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杏出墙来
------李海英饰演“大脚夫人”舞台艺术初
翟耀文
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对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蒲州梆子-----蒲剧更是情有独钟。每次看完戏后,在我的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激动。这次应邀观看了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演出的移植剧目《大脚夫人》后,我心中所有的不仅仅是感动和激动,而是有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惊叹。剧情的曲折感人,音乐的优美动听,演员的精彩表演,艺术手法的新颖大气,都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大脚夫人》中女一号杨大脚的饰演者-----优秀青年演员李海英的精湛表演,更折服了台下所有观众。那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和此起彼伏的阵阵喝彩声,以及谢幕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的动人场景,就是证明。
李海英是襄汾艺校毕业的高才生。她1979年就参加了襄汾县蒲剧团,不久就成为县剧团的台柱子演员。1997年调入了临汾地区实验蒲剧团。李海英主工青衣丶刀马旦,她戏路宽广,嗓音圆润甜美,功底扎实深厚,做派细腻大方。她在《狸猫换太子》中饰演狡诈狠毒的刘皇后;在《白沟河》中饰演诡计多端的萧银宗;在《杀嫂》中饰演潘金莲;在《秦雪梅》中饰演秦雪梅;在《吴汉杀妻》中饰演王玉莲。她还反串小生,在《挡马》中饰演杨八姐;在《金沙滩中》饰演杨八郎;在《赵氏孤儿》中饰演驸马。在《大脚夫人》中饰演诰命夫人杨大脚。
李海英在舞台上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艺术形象,曾多次获奖,也深受广大戏迷朋友的喜爱和称颂。
《大脚夫人》一剧说的是:秦贵妃(史临平饰)的侄儿依仗权势横行作恶,大脚夫人的儿子-----侯门公子杨永假扮猛虎强抢民女,残害人命,壮士伍贤亮见义勇为,先杀了秦贵妃的侄儿,在逃难中为了救民女又射杀了杨夫人的儿子。庆州知府晏子卿(李四平饰)接此案深感棘手,他和侯府公子的老师游齐仙(周忠孝饰)巧设计谋,迂回断案,邀请大脚杨夫人监刑。大脚夫人体恤百姓,嫉恶如仇,不畏权贵。她与秦贵妃巧妙周旋,她知道真相后,强忍悲痛,令其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暴尸三日。她深明大义,认杀子仇人伍贤亮为义子。整个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把权势丶国法、民怨丶亲情等矛盾交织在一起。
李海英凭着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对剧本反复精读,深层次的理解剧情。她从更高更深的层次去解读和感悟“大脚夫人”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有了自己新的独到的感受和艺术视觉。
为了演好大脚杨夫人这个角色,李海英在导演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唱腔丶念白丶眼神丶台步、手势等各种技法和程式的运用,都作了认真地研究和探索。并对大脚夫人的性格、脾气内在情感的变化和人物情绪的表达作了深刻细致的分析和揭示。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在舞台表演中她能够做到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贴切自然,一泄而下。她靠自己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甜美的唱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剧中人物-----大脚杨夫人。树立了一个大气凛然嫉恶如仇的光辉艺术形象,强烈地震憾了观众的心灵。
李海英在《大脚夫人》一剧中,演出是成功的,表现了她的演艺水平日臻成熟。分析她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塑造的人物生动鲜活。
李海英说:戏剧艺术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在如何刻画人物,展示人物的个性·情感等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舞台人物形象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赞赏。
如何才能使大脚夫人这个人物在舞台上能够更加鲜活起来?如何才能在舞台上更深刻的展示大脚夫人的艺术形象和内心世界?李海英经过认真思索,反复揣摸,她首先选择了从“大脚”这一形体来展示演染,揭示杨大脚这一人物的舞台形象。这从大脚杨夫人首次出场亮相就可以看出,她不是象其她旦角那样婀娜稳步上场,而是急步“冲上”场来,并撞到了丫鬟小香。这个不符合传统常规的旦角上场步法要求的大胆改动,恰恰是最好的突出了大脚夫人泼辣丶火爆丶正直丶刚强的个性。李海英在旦角怎么样去“冲上”作了认真地思考和安排。她巧妙地采用了“花旦”和“正旦”相结合的步法,这样既完成了“大脚”“冲上”的动作,又不失“夫人”丶“旦角”的端庄婀娜。从而展现了大脚杨夫人性格豪放,粗中有细的巾帼英雄形象。既为舞台增添了亮丽的风采,也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可亲可信的鲜活的舞台艺术人物。
二是,唱腔甜美,似流水行云。
李海英唱功给人的影响是很深的。她很会用嗓子,她能根据剧情和唱词的不同含义,采取不同的腔调和声韵。她善于控制自己的声音,时而缠绵,时而激昂。她能严格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丶心理变化创造出不同的吐字运腔,节奏旋律,抑扬顿挫,情调声韵。她最善于使用感情装饰音的变化。因而使她的唱腔能和她饰演的人物水乳交融的汇为一体,形成她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在《大脚夫人》一剧中李海英的这种唱腔风格充分体现出来了。
在初上场亮相与丫鬟小香关于大脚的唱段,千般温柔,既风趣又很有韵味,展示了大脚夫人大度丶幽默丶可亲的性格。与秦贵妃的唱段,则运用了慷概激昂的演唱手法,从而表现了大脚夫人对权恶势力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当听了民女诉状之后,李海英又改用一字一句,字字火爆的唱法,展现了大脚夫人义愤填胸,要为民伸张正义的侠义心肠。
