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摇篮
——陈昌华朗诵诗选
作者 陈昌华 诵读 李宏伟 樊昕
录像 杨建松 后期 张普
将军的摇篮
——陈昌华朗诵诗选
作者 陈昌华 诵读 李宏伟 樊昕
录像 杨建松 后期 张普
一踏上这片土地
泪水就潮湿了双眼
一扑进这个怀抱
心中就感慨万千
我的魂牵梦绕的红安
我的将星云集的摇篮
曾经当牛做马的镰刀
年年收割的只有贫困
曾经浸透血汗的铁锤
天天砸下的只有苦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哪里有锁链就在哪里砸烂
镰刀变作了反抗的梭标
铁锤换成了杀敌的枪杆
当红军去,当红军去
千家万户走出了多少好儿男
了头颅去,洒热血去
人民的子弟为了人民打江山
此一去关山几万里
风萧萧兮江水寒
此一去14万英雄儿女
几人征战几人返
此一去青山处处埋忠⻣
何必马革裹尸还
红安县烈士陵园
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
这是一个共同的家园
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
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创建
红二十五军在这里诞生
红二十八军在这里改编
烈士花名册22552人有名有姓
红军队列里三个人就有一个红安籍贯
军史上彪炳千秋的纪念碑
共和国当之无愧的将军县
两位国家主席从此走出
一个是董必武,一个是李先念
两百多位将军群星灿烂
韩先楚 秦基伟 陈锡联是领头雁
生离,他们告别了家乡和父老
骑马挎枪打天下
死别,他们掩埋了倒下的战友
继续向前向前向前
就这样,他们穿越了枪林弹雨
就这样,他们冲进了开国大典
我的大斛乡的兰桂珍大娘
把丈夫儿子和四个兄弟都送上了前线
亲人们全部为革命捐躯
只剩下她孤苦伶仃四处讨饭
她把仅有的两亩田换了20斗米
为断粮的红军解除了危难
我的兰州军区的韩先楚司令员
为那个寒冬腊月雪中送炭
他下令调拨五万件旧军大衣
为贫困的故乡遮风挡寒
他说他对起红安的父老乡亲
他说他和儿孙一起偿还这笔钱
自从他们走出授衔的怀仁堂
他们就在军旗上刻下朽的功勋
自从他们凯旋归来在出发地
他们就在将军县留下经典永流传
自从他们魂归故里在出生地
他们就和红安生生死死永相连
啊!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土地
啊!心连心肩并肩的将军县
敬礼!我们戎马一生的老前辈
敬礼!我们铁血红安的红色血缘
这方红色的水土红色的人
这片红色的大地红色的天
忆当年,后来人接过了接力棒
红安的精神代代相传
看今朝,新时代开始了新长征
薪火相传快马加鞭
将军含笑九泉,谁不夸俺家乡好
人民幸福安康,红色江山更壮观
作者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出版主编十本图书,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学习强国》等。曾获国家及省市各类文艺奖多项。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湾区诗歌》等公众号。
朗诵者 李宏伟: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
朗诵者 樊昕: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