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发现“西府奇人”身上有着许多不同于常人的心智基因,这就是:“执着、挚爱、咬透铁,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条道儿走到黑,撞倒南墙连土担”“忍辱负重,百折不挠,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的大无畏精神;“诚实守信,永远坚守人生底线”“惜时如金学习充电,定期务虚研究高端理论”“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该出手时果断出手”的先锋理念;“急公好义,热心慈善公益,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酒好也怕巷子深,精准独到好创新好宣传”等时代意识等等。这些正是当代所需要的,应该大力发扬和提倡。

吴万哲甘为人梯,在心为志,叙写“奇人”故事,奉献社会。他写奇人功夫深,力度大,有气势,深受读者欢迎,奇人青睐,社会认可,百度搜狗、公众平台都能找到他的奇人文章;他写奇人文正风清,以春秋笔墨,为凡人著书立说。奇人也是一种对社会敞开心扉的贡献,将自己家庭、事业、人生、阅历、经验分享给社会,别人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无形中就会多了许多朋友。

分享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是人生的主旋律,也是社会的良性循环,就像佛教中的布施,你分享了你走过的路,你的成功帮助了更多的人,自己也能接受到善缘,分享的烛光不仅会照亮自己,也会照亮别人……文章恰似你送给别人一张名片,而且内容出自第三者之手,可信度自然就高。网络世界,你不用自我介绍,百度一搜什么信息都有了。
著名作家柳青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吴万哲就是这样的愚人。他的成就非凡,他把自己埋没在了普通人群中,但却在酷爱的文学事业中,做出了常人难以达到的辉煌与高度。
好文章是药,能医治一些人的心病。听说有个老板看了一篇奇人文章,看完后兴奋得不能自抑,不由打听这文章是谁写的?咋弄得这么好?主人公告诉了他,并说:给你也来一篇?他却摇头了。这个老板,少说也有七八位数资产,看了这篇文字,几个晚上没睡着,他突然发现自己虽然挣了钱,但和文章中的主人公相比,发现出自己的许多“小”来。他说,回想自己大半生,光是挣钱的事,没给社会、亲朋做多少好事么。从此,他光做公益,光为村人做好事。说等时机成熟,他不光要写这么一篇文章,还要写一本书,留给后辈儿孙,让世人看看,一个农民改革开放40年的心路历程。
“诗为时而著,歌为事而作,文为人民写。”社会虽然庞大,但正是这样一些小“奇人”在撑持,所推动。一个奇人,是一个故事;十个奇人,是一种力量;成千上万个奇人,就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吴万哲其实也是个“奇人”,在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今天,他还能坚守那份纯贞,书写这些不合时宜的文字,令人敬佩与感动。
纪实文学是思想充满血和肉的文学,比起其它题材的作品更能给人以思想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在吴万哲纪实文学的天地间行走,与作者笔下的人物交流互动,便有了来自文学穿越的感觉,我突然对这些奇人产生了敬重,也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祝愿奇人们不污这个名号,在以后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殊才能”,越走越远。
感动是感动的积累,温暖是温暖的升华。每天都有新的思维与色彩对接,每天都有生命奇迹发生,浓郁的色泽让日子不断涂上金色,这岁月也就风花雪月得让人永远如春。日子简单着多姿,岁月真诚着光芒,与奇人同行,把生命的“奇”与“趣”演绎到人生的酒店打烊的那一刻。痛却快乐着,这生活便充实而有意义。
吴万哲就这样一直坚守着。他认为:只有找到事业上的立足点,并通过努力,有了收获,这生活得就有价值,就有意义。

人之一生,行走是为了寻找被风吹散的诗意;但诗意是在过往的行走中期待的还乡。憧憬在文字中寻找知音,渴望在心灵的诉求中收获慰藉。吴万哲行走在诗意人生的大路上,与众多文人志士一道,在服务宝鸡文化事业发展的大路上一路狂奔。
“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西府奇人”文章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对传承奇人精神,丰富家庭文化建设,后辈儿孙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愿吴万哲寻找挖掘更多“西府奇人”,充分发挥“奇人”才智,为建设和发展宝鸡贡献更大力量。
在时下,给企业家、官员立传的文章很多,但给平民、特别是普通劳动者、农民、社会最底层人立传者少见。吴万哲以一颗平常之心,在为平民歌唱,令人尊崇和感动。出于这样的考虑,便写了以上的话,权且为序。
2023.1.10
(作者系中共宝鸡市委原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