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馥枫丹黄花灿 道台故里漾诗香
10月29日,丽日晴空,金风送爽。淄川区诗词学会岭子镇分会“三和”诗社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沈道台故里沈家村村委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由“三和”诗社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子玉主持。省老干部诗词学会、市诗词学会及区、镇诗词学会领导连同“三和”诗社诗友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岭子镇副书记高群翔和村书记吕祝昌分别致辞,省、市领导为“三和”诗社揭牌,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玉霞宣布“三和”诗社领导机构,班子成员走到台前亮相。随后,诗社社长沈子旺作表态发言,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长任正、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边立成、区诗词学会会长许永兴分别讲话,对“三和”诗社的成立表示祝贺,并鼓励诗社努力发展会员,提高凝聚力,增强影响力,努力为挖掘家乡文化和振兴家乡经济文化助力。此后,诗社接受了由任正会长作词,著名诗人、书法家孙春亭先生书写的贺诗条幅,诗友们又依次献贺诗,又吟唱了古诗词《木兰辞》《定风波》《敕勒歌》,王连强诗友演唱了聊斋俚曲《耍孩儿》,最后,揭牌仪式在全体齐唱杜甫《望岳》的雄壮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然后,大家集体乘车来到新落成的“三和”文化广场,观看了沈家村精心准备的威风锣鼓表演、旗袍秀表演、扇子舞表演,听邵旭昌老师唱了聊斋俚曲《玉娥郎》。
观罢,大家又沿林荫路观看了新修葺的河道、桥梁,来到道台府参观。道台府是清初曾为浙江宁绍台道的沈润的府邸,这也是蒲松龄曾于20岁和30多岁两度做过塾师的地方,可称聊斋萌地。原有三进院落,历经300余年多有损毁,去年刚经修葺,颇有焕然一新之感。大家在此赏景拍照,忆往谈今,颇有感触。
随后,大家又来到诗社社长沈子旺先生三层楼的“上马居”精舍,观看了诗书画琳琅满目的文化雅室,沈先生多年从军在外,年届花甲愿意将自己的家乡居室作“三和”活动室,约请家乡诗友一块写诗研文,发掘家乡古文化,歌颂文明新农村,为家乡文化、经济振兴效力,其情可赞可歌。
中午,大家齐聚岭西饭店,村里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大家一起观视频、论友谊、咏诗唱词,其乐融融,共祝“三和”诗社这朵仙葩不断生发,开出美花,结出硕果。
撰文:赵玉霞
2023、10、30

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长任正献贺诗鹧鸪天·贺淄川三和诗社成立叠翠山川花溢香,岭村醉美沐秋光。篇篇诗韵惊淄水,首首词辉染旭阳。 风俗朴、挚诚扬,三和诗社奏华章。尽吟福地般阳秀,百姓真情唱故乡。省老干部诗词学会、济南诗词学会顾问孙春亭献贺诗[双调.折挂令]贺沈家河三和诗社揭牌沈家河、锣鼓喧天,天地人和,诗社扬帆。诸路贤达,真诚恭祝,情涌狂澜。 贺诗连、篇篇奋勉,唱词婉、首首幽妍。缘是留仙①,魂聚三和,才有今天,更绘明天。
注:蒲松龄,字留仙。据载蒲公早年曾在沈家教书。
三和”诗社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子玉先生主持会议

