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星期二,第三天,晴,拉萨、林芝
这个观景台,两任李总理都来过的,我很想知道他们站在这里的所思所言。
——题记
6:45起床,天还黑着,从窗口看,小街对过的“小巧面馆”已开业,这是一家早餐店。还没客人,店主人缓缓地忙。
酒店内简餐后,八点整旅游大巴启动 ,走拉林高速(拉萨到林芝,全长409公里,全线不设收费站,出团通知云:神奇天路,秒杀美国66号公路,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速),去有雪域小江南之称的林芝。一路伴着拉萨河,它时而现身路右,时而闪亮路左,波光呈现动人的浅绿色,在水浅的地段河床上的白色卵石清晰可见,河水被一块块小沙洲游戏似地分割着,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度潺湲蜿蜒,任性自由。河边无人,偶尔见到几头牛、几只羊。
我们乘坐的大巴在前挡玻璃右侧悬挂了四幅标准像,自左至右依次为释迦穆尼十二岁等身像、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藏传佛教噶举派十七世噶玛巴·伍金赤列多吉(十七世大宝法王,十岁时曾现身北京,现在滞留印度,他自己发声明称此举为接受灌顶、弘扬佛法)。四位中我最耳熟的是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可以说从小就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普通话播报,和他紧挨着的是阿沛·阿旺晋美(1910.2—2009.12)。还有一个名字叫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1915年3月—2003年11月),也是耳熟的。释迦穆尼十二岁等身像原型是释迦穆尼十二岁等身金佛,由文成公主从带入西藏(作为嫁妆的一种),现安放于大昭寺。相传这尊金佛是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塑造的,且由他亲自开光。

坐我们身后的是一对小两口,先是讨论照片,继而吵闹翻脸,男子夺了女子手机就是不给,最后又和好如初,卿卿我我。
11:02过米拉隧道。米拉山是拉萨市—林芝市、藏中—藏东的界山,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常年雪花纷飞,我们穿越隧道时没注意到有无飞雪。出隧道东行,海拔越来越低,植被越来越茂密。山上的植物也有了些高度,不是蜷缩着、匍匐着的形状了;山也有了些峰的形状,不再如拉萨那边的只是起伏的曲线、一味浑圆。伴着高速公路的拉萨河,至此以后叫尼洋河,越流越大,不断由支流从山上飞泻,浪花迸溅,汇入主河。河边的青稞金黄,有的在收割,有的已收割,留下大半截的麦茬。青稞,一般3月中下旬播种,8、9月份收割,具体收割日期因海拔、气候、土壤差异各地不同。据了解,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变种作物,在我国有近1100年的种植历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青稞的地区,也是西藏农民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3:22,在林拉高等级公路工布江达服务区生活广场吃午饭,菜简单,几盘蔬菜,主食米饭,满桌吃饭热情很高。这是第一次团餐,我们那桌有个胖大女游客把持着勺子,自顾自地先盛两大碗,自己一碗,丈夫一碗,她丈夫穿露肩背心,裸膀,挥动手臂端起菜盘,往自己碗里拨菜,嘴里说着:“你们不吃了吧?”模样倒有些豪气。
来这里吃饭的旅行团不少,一波又一波。服务区后面是山,对面、隔着公路也是山,山顶上的白云很新鲜,像刚从壳里剥出的棉花;觉得那山顶离天很近,有摩天之高。不由得举起手机,连连拍照。
饭后上车,导游讲西藏历史文化。一连讲近一小时,我作了部分录音。历史无非围绕几个著名人物,如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及其转世灵童、十四世达赖喇嘛、阿沛阿旺晋美、文成公主(山东济宁任城人氏,其父史书未有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贞观14年即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其女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宗喀巴大师以及孔繁森等人展开。导游讲,导游的分类有不说话的“睡导”,播放录像带的“带导”,他要尽可能地让大家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了解一下神秘神奇的难以言说的西藏。导游这种积极态度,让人赞赏。知识的盲区,每人都有,有机会消除、填充是好事。西藏,对于我,对于很多初次踏上世界屋脊的旅行者,是陌生的。
第一个路边景点是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交汇处的观景台。我沿栈道下到水边,眼前的尼洋河水色是浑绿的,更远处的雅鲁藏布江是赭黄的。爬上栈道来到观景台时,觉得出汗、气短、腿酸。这个观景台,两任李总理都来过的,我很想知道他们站在这里的所思所言。


