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建志

趁着茫茫夜色,我从当地两位好心人开着的面包车下来,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走进了榆林火车站。我被这里的夜色和广场上的活动深深地感染了。
榆林火车站并不大,和西安火车站相比就逊色多了。对我来说,我并不在意火车站的大与小,我更看重的是这里独特的文化氛围。
你看,火车站前面的广场上早已聚集了许许多多来这里休闲、锻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有中年人,还有热气蓬勃的年轻人,男男女女把整个广场挤满了。在夜色的笼罩下,火车站广场还依然是那么景色宜人,霓虹灯的光线总是那么柔美。广场中央摆放着两面大鼓,旁边有鼓手,还有那敲锣敲家私的,吹唢呐的乐手自然是亮点。陕北秧歌是广场活动的重头戏,这种能容纳许许多多人走着、扭着的舞蹈,更能吸引来许许多多的市民来参加。陕北秧歌,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几岁儿童,可以说人人都会。看着那宏大的场面,看着这地地道道的陕北原生态舞蹈,我陶醉了,深深地被陕北人那种激情所感动,太幸运了,太幸运了!我心里痒痒的,真想加入到舞动的人群中去,只可惜我鼓不起勇气迈不开最关键的一步。

你看,火车站广场火热的现代舞又跳起来了。有热心的市民推着音响来了,随着那欢快、热烈的音乐节奏,年轻的男女女随着音乐跳着,舞着,欢快的舞曲,年轻男孩子那个跳啊,蹦啊,青春的活力尽现。这座古城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流动着现代的音符,街舞也是一些男孩子展示自己的一种好的方式。老人们也列着队跟着音乐的节奏活动着筋骨,跳着舞,踏着悠闲的舞步,乐在其中。老人们跳得真好,不急不慢,稳健而又清闲,那热闹的气氛还真让我也跃跃欲试,只可惜自己不会唱陕北民歌,只能是眼看着、听着的份。我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旅客,和其他等火车的旅客一样,看着火车站广场上独具地方特色的广场表演,真是一种美妙的,时尚的群众活动哟!谁说陕北只有信天游,只有那黄土高坡,这里不是还有着那现代的时尚文明么?

我在广场上走走停停,看着这里的一切,就想用自己手里的相机拍下来,也好作为纪念。那相机太不给力了,照的相片清晰度远远不够。我拿着相机拍着、拍着,就连火车站上辛勤的安检工作人员也给拍上了。就在我拍照之时,有工作人员走近了我,很有礼貌地让我别对他们拍照。我想着自己还没有在榆林火车站照过一张像呢。这会刚好一位安检小伙就站在我眼前,就让他拍,我注意拿定了。还好那位小伙欣然答应了。我的身影也永恒的留在了榆林火车站前。
在榆林火车站逗留了两个多小时,不觉得上火车的时间到了。看着这充满活力的榆林,我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西安的火车。感慨啊,感慨啊!陕北榆林真好!真好!

作者简介:白鹿放歌,原名刘建志。白鹿原南原砲里街道办白鹿村(布村)人。热衷于民风、民俗的收集和探索,喜欢把所见所闻用文字、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