》等期刊,还有许多作品入选多种文集:《2019中国诗歌大典》;有登陆中宣部《学习强国》主站;有作品登录《人民日报》文化.全媒体平台,有作品登录中央电视总台《艺术传承》栏目官方网,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得到过当代文化名流们的悉心指导,市县电视台给予相继报道,并载入滨海《县志》出版过诗专集《莹雪寒香》,合集出版《在炊烟里寻找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