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梁曦《背山》
尘缘(上海)
用极其抽象与朦胧的文字,驾驭现代新潮诗写手们,归纳特色,无非跨越时空,劈山倒海,用粗线条临摹心灵与事物的骨骼筋血,就是想给视觉,听觉喷湧巨大的冲击力,此首《背山》之诗,我觉得也不例外。
儿时喜爱徜徉于华夏五光十色神话之中,到老仍对共工撞塌不周山,女娲舍己为人以身补天的豪情与壮举,无限向往,沉湎难拔!友人昨夜给我发来梁曦先生这首《背山》诗文,并拜托我写上几句点评,真是难刹老夫了。同样“在接引道场,在一片白光中 久久站立,为一副皮囊”俗人的我,难以胜任在无间距且大尺度镜头下,对一帘鸽子花弥漫,举笔向极度夸张的艺术去评头论足,在下明显力不从心,然盛情难却,只得硬着头皮说说自己那些似懂非懂的小小感受吧!诗人笔下那“黄昏从阴暗处溃逃,石阶追光而上,天梯是众生最后的归途”的场景,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字字有玄机,句句藏水火。在拜金主膨胀的当下,真不知有多少人没尽忠孝之责,也无丝毫感激家国宏恩,就这般眼睁睁灵魂沦陷鼠目寸光,自私自利田地。日复一日,无端地浪费粮食,蹉跎峥嵘岁月。与《背山》中飞舞的崇高精神,真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人生,忍辱负重,是为了引领子孙开拓幸福未来,是为了杜绝日后时光,山河演绎那指间遗憾。至于这究意到底是不是作者诗意所在?就难下定义了,以上纯属个人胡乱猜测,仅供诸君茶余饭后,一笑了之!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相比对照,世人还有什么理由为“成了别人的坐骑 一个统领自己命运的君王”自豪或悲观呢?
梁老师的《背山》之作,奇峰兀立,宛延云霄,可我才疏学浅,加之对新潮诗缺乏领会,只能囫囵吞枣,若有妄议及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文友,读者予以批评,校正。
(附:原文)
《背山》
文/梁曦(四川)
还差一天,就够一个世纪了
有人把山挑起来
而你背着
臣服于一匹白马。他想征服你,征服日月高山
给菩萨一个虔诚的微笑
黄昏从阴暗处溃逃,石阶追光而上,天梯是众
生最后的归途。通往宝殿的
道口,鸽子花开了又谢
香火中的他们早已放下
唯有你
在接引道场,在一片白光中
久久站立,为一副皮囊
成了别人的坐骑
一个统领自己命运的君王
【作者简介】
梁曦 , 原名梁瑞琼,微信名阳光夏荷。高级教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多篇作品发表于刊物、省市平台并获奖。躬耕生活,且行且看且感动。诗文,乃茶余饭后那块棒棒糖。
评晨叶《停止流动的水》
尘缘(上海)
常识告诉人类,水从不安份。徜徉历史长河抖动婀娜身姿,孕育激情与灵感之外,还肩扛滋养万物还有爱的重任。 今日读罢叶晨先生《停止流动的水》之后,倍感脑洞大开,耳目仿佛焕然一新也!漫步于诗行,领略从前未领略过的层面,收获着不同角度闪烁的璀璨与哲学波痕。尤其是那颗不服老的心,像金枪鱼在停止流动水下扑腾起串串涟漪,诱引灵魂游戈未来,寻觅放松思想的理由。这首诗蕴含气象万千,思维新潮,寓意深刻,个人觉得:大到可启迪眼光,拓展心志,小则能陶冶情操,欢娱身心。好诗!
(附:原文)
《停止流动的水》
晨叶(四川)
河里的石头是给流水
安放的脚印
快与慢,是提前预定的模式
流水的舞蹈只为
两岸表演。站着的树是
不散场的观众。我从不追星
喜欢站在流水的身后
感悟波光
一次次暗示:浪与浪相拥
不是彼此的伤害
湖泊的收养只是让流水
换个姿式,更轻松地接近彼岸
流水停下之后
找到放松思想的理由
依靠是一把刀鞘。我终于走在
流水的前面
沿着一条路的指向
超前,与时间再次交汇
【作家简介】
晨叶,本名陈业,四川省都江堰市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林》《诗歌月刊》《诗选刊》《绿风》《散文选刊》《中华辞赋》《青春》《中国诗人》《散文诗》《神州文学》《中华文学》《中华风》《解放军报》等报刊,诗歌入选多种选本,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出有诗集《折叠的情思》。
【诗评人简介】
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散文作家,自由诗人。系书评,翻译,旅游与美食的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