镜头尽处、山脚下就是雅鲁藏布江,近景则是尼洋河湿地
第二个景点是尼洋河湿地公园玻璃栈道(即曾经的苯日神山景区,2019年9月1日起,又更名为“雅尼湿地景区”),也在路边,据说是西藏第一条玻璃栈道。为渲染栈道的“刺激程度”,出团通知讲:玻璃观景台距离地面高度约 15 米,千万别觉得小意思,要知道玻璃下面,是滚滚的尼洋河呀!其实栈道并非横架于河水之上,它在其左岸,在岸边上。苯日神山是苯波教徒们所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由雍仲本教的创立者敦巴辛饶佛加持过的。河山之间,曾是苯教与佛教的大师们斗法之地,也是不同部族之间、不同信众之间、有仇隙宿怨的人们之间斗争之地。有游客想带走一小块石头以作到此一游的纪念物,导游劝他放弃,谨防蛊毒。这里的一草一木,看看可以,最好别动它们。
湿地的植物多是柳树,据说也是文成公主带来的,叫“公主柳”。栈道距离不长,也不甚高,陈军还是有些胆怯。很快拍照毕,返回车旁,陈军买当地水果苹果、梨等二十多块钱的,15元一斤。卖家女口才好,热情洋溢,热情得能唱起歌来,唱作俱佳,她切一片瓜让你尝,这种瓜那种瓜都切,不尝还不行,直尝到你不好意思不买上些意思意思。
下午6:30到达今晚住宿的酒店——喜马拉雅大峡谷酒店,导游称是四、五星级的,是旅游公司的照顾。该酒店在雅鲁藏布江的边上,门口的格桑花旺旺地开着,房间宽阔,布置得当,透过窗户可以观景,因此窗前设有茶几、沙发、卧榻,可以凭窗品茗、半躺着观赏江景。有首歌叫《我是你的格桑花》好听,格桑花究系何花,是不是波斯菊,有争议。“格桑花”三字,是藏汉双语混合,藏语音译应为“格桑梅朵”,“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因此也可称之为“幸福花”,藏族人民把幸福吉祥的追求寄托在这生性泼辣的花上。我赞同这种观点,那些不择地力竞相绽放,给人美感、振奋人心的高原上的花,生命力顽强的花,都可呼为格桑花,如翠菊、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雪莲等等。

我住三号楼,楼门正对一座山峰,在江的那边,山形略似济南的华不注山,当然它不是座孤山,在它的背后山连着山,它是喜马拉雅山脉东边的余脉。喜马拉雅山脉西起阿里,向东至林芝,越来越低。
7:15,晚饭,石锅鸡,锅内还可涮豆腐、土豆、白菜类的蔬菜,蘸辣椒酱、葱花,不错。炖鸡用的墨绿色石锅大有来历,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挖凿而成,此石仅产于墨脱,“要靠背夫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见出团通知)。今天游览的内容不是出团通知标明的内容(把第四天的内容提前了),唯一不变的是这石锅鸡,看来“民以食为天”。
吃饭间,服务员告诉我们,金山出来了。于是不少人离桌出门欣赏。我只是隔着落地玻璃看到一点白色的雪峰。饭后在江边散步,风有点大,该穿外套的。那雪峰看得真切些,但没变成金顶。我所住的三号楼大厅悬挂一幅油画,是苍郁的群山间赫然出现的金山,明晃晃的耀眼,而且倒影在江水中。这金山叫南迦巴瓦峰,不知我们所见是不是它?
暮色中望见江边几棵树开着繁密的白花,等走近看,原来是杨树叶的反面,它们在晚风中翻动,远望直如繁花如盖的白玉兰。最大的那树,树根部裂开,长出四五条主干,皆高耸,枝枝叶叶在半空中围拢成巨大的树冠,它站立着倾听了多少年的涛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