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平先生咏洛阳龙门石窟诗词一组
七律·游洛阳龙门石窟
(一)
石窟恢宏入眼迟,今临宝库顿如痴。
龙门高妙传千古,造像庄严起四维。
易见隋唐新态度,难分魏晋瘦身姿。
(二)
壮游伊阙上龙门,石刻庄严立旧垣。
巨匠神功操鬼斧,慈眉善目蕴精魂。
壁龛密布三千穴,造像频增十万尊。
(三)
龙门石窟此登临,揽胜何辞汗湿襟。
几块残碑堪举荐,六朝遗迹任搜寻。
手机摄得龛中像,闲句吟成画外音。
我与龙门有宿缘,今临宝窟梦初圆。
径连造像三千座,镜摄丰碑二十篇。
巨匠良工操鬼斧,慈眉善目化神仙。
踏莎行•游龙门石窟参观宾阳北洞剪刀手佛像
远眺中原,近邻伊水,龙门造像思源委。试凭胖瘦看前朝,大唐姿态人钦佩。
工匠高明,石雕精美,网红佛像添新例。这尊菩萨很时髦,指头比个丫形字。
入主中原向洛阳,农耕文化要提倡。胡汉通婚多远见,无怨,汉人也学放牛羊。民族和谐成一统,挖洞,龙门石窟世无双。伊水河边雕佛像,风尚,始于北魏盛于唐。
洞穴重重,步履匆匆。望伊阙,巧夺天工。刻成雕像,惊到衰翁。有几尊高,几尊大,几尊雄。
龙门山壁,凿出天宫。一尊佛,安坐其中。端庄相貌,神圣仪容。许百人仰,千人拜,万人恭。
作者简介
王艳平,男,云南人。数学高级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几十名学生数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并获得过云南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锦旗一面,个人获得了“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荣誉证书一本,退休后定居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