有人说,听李海英演唱是最大的艺术享受,这话一点都不过份。李海英圆润甜美唱腔,声声敲击着观众的心弦。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变化,听着她如泣如诉,流水行云般的演唱,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
三是,念白喷口有力,掷地有声。
“念白”就是舞台对话,它是舞台语言,不能同平常生活语言混同。戏曲界有“一白丶二笑丶三唱腔”的说法,把念白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念白在戏曲表演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李海英说:念白是为塑造舞台人物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个演员,在念白的处理上,一定要搞清楚你念的是什么台词。如果演员连自己念的台词都把握不住,那还怎么表达舞台角色的语气丶声调丶节奏和感情呢?演员要想处理好念白,就必须先弄清楚所饰角色的年龄、性别丶性格丶职业,要按照不同的角色去对待念白,去表达情感。念白既要符合角色的性格丶身份丶职业丶地位,还要做到能让观众听得清,听得懂,这是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一门基本功。
具有丰富生活积累和舞台经验的李海英,早练就了一套自己的念白方法。这一套念白方法在《大脚夫人》一剧中,得到充分体现。她根据不同的对话对象采用了不同的念白语气丶声调和方式。如她和丫鬟小香的念白,和庆州知府晏子卿及游齐仙的念白,和秦贵妃及民女的念白,或喜或怒,或惊或悲,或风趣或愤怒,她都处理的十分得当,字字清晰,句句掷地有力,使台下观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受到很大的感染。这充分表现了李海英在舞台念白上独到深厚的功力。
四是,擅于运用特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舞台特技说白了就是舞台做工。古老的蒲州梆子的特技是经过多少代艺人们在戏剧表演实践中摸索,创造,总结出来的一套特有的,难度较高的,观赏性极强的舞台表演技巧。这些技巧,都是要由演员单独表演,用于表达角色本身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所体现的具体情感和神态。它是演员展现角色个人情绪和性格的集中流露和表现。
李海英是主工青衣丶刀马旦的,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使她练就了一系列过硬的舞台表演技巧,而这些技巧在《大脚夫人》一剧中,又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在《跑街》一场中,大脚杨夫人出场骑着快马,穿着战袍,披着斗篷。李海英运用了她的“马鞭功”充分展现了这位昔日久战沙场,杀敌报国具有男子汉气度的巾帼英雄形象。有力度,有气度,完全符合大脚夫人这个人物的形象和剧情的需要。
在《监刑》一场中,当大脚杨夫人听完民女诉状后,她甩掉斗篷,跳上桌子,拔出金镶宝剑,又跳下桌子,挥剑砍断法绳,唱出一句:“砍断绳再问情由”。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把一个正直丶火爆丶嫉恶如仇的夫人形象彻底展示出来了。
当杨夫人问案步步深入,青州知府不得不告知,那假扮猛虎,强抢民女,残害人命的歹徒正是杨夫人的亲生儿子时,她用了两手举起,各朝外翻水袖,同时左脚后贴,水袖左右竖立高过头。在这里李海英用形体表演了“水袖功”,把杨夫人那种又惊丶又气丶又恨丶又悲丶又冤丶又自责丶又无奈的复杂心理和杨夫人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惩恶扬善,大义灭亲的艺术形象再一次展现出来,极大地震撼了观众的心。
李海英所饰演的大脚夫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强烈鲜明的艺术效果,能够使观众久久不能忘怀,其根本原因就是她能准确体会和掌握大脚夫人这个人物的性格,品德,作风和思想感情,她运用精细的表演技巧,运用各式各样的身段丶步法丶手势丶眼神,根据剧情的变化和角色的情绪波动,视情而施,形体抒情,最终取得了表演艺术上的成功。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海英舞台技巧的展示,并不是孤立的在炫示自己的表演艺术,而是把这些技巧完全作为为舞台服务的一种手段,把它融合在剧情之中,不断推进剧情的发展。她的一招一式都是为剧情,为塑造角色服务的。正是她这些精湛的舞台表演技巧,使她的每出戏都徇烂多姿。从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由于李海英在《大脚夫人》一剧中的出色表演,使蒲剧这一剧目在三晋大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她也在山西省文化厅,山西戏剧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届戏剧“杏花奖”中夺得了“杏花表演奖”。
李海英说:舞台艺术是综合艺术,《大脚夫人》之所以能够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是院团领导任跟心,郭泽民等人的关心丶支持丶和帮助,领导的支持和信认,是她演好这一角色的最大动力;其次是导演李安华精心指导,李导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一句道白,一句唱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求的非常严格;同时还有同台演职人员周忠孝,李四平,史临平等人及司鼓,板胡,灯光,音响,剧务等人员的协调配合的结果。
这里要说明的是,李海英演出成功,还和一个人的支持分不开,这就是她的爱人刘荣立。她和刘荣立是同一个艺校毕业,同一个剧院工作,有时还同台演出。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工作上相互支持,艺术上相互探讨,更巧的是他俩都属马。我曾为这对舞台伉俪赠送过一幅楹联:“梨园妙曲杏花吐艳,乐府英姿双马奔腾”,就是衷心希望戏剧界的伯乐能够慧眼识这对舞台上的千里马,给他们以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在戏曲艺术的殿堂上,能再攀高峰,能更上一层楼。
李海英的艺术表演令人赞叹,李海英的品德更令人敬佩。
本文作者为: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丶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丶山西作家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