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龙,男,现年57岁。桑植县芙蓉桥白族大庄坪村人,桑植县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张家界市优秀个体工商户。湖南省诚信守法模范。湖南省农村带头致富能手,湖南省隆平科技致富网优秀党员。
电话号码:17374469261

木耳棚,是扬旗山脉上的一个自然村村名,坐落在三望司山下,四面环山,乔木灌木交错繁衍,灌木以马桑树为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观。生产队时期,稀稀疏疏的十来户人家掩映在葱郁的林木之中,改革开放了,为了提高幸福指数,年轻的男男女女,一茬一茬的离开了这个给予了他们生命的地方,或许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吧,就再也不愿回来了。现在只有一养殖场还在延续着这个山村的生气。
据传,我的八世祖因苦于洞庭湖隔三岔五的洪灾,思谋着寻觅一个远离洪水的去处安生,于是一路溯澧水而上,来到这里,发现这里不仅远离河流,还有赖以生存的资源——马桑树(马桑树是种植木耳的上好材料),就决定定居于此了,此后,来扬旗山拓荒的人多起来,扬旗山这个区域网就被格化了,我八世祖盘踞的这个地方就被命名为木耳棚。
我记事那会儿,应该是木耳棚最繁荣的时期,那会儿,好像种木耳的技艺就已失传了,可能是不能养活越来越多的后人了吧。
不过,即便是那时候,虽然自然景观还是很独特,但生产条件那是相当不理想的,所以地广人稀,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使出洪荒之力,刀耕火种,可仍然处于半饥饿状态。
田地下户之后,山下的人先后解决温饱问题了,而这里的人还在与饥饿进行着不死不休的搏斗。终于,年轻人不再忍受这样的生活模式,一个个逃离苦海似地下山了,再也不愿回山了。
于是,木耳棚渐渐地也就成了一个记忆中的地名了,马桑树茂盛起来了,但不再有人用来种木耳了。
记忆中的木耳棚一直是一个很边缘的地方,除了本村人外,平日里是很难见到外人的。
但有一群人都是这里的常客,无论天晴下雨,还是冰雪封山,都不会因寻不着路而止步。这群人生于斯,长于斯,尽管后来他们都已离去,但这里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印,青石板上的串串足印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树木花草都都留下了他们的欢笑,这一群孩童,现在已像当年那里的小松树,也慢慢地苍桑起来了。
为了生活,当年的这群孩童,光着赤脚打蓓子,打着赤膊草行蛇,背着背篓扯松菌。
为了淘气,他们春天摘樱桃,夏天在偏架滩泡澡,秋天满山上找野里子,砍木耳掤生产队地里的苞谷梗当甘蔗吃。打鸟,烧蜂包,无所不为。欢乐的时光赶走了当时困苦的生活,只有快乐,没有困惑!
60年,弹指一挥间。时光不许花常艳,花甲不留少年壮。因贫穷时刻都想冲出大山已成了儿时刻在骨子里的理想,长大后看到外面的世界欣喜若狂,到老了又魂牵梦绕木耳掤。
小小木耳掤,是清水源祖祖辈辈刨生活的地方。这片荒土地里已浸满了祖辈的汗水,布满了后辈的足迹。拥有她的时候未能填饱肚子,丢弃了她以后心中却充满了惆怅!
恨也木耳掤,爱也木耳掤。这便是我的木耳棚情结。
2023年9月27日于桑植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