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塘荷花处处开 (外一篇)
李上池
乾塘地处鉴江下游,三面环海,长夏无冬,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宜种荷,素有“荷乡”的美誉。
荷花盛开时,乾塘的山坡、田野,处处披上绿装,雪白、粉红的莲花风姿绰约,竞相吐艳,送来缕缕清香,沁人肺腑,好一幅迷人的荷塘景色。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乾塘人种荷大都是藕莲,藕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具有观赏价值。
乾塘人高度重视荷花产业,把种荷作为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丰富菜篮子工程的大事来抓,推进藕莲种植基地化、产业化,发展了三合、南寨、沙城、三片、大仁堂等莲藕生产基地,涌现出种荷致富、出门见荷的“荷花村”。
每到收获季节,乾塘镇一天能挖出莲藕3-5万吨。茂名、阳江、湛江市区等地的客商慕名而至,每天几十辆货车排队收藕,藕农忙个不停,乐开了花。一株株饱满靓亮的莲藕挖掘出来,冲洗、过磅、装车,荷田成了莲藕交易的场所,呈现出圩市般热闹繁忙的景象。
乾塘人种荷结出了丰硕成果。村民富了,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每到荷花村采访,问起村民的生活情况,村民们无不以“种荷莲好”来概括。种荷的家庭只要有三几亩荷田,生活就无忧无虑,实现了小康,并奔向富裕。
荷花业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催生了一条条富裕美丽的新农村。荷花村的村村巷巷几乎都硬底化,兴建了文化楼、环村公路、安装了自来水,村民现代化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为扩大种荷规模,乾塘人大胆地把荷花引种到坡地上。坡地种荷,刚开始人们普遍怀疑,认为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实现的事。带着疑问口气的人无不说,荷花不是历来种在水田或泥塘里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啥意思?
乾塘人百折不挠,经过多次试验,培育良种,坡地种荷最后成功了。实践证明,在坡地上种荷,只要保持一定的水量灌溉,荷花长势更好,莲藕产量更高质量更优,比水田种植更赚钱。坡地种荷成功后,乾塘种荷规模迅速扩大,种植面积成倍地增加。
乾塘莲藕肉质脆嫩、粉多、香味浓郁,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农产品,已注册了统一的商标品牌。乾塘莲藕相继被评为湛江市“十大生态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推进莲藕的深加工,提高莲藕附加值,促进莲藕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乾塘人投资建设了一系列莲藕加工生产线,生产藕糖、藕粉、藕片、莲藕粉丝等,产品逐步销往全国市场,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荷花全身是宝。莲子为珍贵食品,莲藕是很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本草纲目》记载,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莲藕营养丰富,富含铁、钙、维生素等元素,有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玉环等,有“六月花神”的雅号。荷花以圣洁闻名,她的品格为人们称颂,是真善美的化身。
荷花花大色艳,有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白荷花,洁白无瑕,一尘不染。中国古代民间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人们常常用莲开并蒂作为好事成双或夫妻恩爱的吉祥语。1985年,荷花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乾塘人继续扩种藕莲、发展子莲和花莲,以荷花文化为主题,打造休闲农庄,发展旅游业。藕莲供应市场,丰富菜篮子;子莲供游人采摘;花莲供游人欣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荷花产业体系。荷花娇艳醉游人,“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乾塘荷塘将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景点,名副其实的赏荷胜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吟咏西湖荷塘景色的名句家喻户晓。如今,这名句可用来描写乾塘荷塘。乾塘荷花绵延不断,壮观、美艳,她的秀丽景色对于当年的西湖荷景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荷花盛开季节,来乾塘赏荷的人络绎不绝,乡村小道,车水马龙。每年在万亩荷塘基地举行的“乾塘荷花旅游文化节”,盛况空前,闻名遐迩。
