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词文学社优秀诗人:
云作山
三伯与钟声
作者/云作山(吉林)
闲着没事,宅家想起往事。年轻人不乐意听的往事,索性写起,给同龄人回忆。
朋友们,你见过过去生产队里的钟吗?你听过生产队里的钟声吗?生产队里的钟,说是钟,其实就是一块铧铁或是一块废道铁,栓上一段铁丝,挂在树上,也许是一个挂起的木杆上,反正就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七几年,我在老家黑龙江省林甸县三合乡建设五队务农,现在是鹤鸣湖镇建设村五组。村子不大,没有广播,更不用说电话了。生产队里有什么事就靠敲钟,那钟声日久鸣响,深入人心。生产队里有个事情敲起钟声就要开会了,钟声“叮叮当,叮叮当”,响亮、清脆、明快,在社员们的耳朵里,生产队里的钟声最悦耳,最动听。
生产队里经常敲钟的有三个人,一个是生产队长,一个是“打头的”,一个是长年累月住在生产队里的更(jīng)官儿。敲的次数最多的当属老更官儿。老更官是我的三伯父,没儿没女,给生产队喂马,生产队就是他的家,他也把生产队当成自己的家,干啥都起劲儿,都认真。生产队敲钟的活他就揽下了。生产队里的钟声里,有三伯父一份欢乐,因为钟声响起的时候,生产队就热闹起来,伯父住的更(jīng)屋子就热闹起来。
生产队里的钟,敲的时间,敲的方法没那么多讲究,有事就敲,有活就敲,敲多少下也没个准数,全由敲钟的人自己掌握。生产队里有活了,分粮了,年节分个牛肉、猪肉了,开会了,老更官儿就去敲钟,生产队有个啥事了,老更官儿也敲钟,急事的时候生产队长就亲自去敲。风儿总是情愿作钟声的传递信使,村里的狗听到钟响也会兴奋起来,“汪汪,汪汪”地帮忙。
春种、夏锄、秋收农忙时节,三伯按生产队长的吩咐,每天早上会准时敲钟。生产队里的钟声就像部队的集合号一样,钟一响,人就向一个地方集聚,有人说,生产队的钟,是催人加快脚步的钟。除了年节生产队里放假,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生产队里的钟声。社员们听到钟声,就从各家各户出来,急匆匆地往生产队奔,等待队长派活。活少时,更希望自己能干上一份活,多挣几个工分,到秋好多分点钱。我曾在生产队抡过大镐,挥过镰刀,撸过锄杠,扛过麻袋。对生产队里的钟声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1978年我离开了生产队,但家还住在生产队,每天早晨,听 到生产队的钟声传来,还会麻利地从炕上爬起来。
曾记得,那钟声就像冲锋号一样,鼓舞社员战草荒,战旱涝,战虫害,夺得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生产队连年向国家多交粮,交好粮。
曾记得,冬夜,场院堆的都是刚刚打下来还没来得及入仓的粮食,还有一场谷子铺在场院里没起场,三伯半夜时分看到天上乌云密布,凭经验断定要下大雪,就在午夜敲响了钟,听到钟声社员们纷纷赶到生产队,在队长指挥下,有的盖粮堆,有的收拾谷场,边干活雪边下,到凌晨三点钟粮堆盖上了,场起完了。结果大雪下了一天两夜,足足有一尺多深。是三伯敲响的钟声避免了一场粮食损失。
三伯的钟声,抖落了多少星月,拨开了多少迷雾。钟声曾使大地增绿,稻谷扬金,村庄添彩。钟声,提醒过多少人,激励过多少人,也感动过多少人。一些人在钟声的陪伴下成长为大家公认的庄稼把式,一些人在钟声的陪伴下成为生产队、生产大队的领头雁,一些人在钟声的陪伴下走上了劳动模范的领奖台。一步步踏实走来,我也感谢钟声,是它提醒我不能懒惰,不能停歇;是它让我有了进取意识,让我加快了前行的脚步。没有它的督促、鞭策,说不定我也会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钟声,让我懂得了“勤奋”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
1983年冬,我所在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车辆、牛马都要分到各家各户了。“分”的那天,三伯看到生产队的车被拉走了,牛马被牵走了,老物件儿也分走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几间房了,拿起昔日敲钟的铁锤,走向老柳树,走向那熟悉的钟,动情地砸起来,钟声响彻村子的上空,此时人们听到的是与以往不一样的钟声,这钟声里有一种不舍,有一种无奈。听说,三伯一边敲钟,一边老泪纵横,后来在生产队长和社员们的劝慰下,才不情愿地放下了铁锤。
后来三伯经人介绍,51岁时娶了三娘,三娘带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过来,组成了一个家庭。再后来三娘为三伯生下一个女儿,现在三伯的女儿都有孙子了。后来我离开了老家,三伯去世我不知道,说是急病。我没有最后送他。三伯一生人缘好,村里人一合计,大家凑钱凑物为三伯儿赶做了一口棺材。第二天早出殡时,大家眼里都流着眼泪送他最后一程。
