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耿直,热情又好客!辽北地区的美食也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在那个年代,那里的“杀猪菜”风味十足!逢年、过节、办喜事,人们都会杀一口大肥猪!一大片一大片的肥猪肉蘸着蒜酱,风味独特,吃到嘴里特别香!世界上无论是什么样的飞禽走兽之肉,都没有比肥猪肉更香的!还有餐桌上大盘中的一片片的“血肠”,便是只有在杀猪之时才特有的美味,这道菜属于杀猪的“灵魂”之菜!做成的“血肠”脆嫩鲜甜、外韧内嫩,吃起来特别的清香
还有一种农家菜叫做“猪肉酸菜炖粉条”,这也是辽北地区特有的美食!酸菜中的白肉香醇、肥而不腻。如果用猪的“五花肉”搭配酸菜一起来炖,再放入适量的红辣椒和其他的调料,它就会变得那么的酸辣爽口!这道菜中的粉条是用东北地区出产的“土豆”淀粉制作而成的,特别的“劲道”!做成的“猪肉酸菜炖粉条”吃起来酸爽开胃、百吃不厌!
当年,东三省的辽北地区的农家院还有几种主食,现在的餐桌上已经很少见了,回想起来它们完全可以称为“美食”!首先说说“苞米大喳子饭”,这种饭的选料是优良的硬质玉米,经过碾压去皮后制成的大喳粒,如果再加入少许的大芸豆一起焖熟,吃起来别有一种香甜的美味,越嚼越香甜;还有一种当年常见的主食,高粱米饭和以炖大豆腐,这也是辽北地区的一种美食,这种搭配吃起来既有高粱米特有的香甜美味,再和以炖大豆腐的软嫩与清香,特
除了这些美食之外,具有东北地区特殊风味的“黏豆包”,俗称豆包。更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色美食!在冬季里的餐桌上是不可或缺的美味!在60年代,那里的农村很少见到大米和白面,只有到过年、过节日之时才能吃到这类“细粮”!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在平常之时人们也舍不得吃“黏豆包”,但是只要是一进入腊月,家家务必要杀“年猪”、炖酸菜、蒸豆包来迎接新年!所以那里的人们将黏豆包也称其为“年豆包”!
做豆包的工序非常讲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黍子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黄米”,将其磨成面粉,用热水烫面合成后发酵待用。再取出相应数量的红小豆,并将杂质和被虫咬的破豆全部去掉,用清水洗净再泡一整天,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红枣一起放入锅中烀熟,再捣成泥状,冷却之后将其团成鸡蛋大小的圆球球待用。这时将已经发酵的黏面中再揉入少量的玉米面粉,这是为了蒸豆包时不会塌陷。做豆包的时候,要先取出比球球馅大些的黏面团拍成圆片
每年,只要一进入腊月,家家每天都会蒸上两大锅黏豆包!待到晚上将蒸好的豆包放在仓房屋里面冻着。辽北地区腊月里的天气特别冷,平时夜里的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几度!仓房屋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第二天再看黏豆包,都已经冻实了!您若拿起冻实的豆包猛力摔向冻地上,不会被摔坏更不会变形!然后将冻好的豆包倒入干净的大缸中存放起来!每家都会蒸上几大缸,冷冻存放的黏豆包能吃到开春天气变暖时!
虽然说东北及辽北地区的各种美食很多,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黏豆包!如果冬季家里来客人,主人还是以蒸黏豆包和以“猪肉酸菜炖粉条”来招待客人!这种吃法是“绝配”!既有黏豆包的黏、甜、软糯和劲道,又有酸菜的酸爽和猪肉的醇香!别具一格,非常好吃,这就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美餐”!
以上列举的美食虽然都是当年农家院里常见的美味,属于“粗粮”中的美食!做起来没有任何的修饰、朴实无华,属于原始的“草根类”美食,但是它却那么的香甜可口!就是用大米或“白面”做出来的美食,也不会有它特有的美味和醇香!餐后会让人“回味无穷”!并且还会使您“流连忘返”!