许永兴沈家河村三和诗社成立
畅诵三河风色娇,倾情绿岭拥旌旄。
呼来弯月当银笔,挽住流云作锦袍。
文化场中千面鼓,道台府里八公操。
飞扬神采清辞赋,守正创新堪自豪。
赵玉霞
贺“三和”诗社成立
一
桂馥枫丹菊正黄,道台府邸漾诗香。
晴空皎日闲云散,正好倚天书丽章。
二
锣鼓喧天鞭炮鸣,轻吟低唱乐声声。
高朋满座豪情溢,共启“三和”锦绣程。
蒲先和
贺岭子分会三和诗社成立
遍山枫叶醉秋风,吟帜高擎半壁红。
志壑栖云典型在,传承原不论西东。
白相村
贺岭子镇三和诗社成立
西岭人文厚,频传喜报声。
儒山结诗社,骚客诉高情。
一唱书香郁,再吟豪气盈。
三和聚才俊,阆苑匠宗行。
参观道台府有感
三河文脉重,迭出栋梁才。
五里连高第,四乡教孺孩。
儒风诗韵起,俚曲吭声来。
今唱木兰调,报知沈道台。
颜景美
祝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日煦重阳连喜庆,吟坛结社又一村。
豹山范水清灵地,诗诵三和闻凤音。
吕学玲
写在沈家三和诗社成立之际(通韵)
一
聊斋遗韵道台风,才聚三河文脉兴。
好景无边能醉客,新诗滚滚竞潮生。
二
八方雅士聚一堂,枫叶正红菊桂香。
莫道秋风难解意,岭西处处是诗行。
宋信安
贺三和诗社成立
一
三和诗社立,文笔聚贤豪。
弘古风精粹,讴歌村貌骚。
二
三和诗社稷,松岭学文风。
兄弟沈刘吕,歌新村福鸿。
王文良
岭子镇诗词分会三和诗社成立致贺
一向岭西才俊丰,寸心结社练诗功。
三河绿水润椽笔,七彩蓝图托桀雄。
攻律敲词平仄顺,承唐继宋古今通。
鼎新革故舒情致,盛世潮头唱大风。
孙丽娟
贺三和诗社成立
结社金秋续郢中,诗花绽放四时红。
笔端流韵情难尽,辞海扬波意未穷。
采菊篱边得佳句,寻芳岭上咏丹枫。
道台故里多文士,折桂攀蟾向月宫。
岭子镇副书记高群翔致辞

孙传平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淄邑川西文脉深,青云古寺是魂根。
三和汇聚圣仙气,助力振兴诗赋吟。
三和广场
三和广场舞蹁跹,万众一心带笑颜。
绿水青山新面貌,小康日子赞村官。
沈家大院
沧桑历尽沈家宅,宝地曾经出道台。
古貌新妆紫烟绕,引得骚客慕名来。
杨升发
贺淄川区岭子诗词分会三和诗社揭牌
三和清韵荡三河,情浸回溪意逐波。
蛙咏青山呼壮丽,莺鸣翠柳舞婆娑。
桥新连岸虹垂地,场阔凝晖人放歌。
进士故居文墨厚,雄词柔曲竟吟哦。
丁乃玉
贺岭子镇三和诗社成立
一
风和日丽艳阳天,锣鼓铿锵吟诵妍。
哪位方家持巨笔,满村街巷写诗篇。
二
文脉悠悠文化村,道台后裔有贤孙。
三和诗社挂牌立,墨客骚人共一门。
三
天地人和万事兴,三河共汇信心增。
全村聚力同圆梦,两个文明大业腾。
蒲泽
贺岭子镇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一
书香永住道台家,诗社揭牌电信发。
更喜泉城师长到,笑接墨宝锦添花。
二
三和立社忆留仙,幽院青灯披布衫。
岭子天生灵秀地。古今才子咏诗篇。。
翟丕万
贺三和诗社成立
三河秋色浓,结社会群雄。
吟咏诗词调,恢宏唐宋风。
和声皆协律,妙格必求工。
山菊花金灿,栌枫叶正红。
黄宽远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修桥铺路惠千家,美丽乡村百姓夸。
更上层楼新社立,三河两岸种诗花。
邵其金
写在三和诗社揭牌之际
道台故里绽诗花,开在寻常百姓家。
喜看村居流雅韵,书香飘进绿窗纱。
车胜新
恭贺岭子镇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群英荟萃聚一堂,作赋填词溢墨香。
孝水河清描美景,般阳地厚鼓诗囊。
雏鹰展翅玲珑句,老骥扬蹄锦绣章。
喜看三和追远梦,吾侪戮力创辉煌。
王会君
贺岭子镇诗词分会三河诗社成立
立社操劳子旺先,弘扬国粹众心坚。
秦唐宋韵千秋诵,沈吕刘河百业连。
五里挨村三进士,一台建府首官员。
人文宝地挥椽笔,写好诗歌岭子篇。
吕宝山
贺聊斋萌地沈家河村三和诗社成立(古风)
三试第一感学政,道台爱才聘松龄。
谈鬼说妖老太爷,萌发文豪聊斋情。
日月经天沈家村,人民创业百事兴。
三和诗社承文脉,群贤汇聚赋精英。
张杰华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玉露凝霜菊桂香,三河碧水韵流长。
士人荟萃清吟地,宋律唐凤谱锦章。
车云
贺沈家河三和诗社成立
秋枫煮韵灿如霞,岭上开篇喜更嘉。
歌水赋山诗作伴,躬耕岁月漫生花。
王维坤
〔中吕•朝天子〕贺三和诗社成立
气爽,鼓响,村里村外群情盎,三和诗社沐朝阳,古邑出新唱。沈府遗风,豹岩疏旷,荆石廉政响。 抑扬,拓荒,诗道成风尚。
〔南越调·黑麻令〕祝贺三和诗社成立
沈家河山横水横,洞子沟花红叶红,儒山寺松声鸟声。淄西地人才辈出,沈道台文能武能,诸后生心诚志诚,众知交诗行曲行。新诗社代谢传承,新作品层出不穷
沈家河村党总支书记吕祝昌先生致辞