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总会有一些东西要在风中飘逝。比如“嘚驾喔吁”车老板子的吆喝声,比如“嘎吱嘎吱”的铁木车轮与雪地的摩擦声,比如“叮叮当叮叮当”那种耳熟的生产队里的钟声。再回到老家时,那里已经是村的建制了。看到原来挂钟的老柳树还坚挺在那里,只是见不到那钟了,也听不到那种钟声了。
可我看到的是更让人心喜的场面,听到的是更令人振奋的笑声。党的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实施,让农村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广大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改革春风在嫩江两岸荡漾,在农民的脸上荡漾,人在变,地在变,山在变,水在变,整个村子都在变。村子里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板路,低矮的泥土房变成了亮堂的砖瓦房,摇把子水井变成了自来水,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小轿车,老牛犁变成了拖拉机,臭水坑变成了文化活动广场。生产队里那悠远的钟声被高音喇叭所替代,被家家户户的电话、电脑所替代,被人人手里的手机所替代,美好的生活到来了!
(作者简介)
本名云作山,昵称呼唤。教师退休。爱好诗词散文,多有见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链接。愿意结交笔友,使写作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华夏诗词文学社(金牌主播)
木子
(主播简介)
(木子)李东辉,黑龙江大庆人。“梦之声”朗诵与创作协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诵读,把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分享的文字完美结合,演绎世间百态,传递幸福和快乐。
【官网:诗韵星光访谈】
编辑:管玲玲
投稿热线电话:13969166185
【百度】【腾讯】【搜狐】【今日头条】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特邀顾问:石生
世界著名作家.国家级编剧.当代文化名人。
特邀顾问:
国家一级作家:常跃强
国家一级作家:孙述考
特邀文学顾问:
河北一线诗人:付凤云
(特邀总监/付凤云)
河北著名作家:韩中清
辽宁在线作家:李伟
山东校园作家:孟宪法
山东济南作家:赵志刚
山东著名作家:王波
陕西军旅作家:段清华
济南在线作家:姜广印
山西在线作家:段天池
甘肃在线作家:韦振宇
黑龙江在线作家:宋洋
总社长:石生
社长:付凤云(总编)
常务总社长:郭申虎(总编)
常务副总社长总监:王炳华
微小说散文:审稿总监:
杨长荣(总编)
常务副总社长:童话(主编)
常务社长:赵继洲(总编)
现代诗终审总监:王炳华
古诗词终审总监: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王朝明
任泳儒.徐西珂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徐军
副社长:王兴文
副社长:祝天艳
二分社社长:总监:张大干
副社长:徐西珂
三分社社长:童话
副社长:霍玉明
四分社社长:何全兴
副社长:王朝明
视频制作诵读社长:龍
宣传总部长:细细的雨
陈灵儿
宣传部部长:霍玉明
梦露:王兴文: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优秀女主播)
视频制作诵读团队:社长:龍
视频制作诵读团队:
副社长:宝石蓝
叶淑娟-细细的雨-
一梦-梦露-清风
王慧贤-周莉莉
王桂芬-空谷幽兰
(优秀男主播)
张洋(主播)
传奇.(男主播)
并非不同.(男主播)
徐志忠.(男主播)
视频制作诵读总编:管玲玲
视频制作诵读总编:朱建新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热线投稿:郭申虎
15877332069
平台投稿总编:管玲玲
13969166185
平台投稿总编:朱建新
15609904443
平台投稿总编:童话
19862707080
头条编辑:管玲玲
头条编辑:朱建新
头条编辑: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