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29日说,该组织在加沙的若干仓库和配发中心遭数千加沙人闯入并夺取面粉和基本生存物资,联合国担忧当地公共秩序开始瓦解。法新社等外媒采访抢物资的加沙民众,他们无奈表示,如果不是真的非常需要这些物资,才不会去抢。
另据央视新闻10月31日凌晨援引CNN报道,截止当地时间10月30日,巴以此轮冲突已累计确认双方超9816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超8306人死亡,包括3457名儿童和2136名妇女,另有21048人受伤。而以色列方面已有超过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死亡。
笔者综合中东及各国媒体报道,截止今天11月31日,巴以此轮冲突爆发已持续进入第25天,以色列对加沙哈马斯的报复采取“猛烈空袭与断粮断水断电断药”并举,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为“以色列对加沙哈马斯采取缚绑当地平民的集体性惩罚,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令人发指!”
这连一向“拉偏架”的美欧媒体也看不下去了。如美联社10月30日报道:10月29日,深夜的加沙,局势紧张,战火不停。联合国救援仓库成了加沙人们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然而,在这个陷入痛苦之中的城市,民众们却在炮火下,过着无法想象的辛酸生活。恶劣的环境和日益紧缺的物资使得人们的生活异常困苦。那一天,当联合国救援车辆驶近仓库时,无数的加沙民众涌向那个仍存有希望的地方。他们不顾一切地抢夺食物、药品和生活用品,那种迫不及待的情感令人心酸。他们的眼神中没有绝望,只有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男子基拉尼(Abdulrahman al-Kilani)表示:“我们没面粉、没援助、没水用,甚至没厕所。我们的房子毁了,没有人在乎我们。我们向世界所有人求助,有些国际势力却在对抗我们。我们需要援助,若非我们真的需要,我们才不会去做这种事。”妇女阿塔尔(Um Samer al-Attar)表示:“我们需要水,需要食物,我们正处于饥饿状态。这完全不公平。我们的孩子因饥饿和口渴而无法入睡,我们要给孩子们提供水和食物。”
笔者注意到,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持续遭以军轰炸、围困,当地巴勒斯坦人陷入人道危机,外界救援物资也难以送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警告,加沙局势每时每刻都变得更加严峻。“超过两百万人无处可逃,他们被剥夺了生活必需品,食物、水、住所和医疗服务,同时遭受无情的轰炸。我敦促所有负有责任的人悬崖勒马”。
笔者感叹,此次加沙民众哄抢联合国救援仓库的场景,不仅仅是一次物资抢夺,更是对人性的揭示。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人们内心深处所迸发出的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渴望,看到了他们敢于为爱奋斗的勇气和决心。在那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上,加沙民众用他们倾心的真实情感,诠释了人类坚强、勇敢和不屈的灵魂。
笔者认为,此次加沙民众哄抢联合国救援仓库的情景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它提醒着我们,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光辉总是存在的。愿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生活、感恩爱和平。努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因为只有真正的情感和人性的温暖,才能让我们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为此,再赋《误桃源》为评为纪。
恐袭炸声疾,
屋毁碎尸堆。
水枯粮断炊。
妇孺悲。
乞生已绝望,
哄抢暂充饥。
秩序陷崩溃,
奈何谁。
一一2023年10月3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