殷寿德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缘聚三和景色开,高吟律吕会英才。
弘扬国粹铭心志,承借东风壮雅怀。
戛玉敲金生境界,填词赋曲乐瑶台。
缔盟当饮庆功酒,漫舞轻歌大快哉。
张淑燕
三和诗社成立有感
墨溢三和风自香,唐诗宋韵赋新章。
几多岭上耕耘者,又使佳音传故乡。
张希峰
贺三河诗社成立
三河宋韵长,初蕊绽芬芳。
国粹添风雅,民兴展慧光。
观云鸿影赋,挥笔故乡扬。
心寄耕桑野,沈家寓锦章。
道台古巷
道台古巷半墙楼,历尽沧桑千百秋。
驱寇文官功业记,修桥铺路德仁留。
三和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乡韵秀,登台靓女舞欢歌。
诗词俚曲古今颂,岁月安然享泰和。
袁群
写在三和诗社成立之际
和谐之韵润三河,一叶诗舟初漾波。
欸乃声声紧摇橹,情怀欲寄不蹉跎。
刘强
贺三和诗社成立 (古体)
一
时值晚秋意清凉,欣迎三和庆吉祥。
淄州蒲邑彰盛世,岭西沈园红漫岗。
五里翩出三进士,沈河奏演钟声扬。
婉转醍醐诗如酒,跌宕云丛醉不长。
二
暮秋前行去沈庄,三和再添文脉香。
往来皆是风骚客,鸿儒巨椽赋诗章。
思将遗韵追前贤,道台府射斗牛光。
淄西叠翠文蕴厚,尧歌舜舞庆辉煌。
沈子玉
贺三和诗社(古风)
聊斋盟地立诗社,文坛又添星一颗。
弄墨描绘真善美,舞文唱响百姓歌。
题重修蒲松龄沈家书屋(古风)
巧匠重修蒲讲台,老屋妙回三百载。
四梁八柱垂脊翘,青砖青瓦房面排。
方砖铺地白灰墙,木窗木门玉石街。
倘若柳仙神灵在,灯下再著新聊斋。
题沈家老宅
老宅曾挂明清月,古巷悠悠岁月深。
承继懿风铭祖训,久居皆为厚德人。
岳崇刚
【中吕·普天乐】贺岭子诗词分会三和诗社成立
聚佳宾,团山上,相期高阁,共话诗乡。青水长,麾旗荡。展翅群鸿掀飞浪,咏词吟赋举新觞。醉持妙笔,志弘国粹,文脉承昌。
呂智勇
贺三和诗社成立
沈家菊月天,子旺赋新篇。
诗社三和立,聊斋遗韵传。
王克华
岭子三和诗社成立致贺(通韵)
一
霜叶微红紫气升,三和牌挂诵旗擎。
崇山青水群贤聚,结社今朝使命承。
二
淄西岭上溢金辉,庆贺三和笑语飞。
骚客登台诗赞诵,吟声不断忘回归。
吕永民
贺三和诗社成立
赏罢重阳菊,又吟唐宋风。
淄西文脉地,岭峻聚才雄。
三和诗社成立感怀(通韵)
你唱轻歌我赋诗,儒乡文脉蕴新枝。
声声礼赞家园美,五里八村来看齐。
贺三和诗社成立
日暖物华明,骚人岭上行。
诗词扬浩气,笔墨溢真情。
致贺悠悠韵,吟歌朗朗声。
儒乡添瑞羽,踔厉展鹏程。
贺三和诗社成立
驱鸾驾凤竞来仪,咏赞三和结社期。
一缕乡愁凝淡墨,几多秋色入清诗。
霜侵鬓发何妨老,客进篁堂莫道迟。
洞子沟头寻玉韵,豹山脚下写传奇。
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长任正先生与淄博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边立成先生为三河诗社揭牌