◎湛江湾上的明珠特呈岛
碧波浩淼的湛江湾,镶嵌着一颗美丽的明珠——特呈岛。
特呈岛,濒临浩瀚的南海,西邻湛江港,南邻东海岛,北面与南三岛隔海相望。特呈岛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
明朝大学士解缙曾登临特呈岛,他来到岛上最高的温通阁,见四面环海、漁帆点点、炊烟袅袅,江山如画,美不胜收。解缙才思顿起,写下了《题特呈山温通阁》一诗:“峰濯沧溟应斗魁,波澜绕翠浪头排。火烟光起盐田熟,海月初升渔艇回。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地灵福气生天外,自有高人出世才。”全诗情景交融,把特呈岛的秀丽风光和人文特色描写得淋漓尽致。
特呈岛山林茂密,宽阔的海域,海水含盐度高,煮盐业发达,历史上有“渔业岛”“盐业岛”之称。茂晖盐场很有名,曾是特呈岛最大的盐场。透过茂晖盐场遗址,可见特呈岛当年煮盐业的辉煌。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冼夫人,有“岭南圣母”之称,她在特呈岛有着许多传奇故事。
1500年前,海盗利用特呈岛茂密的森林,便于隐蔽,时常出没在特呈岛及周围海域,打家劫舍,岛上居民深受其害。为除盗安民,冼夫人亲自带兵多次剿捕,清除海盗,岛上居民才得以安宁。为纪念冼夫人的大恩大德,当地居民在岛上建庙供奉。如今,特呈岛上纪念冼夫人的“会宫庙”“冼太庙”有近10座。
冼夫人以促进汉俚团结为己任,曾指挥六州军马,发兵平叛。冼夫人毕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她精忠报国,造福人民,赢得了历朝统治者的敬重、册封。特呈人认为,冼夫人治邪安邦,惊天地,泣鬼神。冼夫人神灵能安抚百性、解除疾苦。特呈岛居民每行船出海,就到冼夫人庙上香礼拜,祈求平安。冼夫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特呈人,特呈人民的团结友爱、艰苦拼搏精神,与信仰冼夫人是分不开的。
冼夫人文化是特呈岛独具特色的英雄崇拜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冼夫人庙香火不断,湛江市乃至其它城市,都有很多信众前来特呈岛供奉。
特呈岛,这块红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许多贡献,在这里,可感受到特呈人民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岁月。坡尾村冼太庙,当年特呈人民在这里集会、议事,抗击法国侵略者。1939年秋,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特呈岛创办太邱学校,作为抗日宣传阵地。解放海南岛时,特呈人民协助解放军开展渡海训练,当舵手或船工,参加渡海作战,为解放海南岛作出贡献。特呈岛的里村革命旧址是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胡锦涛曾亲临特呈岛,带来了党和政府对特呈人民的关怀和厚爱。特呈人民不负领袖的厚望,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特呈岛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
如今登上特呈岛,可见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红树林、冼太庙、抗日革命旧址、西海岸观景台、森林度假区、水上运动中心、火山石、海鸥、渔船等,多种景点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在西海岸观景台眺望湛江港,可见高大的龙门吊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一艘艘军舰、巨轮在湛江湾来回穿梭。
晚上在特呈岛遥望湛江市区,可见高楼林立、灯光璀璨,雄伟的海湾大桥、奥体中心、蜿蜒曲折的观海长廊,构成了湛江美丽的夜景。
特呈岛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先进单位”“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国家首批国家海洋公园”等荣誉称号。
特呈岛神奇、浪漫,富有诗意。《听涛》歌词中说:“守护着红土地上的海岛,只为了把一份爱寻找。那天边久久回荡的涛声,千百次牵动着我的心跳……”
作者简介:
李上池,广东省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作家网人才库优秀作家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常见于国家、省、市级刊物、网站。作者多次参加全国乃至全球的作品征集竞赛活动,获得几十次奖励。2014年,在全国“聚焦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评价征集活动中,同时获得一等奖和三个三等奖;2018年,全球妈祖文化征文大赛,获优秀奖。作者的作品语言清新流畅、生动活泼、朴实感人、遣词用句准确,表现出对汉字文化的坚守,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深受人们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