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
作者 李松原
飞扬读书会 出品
周末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我怀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好奇心来到了位于武汉南湖畔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民族大学博物馆前,碧绿的琉璃瓦,高高飞起的檐角,让人瞬间感受到古香古色的文化气息。走进博物馆内就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有个大大的“和”字,格外引人注目。
讲解员冯姐姐带领着我们依次参观了七个展厅。我了解到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讲解员细心地给大家介绍了民族分布及各民族文化。主要展览了土家族、黎族、苗族的历史文化、服饰、风俗习惯等图片及文物。
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件文物,我印象特别深刻。展厅中央陈列着一面直径约一米的北流型铜鼓,属于奥铜鼓,制作的年代为汉代至南朝时期,从黎族地区征集而来。解说员姐姐介绍,在现代,鼓是一种乐器,而在古代,铜鼓作为一种礼器,象征着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同时铜鼓反映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例如织锦艺术、刺绣艺术、蜡染艺术、木雕工艺、竹编工艺、彝族漆器、还有精美的银饰艺术,以及少数民族本民族特点的服饰,令人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时间过得真快!参观结束,按照原路返回,又来到大门,我再次看到那个石头上的“和”字,想起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我更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和谐!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稳定发展,祖国一定更加繁荣昌盛!
小作者简介:
李松原,飞扬读书会优秀学员,武汉市东亭学校六年级学生,思维敏捷,喜欢学习和思考,接受能力强。喜爱打乒乓球、轮滑、蓝球运动,充满了活力,更喜爱下围棋,可以陶冶性情,锻炼智慧。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研学活动,开阔眼界,拓宽思维。荣获2023声润荆楚全民朗诵大会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