孟凡仲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骚坛工竣客盈门,鞭炮声声送好音。
欣看三和挥巨笔,传承文脉胜先人。
邵旭昌
赞沈家村三和诗社揭牌
一
豹岩风光美如画,道台府第泛文华。
抱素怀朴里仁美,曾是钟鸣鼎食家。
二
眼看后裔勤学苦,想见先贤映雪功。
结社吟诗继文脉,俊采星驰唱和风。
吕青山
恭贺沈家河村三和诗社成立
屏传佳讯在金秋,古韵追承夙愿酬。
一片冰心昭日月,韶华不负竞风流。
三和诗社(通韵)
聊斋萌地群贤聚,笔畅骚坛文脉深。
更有名师心血洒,唐风宋韵力千钧。
三和诗社
群英雅聚奋扬鞭,砺志黉堂韵律研。
不负初心弘国粹,三和文脉振千川。
三和诗社(通韵)
鸿儒结社炽情真,墨海扬帆雅意寻。
纵酒驰怀舒秀笔,讴歌时代最强音。
三和诗社
欣逢盛日聚华堂,砥砺同行文墨香。
荡起豪情追远梦,诗坛戮力创辉煌。
三和诗社(通韵)
欢聚三和筑梦台,弘扬国粹寄吟怀。
驰情妙笔生花处,赋颂神州展俊才。
三和诗社
金秋相聚满堂红,踏梦怀思心意融。
纵笔骚坛龙虎啸,豪情漫卷九州风。
三和诗社
青阳河畔百花艳,贤聚三和雅韵殊。
一代风流鸣皓志,扬帆诗海展宏图。
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玉霞女士宣布诗社领导班子成员

