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湖北之根,武昌之源,这座城市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万里长江从这里蜿蜒而过,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因此鄂州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梦里水乡。随着花湖机场的落地生根,这里正悄然转型,从钢城蝶变成港城,电商、物流、航空业,已经逐渐成为推动这个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建市这整整四十年的飞速发展,鄂州已经成为了镶嵌在长江南岸的一颗璀璨明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镇,道路都是纵横交错,各种路网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发达程度。尤其是在主城区,因为市民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机动车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对于很多市民而言,车水马龙不再是幻境,而是就在身边和眼前的实景。
前些年,鄂州先后斩获了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两大荣誉,如今,全市上下正全力以赴,向文明典范城市进军。文明城市,对方方面面均有高要求,其中,交通文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鄂州虽然户籍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一十万,但是,每天穿梭和停靠于街面上的车辆却不计其数,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机动车对于节省时间和提升办事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物极必反,当一座城市的车辆过多,而城市停车空间极为有限的时候,驾车的体验感会大打折扣。在鄂州主城区,很多车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可能仅需几分钟,但是,为了寻找停车位,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大量的停车位被僵尸车占据,使得相当多的办事车主怨声载道。有时候不得不铤而走险,结果又招来违停罚单。
街边的停车位是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属于全体市民所有,不应该成为部分车主的私地,尤其是那些活动少甚至已经临近报废的僵尸车。鄂州市区的道路,在当初规划的时候,就比较狭窄,倘若车辆未增至这么多,也不至于会出现一位难求的景象。在过去几年,相当多的市民呼吁对停车位进行收费。
事实上,在偌大一个中国,街头停车位收费的城市比比皆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宜昌、襄阳、黄冈等省内周边城市都通过制定停车收费标准,以价格杠杆作为“抓手”,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撬动停车泊位的周转率,以鄂州的交通状况,收费已经刻不容缓。考虑到不同的路段车流量有所不同,所以,先行收费的路段为8条城市主干道。
酝酿收费之初,相当多的车主不理解,但是,在鄂州市发改委公布停车收费标准过后,更多的人表示欢迎,因为标准充分体现了收费的人性化,差异化,收费标准有一类区域、二类区域的差别,对于商圈、酒店、小区等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因为不是停车便计费,而是前30分钟免收停车费,而且对收费时段也仅限于早8点至晚8点,而这正是主城区各个街道停车的高峰期。收费也不高,一类区域两小时内每半小时1元,超过两小时后每半小时1.5元,每天每泊位20元封顶;二类区域每小时1元,每天每泊位8元封顶。事实上,鄂州的一些小区和商场,收费标准都比这要高得多。
鄂州是我家,交通文明靠大家。智慧停车收取费用作为公益性收费,将接受第三方严格审计监督,主要用于我市临时停车泊位建设及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等方面,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道路收费,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将街头的停车位资源,按照需求进行分配,可以说将标志着鄂州交通文明的更上一层楼。届时,车辆一位难求的历史或将结束,那些僵尸车将知难而退。虽然会对车辆按标准收费,但是,比起此前的停车难难于上青天或者是被张贴罚单,还是要让人舒服很多。
相当多的城市都建立了智慧停车场,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慧改造,从而让一座城市向智慧靠拢。鄂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收费举措真正落地过后,相信那些僵尸车将难寻踪影,而乱停乱靠也将基本杜绝,拥堵现象也将大大缓解。相信随着收费的进行,鄂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借助亚洲第一大货运枢纽落户的契机,随着大飞机的腾空而起,不断超越自我,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