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世界没有书
飞远
在我还不认得几个字的小时候,每当听见家里楼下的“滴滴、滴滴”的喇叭声,便知道那是当教师的爸爸的喇叭声——那是他自己特制的和汽车喇叭声相似的自行车喇叭声,喇叭一响,我便知道一定是爸爸从新华书店买娃娃书回来了。
娃娃书即连环画,因其小,不过手掌大,或因读者多为娃娃,故名娃娃书。娃娃书的每一页上面大部分为插画或影像,下面小部分配有文字说明。
每当听到喇叭声,我会飞快地跑下楼,迫不及待地去拿娃娃书。我印象最深的我最爱看的是《西游记》,其中“三打白骨精”那篇我看得最认真入迷,当教师的妈妈说我看这娃娃书的样子很逗人疼爱。
还有一本娃娃书我的印象也很深。一天喇叭响了,我兴奋地跑下楼,接过书一看,封面上写着“泥石流”,翻开书里面是黑白照片式的,我看不懂也不爱看。
我看的娃娃书有古今中外,科普神话各种都有。这大概就是我的读书启蒙和熏陶吧。
后来我成为了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一名书刊管理员,整天沉浸在书山中,泡在知识海洋里。对来自五湖四海、东西南北的莘莘学子们进行好书推荐,阅读指导。我调进图书馆工作据说是领导欣赏我喜欢学习爱读书。这估计源于小时候的启蒙娃娃书。
后来我的爱人我家先生,他是搞土壤学研究的大学教授。在全国各地跋山涉水,上坡下岭,遇到泥石流不是稀奇事,他的专业就是专门对付泥石流的。我们家还为他记录了一段泥石流的脱险故事。所以从此我也爱上了自然科学,对泥石流也爱屋及乌了。这好像与娃娃书《泥石流》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后来我的女儿酷爱《西游记》,她幼儿时看西游记的动画片目不转睛,里面的插曲“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我也和她一起唱得滚瓜乱熟;等她大一点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阅读原著,评品西游,家里书架上摆满了相关书籍。这大概也和我小时候启蒙娃娃书有关。
追溯历史,世界上最早的书籍,出现于我国商代,大约离现在3000年~4000年左右,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现在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书是北宋庆藩年间布衣毕昇发明的,首先使用的是泥活字印刷书籍。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印刷术是对人类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
但有种说法是,毕昇的后人到江南推广印刷技艺,结果惹怒地头蛇,当地官府下令将毕昇后人落个满门抄斩。虽然毕昇逝世,幸运的是,人死字活,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最终流传下去。沈括首先记载了毕昇的活字印刷,宋人周必大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昇的方法,并印了自己的著作。活字印刷开始了影响世界的旅程……
试想,假如世界没有书,大到对世界,对祖国,小到对家庭,对自己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假如世界没有书,我父母就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可能日日站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教科书不会有,教案本不存在; 学生不用排课表到校上学,老师也看不见朝气蓬勃的孩子。
学生的样子是,每个人的身躯可能在四处游荡,而灵魂却是枯索的。因为没有书籍的灌溉和滋润。人们不再为塑造形象,保持修养而互相约束;不再为传统美德,文明礼仪而互相谦让;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从何谈起?这样的社会怎么会有知识和文明的诞生?
老师说,没有书,我们怎么教书育人?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暗淡无光。我们华夏五千年文明会被埋没,前贤古人经验精髓无流传。不必说瓦特的蒸汽机无法飞速转动,不必说张衡发明地动仪,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更不必说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老师说,没有书,学生无法吸收知识,开拓视野。他们没文化,没素质。谁不向往世界的真善美,诚实和谐的美好世界,没有书籍的学习怎能达到?没有书,就等于没有知识,那就不可能有科学家、军事家和发明家等等。这个世界最后成为没有科学与文化的荒凉世界。
很难想象,假如世界没有书,人类将会怎样?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学生在讲台下津津有味;如果没有了书,教师无言,学生无语,人类的进步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科学家不复存在,因为他们无法知晓那原在书中的真理。艺术家们再无作品问世,因为他们已不懂得色彩、图形的完美结合。人类的思想将无可遏制地恢复到洪荒时代,人类的后代也许要重新演绎一部生物发展史……
假如世界没有书,大学教授个个下课。他们不能搞教学与科研,不能著书立说,更培养不了研究生。
教授想,没有书,对自然的了解受影响,对全球地理环境没法讲,对深层科学的挖掘也就成为空谈;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明必然将逝去,人类的进步就会化为乌有。那时候,全球共享的资源也不会遗存,人类不再了解广袤宇宙的奥秘,不再有新兴的科学研究成果,不再发现任何的真理和定理,不再掌握对大自然的适应。世界因为没有书籍而被阴云笼罩,就更别再谈全球合作化,文化多元化,世界的意义也不再显示。即使你为世界创造了多少成果,也会因为没有书籍的记载而埋没在深厚的土地里。
假如世界没有书,最高兴的是我们孩子。孩子想,没有书,不用再上学,不用再背诵无聊的课文,不用再考试。可是我们不会再为书里精彩的片段流下眼泪,不会在因为书里惊心动魄的地方而半夜爬起来继续看,不会再体会书里所抒发出的闪光的智慧。
孩子想,没有书,我们该是多么的孤独,失去了博学的朋友,美好的生活即将变得无味;没有书,我们该是一群饿狼,失去了精神食粮,惶惶终日走在无穷的山路上;没有书,社会该是多么落后。从兽骨到兽皮,从竹捡到白纸,不知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才有了今天的书!没有书,我们怎么参加高考?考历史,我们不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印度文明;我们不了解华夏灿烂的5000年文明。考语文,我们不了解饱含着无限美丽的文字和无数壮丽的诗篇。书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和做人的道理。没有书,怎得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春风得意。没有书,人类就会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灵魂。
书从甲骨文发展到如今一本本让人留连忘返的书籍,人便逐渐摆脱了愚昧、野蛮,有了知识的积累,有了科学的探究,有了情感的抒发,便是有了文明。于是人类开始发明创造,开创人类发展新纪元。世界不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空间,而是人类存找生命意义的家园。 但是,假如世界上没有了书,几千年的历史怎么长流?假如世界上没有了书,时间会退化人梦想的翅膀;假如世界上没有了书,人的思想便会如没有水的河流——混沌、干涸。 试想,没有了书,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会从此销声匿迹,无可得知,甚至如珠玉般耀眼的近代史也会埋没在日新月异的历史长河中,渐渐被人遗忘、遗忘。于是,一个个充满思想的生命肌体开始衰退,就这样在自然界里万物之灵的人类被击垮了,就这样在地球上存在了好几千年的文明被遗落了。黑暗即将侵蚀整个世界,人啊,你可以去哪里呢? 不愿世界变成这样吧?那么,我们要牢牢地拽住书,不要让它消失。因为,只有书,才能唤醒我们沉睡的灵魂,激发我们去努力思考,引领我们远离愚昧野蛮的社会。
一本书的重量有多少,但也许它能包含整个宇宙,也许它能让你重获新生,变得坚强勇敢,也许它让你开旷眼界,饱读知识……可知一本书的份量,一本书的价值,一本书的地位,假如真的没有了书,我们从何而知,从何而感?
书给人类带来了美轮美奂的物质世界,更带来了丰富精彩的精神生活;书传承了知识,促进了科技,滋养了心灵。书是所有人类文明的基石和载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者简介】
刘远翔,笔名飞远。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在全国省市赛事作品获大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章。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多家公开杂志签约作家。出版小小说集《寸草心》。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