王连强
祝三和诗社成立贺诗
一
三河集汇兆吉祥,地利天时人气扬。
刘吕沈家村户聚,和谐相处创辉煌。
二
锣鼓喧天鞭炮鸣,三和诗社挂牌成。
新村广场歌声起,老院残墙古韵凝。
沈氏道台德炳厚,吕家书记善福行。
聊斋文化发源地,世代传承留美名。
赵芳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且看三和多喜庆,府前结彩又张灯。
时逢九九金菊放,诗社迎来唐宋风。
道台府(通韵)
古巷道台风景异,聊斋萌地不一般。
喧天锣鼓太平调,处处祥和诗韵添。
沈子旺
贺三和诗社成立(古体)
道台府里忆往昔,松龄两度为塾师。
《聊斋志异》萌生地,多少异闻入传奇。
今朝后人立诗社,高朋相聚逢盛时。
以诗会友真情叙,传承古韵赋新辞。
贺三合诗社成立(通韵)
顺治道光出文豪,松龄讲学道台府;
明清汉代忠良将,聊斋志异发源地;
今朝后人立诗社,高朋相聚三河地。
以诗会友叙真情,诗书画印谋新篇。
“三和”寄怀(古体)
古往今来三河在,三和文化来搭台。
几多往事随风去,一代新人因梦来。
绚烂春色花寄语,斑斓秋色月吟怀。
同谋新篇须合力,试看三河何壮哉!
“三和”赞(古体)
双节迎来秋色浓,三和广场喜相逢。
男女老少凯歌颂,村风村貌暖意融。
春去秋来重相聚,三和萌地德仁浓。
传统文化传承久,以诗会友展雄风。
赵金雷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三和会友忆先贤,把盏琼浆喜事添。
上马府居增雅兴,传承文脉著诗篇。
温元顺
写在三和诗社成立之时
金秋十月金菊放,三和诗社聚诗家。
你方唱罢我登台,诗苑又添一枝花。
高存永
鹧鸪天·路上踏歌
吟朋直奔沈家河,一路疾行一路歌。三和诗社揭牌日,四面吟声载满车。 情亢奋,意难缺,金风十里赴君约。道台文化往昔忆,卷卷遗篇受益多。
[越调小桃红]吟三和广场
三和广场沐春风,锣鼓声声庆。天地人和赞仙境,万般情,村庄巨变民高兴。舞台建成,雕梁画栋,美景醉诗朋。
咏道台府
道台府第忆从前,几代繁华酬逝川。
昔日古楼无觅处,今朝虹影横河间。
深深庭院说往事,段段残垣诉语喧。
且喜春风吹又起,声声诗语赞先贤。
咏生产桥
飞虹横跨六十载,往事悠悠难释怀。
拆下楼石河畔运,砌成桥体任徘徊。
特殊年代留遗憾,岁月峥嵘忆道台。
沈府荣光思沈润,千言万语踏歌来。
贺沈家河村"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诗社揭牌逢仲秋,般阳诗友纵声讴。
清词雅韵染峰岭,绝唱欢歌醉壑丘。
情动三和飞恋曲,名扬四季共筹谋。
骚坛盛世吟朋贺,万语千言咏不休。
孙建红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菊月喜逢晴朗天,沈家河畔续诗缘。
三和结社挂牌日,吟语声声霄外传。

史良太
祝贺岭子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优秀乡村正气嘉,三和牌挂放光华。
人文底蕴深藏厚,两岸三河添锦花。
齐秀美
祝贺三和诗社成立
诗花一朵趁晴开,大美三河步韵来。
今律古题同落笔,梅兰竹菊待君裁。
张良学
贺三和诗社成立
五里士三臣,英才子旺宾。
仙居成道府,贵邸育诗人。
客至为知己,心安若近邻。
新荣逢盛世,携手一家亲。
宋长灵
贺三和诗社成立(通韵)
天时地利人才旺,文脉三河永世长。
结社共研唐宋律,山川锦绣谱华章。
宋信河
贺沈家三和诗社成立
一
秋色宜人染菊花,三和壮丽出奇葩。
唐风宋韵舒情意,诗诵赋词添锦华。
二
河水清清临沈府,道台文脉扬旗鼓。
豹山脚下咏诗声,诗社三和骚客聚。
三
沈吕刘河一脉连,兴村民富写新篇。
天时地利结诗社,史册相传载万年。
四
道台厚墨续传承,师古文风紫气升。
沃土滋繁花似锦,群贤筑梦势恢弘。
三和诗社社长沈子旺先生讲话

区诗词学会会长徐永兴先生讲话

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边立成先生讲话

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长任正先生讲话


著名诗人书法家孙春亭先生向三河诗社赠送了书法作品



区诗词学会向三和诗社赠送诗刊

区诗词学会诗友献贺诗



区诗词学会诗友吟诵诗词


王连强诗友演唱聊斋俚曲《耍孩儿》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参观三和文化广场,观看沈家村精心准备的威风锣鼓表演、旗袍秀表演、扇子舞表演,邵旭昌老师唱聊斋俚曲《玉娥郎》






参观道台府










参观三和诗社办公室











揭牌仪式结束,诗社社长沈子旺先生向来宾再次致谢

揭牌仪式结束,村党总支书记吕祝昌先生向来宾发表感言

区学会诗友诗词吟唱《春江花月夜》



监制:许永兴
统筹:赵玉霞
收稿:孙丽娟
审稿:蒲先和 李仲兰
摄影:王维坤 刘玉华等
编辑:邵其金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