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硕
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浩海楼”两句诗中,写出了明朗悠远的意境,而被称为“诗仙”的他,这时正值年少任性,抱有满腔热血,志存高远,先于一千多年创作的诗歌自然不能穷尽民间疾苦,倒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留下了耐人寻味的遐思。
在钟声工作室学习时,有一位学友的想象大胆奇特,编写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命题为《大树下的凝望》。故事情节是:在数十年前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对年轻夫妻,他们过着甜蜜而恩爱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国家要打仗了,一支腐朽的军队被正义的军队打败,要逃到一个孤岛上去,厄运就降临到这对夫妻头上——男子被选中,被裹挟着随大部队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那个一海之隔的岛屿。丈夫走后,妻子心急如焚,每天到大树下张望,眼巴巴地盼望着丈夫回来。就这样,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四十年过去了,曾经美貌如花的女子变得百发苍苍,身残力竭,眼晴也失去了光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如期而至地坐在树下,等待着心爱的丈夫。月光洒在她的身上,风缓缓地吹过,吹起她那雪白的头发,掠过她那流泪的双眼。她张望着月亮,嘴里默念着丈夫的名字,任凭那伤心的朵朵泪花一滴一滴地掉落在她的胸前,滴落在地上,打湿了脚下的泥土。哭着哭着,她永远永远地睡去了……这个故事自然没有“嫦娥奔月”那般神奇、美妙,但却蕴含着令人心痛的情节,诠释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另一种情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学生,我坐在窗前,浮想联翩,想到永恒的月亮,也班门弄斧,吟诗一首,以表感慨:
窗外风习习,窗前灯明媚。
学海苦作舟,月光伴我读。
我懂得,读书是苦涩的,获得知识后,心情却是爽朗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就如同皎洁的月光洒满全身,胸怀日月,永远温馨!
我心中的月光,没有诗仙李白笔下的神韵,更没有那位思念丈夫的老婆婆眼中的惨淡,却有着少年的天真与憧憬:早出伴月而行,晚行伴月而归,睡觉伴月而眠,让月光成为我努力的见证,披一身月光,沐一抹辉煌!
让我多一份情怀,多一份坚守,开启生命的月光之旅。
李硕,男,14岁。固原市五原中学八年级学生;钟声工作室文学公益讲堂学员,爱好篮球、书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