第二十一章、家庭成分问题
一九六八年的八月份,我们终于“毕业”了!我们本应该在一九六七年毕业,因为遇上“文化大革命”运动,我们在学校真正上课读书的时间只有两年,又两年是所谓的“停课闹革命”!实际在学校是四年时间,初一同学在学校是三年时间,而初三年级的学长们在学校是五年的时间。所以,66届、67届和68届的学生们是同一年毕业、同一年离校的!后来,我们这三届的初中学生被称为“初中老三届”!还被人们称为“知识青年”!当年国家号召
一九六九年的春节过后,“文化大革命”运动还在深入地进行着,县革委会要求凡是在解放后迁来的村民,必须要重新回老家开具证明信,以证明其家庭出身及政治面貌!父亲给老家齐会村的翟贞国舅舅写信求其代办。
记得有一天的中午下工的时候,生产队的王保管员交给我一封信,我拿着这封信在回家的路上将其打开,看到信里面装着一份证明信,证明信是这样写的,“证明:今有我村社员李重阳,家庭出身地主,本人系子弟的子弟,在老家没有反动言行,一直表现良好!此证:河间县北石槽村革命委员会。1969年x月x日”。当我看完这封信的时候,只觉得脑袋瓜嗡地一声响,两腿发软坐在地上!多年以来,我一直觉得地主富农之家是十分可恶的!噢!原
当年,孙爷爷担任着公社的“革委会”贫协主任!每天都要去十二里外的人民公社上班,天黑了才能回到家。那一天已经很晚了,父亲去了孙爷爷家,将“证明信”之事向孙爷爷说明白了。孙爷爷听后说道:“重阳,你不要怕,党的政策是出身不可选择,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主要还是重在表现!虽然说你家的家庭成分是地主,但是你是子弟的子弟,就是说你父亲也是地主子弟呀,这些都属于人民的内部问题。这些年来你又一直表现得很好!你为生产队
后来,大队革委会为此事在我们的第二生产队召开了一次社员大会,父亲将其隐瞒家庭成份的问题向社员们作了检讨,人们给予谅解,此事便告一段落!之后,父亲处事更加慎重了,主动将自己修理农具所用的工具送去生产队,让王保管员存放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如果外村的生产队有人来请父亲去维修农具,父亲让其找生产队长联系,然后再听从队长的分派。为此事生产队长李纯仁爷爷还专门找父亲谈了一次话。队长说:“重阳,你是好人,这是大家
时间过去不久,张家大队成立了“米面油料加工厂!”该厂的工人每天记工12分,每个月还有一定数额的补贴款!比起在生产队劳动的社员待遇好多了!为此,人们都争先恐后想加入该厂!因为父亲的有技能人缘又好,所以作为第一人选被调入“米面油料加工厂”,专门负责机械的安装和维护!“加工厂”还专门给父亲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休息室)。父亲的本职工作是: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机械出现故障,父亲要及时维修、所以有活儿可干。机械
由于那里人们的宽容和理解,家庭成分问题没有影响到我家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与原来没有两样!叔叔和姐姐依然在生产队正常工作,我还是当着记工员,并且在学习和协助着会计工作!就这样,时间到了本年度的11月份,有一天父亲下班回到家沉默不语,看样子很不高兴。爷爷问:“重阳,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父亲说:“我听到有人编出顺口溜,说什么,张家大队真不错,地主富农有工作,贫下中农只能靠边坐!”父亲说完坐在凳子上,看
爷爷自从来到东北之后,看到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待人又热情,看到这里人们的生活过得很好,丰衣足食,非常高兴!但是只因为自己的气管炎病越来越严重!虽然说父亲从未间断给爷爷请医生看病买药,但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还很落后,一直没有多大效果!夏季天气暖和的时候病情还好些,但是只要一进入冬季,病情就会严重起来!每天又是咳嗽又气喘的,一年重似一年,一年四季也离不开用药!好在爷爷营养得好,母亲每天给爷爷开小灶。
第二十二章、回家
一九六九年的年尾,我们一家人扶老携幼地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可能是回家正对上爷爷奶奶的心愿,爷爷奶奶特别高兴!尤其是爷爷的精神状态超常好!在列车上一直向我们讲述着老家的各方面情况,高兴得看不出有一点的病态!父亲倒是显得很严肃!在列车上,父亲对我有一段的嘱语让我至今也不忘!父亲说:“小拉,你爹爹就这点本事,将你们还有你们的爷爷奶奶接来东北讨生活,今天又将你们带回咱的老家。你们也长大了,回到家要努力奋斗!
父亲母亲带领着我们全家老少闯关东讨生活,虽然说日子过得不算太富裕,但是,在当年那个困难时期,我们全家人在东北的这些年,从来没有挨过饿,也没有“吃糠咽菜”!也就是说全家人在生活上还算是幸福的!而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了爷爷奶奶、为了他们的弟弟妹妹、为了这个家生活的更好,费尽心力!宁可舍去他们经历多年才寻找到的美好前程!这是何等的境界?
当我们回到老家时,老家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当时我家的东厢房被第十生产队占用着,一时半会儿也无处搬走!西厢房的重琛叔叔一家人暂时也无处搬!父亲只好带领着一家人暂时住在齐会村我的姥爷家里!我们一家老小十口人的来到,再加上姥爷家老少七口人。每天十七人的伙食,饭菜还要老幼兼顾,每天吃了早饭就得准备午饭,午饭过后紧挨着就得安排晚餐!在当年那个困难时期可难坏了我们的舅舅和舅母!就这样,我们在姥爷家一
由于爷爷患病已经多年,身体非常虚弱,又因为旅途劳累和对有些事情过于伤感等等原因,回到家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不幸逝世!爷爷享年65岁!从此再也见不到敬爱的爷爷了,我们只能祝愿爷爷一路走好!全家人都很悲伤,这个时间是1970年的元旦过后!
当时我们回到老家的时候,老家这边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家家的主口粮还是以红薯为主,代糠磨成的谷子面和玉米面做成的饼子就算是“美味佳肴”了!早晚都喝玉米面加胡萝卜叶熬成的稀粥。回家之前父亲将很多的粮食都换成了粮票,同时也以货运的方式运回一些米面。吃饭问题暂时没有多大困难,就是没有柴草做饭!这还要感谢当时的村委会,帮我们向上级申请了一车生活用煤,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烧饭问题!但是我们的住房还是特别紧
我们家被分配在第十一生产队,这个队的社员们都是与我们家祖祖辈辈的老乡亲!其中很多人家与我们又是同宗同族的一家人!感觉到这个生产队的人们都特别亲近!闲下来的时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经常给我们讲说我们村的村史,讲一讲“李崔两姓不分”之由来!还经常听到有人讲说我们的天祖爷!说在天祖爷小的时候,曾经多次给病中的父亲徒步去河间城里买豆腐脑的故事!又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的天祖爷在很小的时侯,为改变家庭生活的窘迫。
作者简介
李密林,1950年生于河间市北石槽村,初中文化,农民。学童时就爱好文学,步入老年后,喜爱搜集民间流传“向好”的历史人物及故事,传播正能量!中华诗经阁编委。
编辑:叶子 贺宝璇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