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后子美文精选018
淄博,您好
我们一行是从沂源赶往淄博的。奔驰在高速路上,鳞次栉比,一座座高架桥腾空而起的俏模样。深入其中,更发现她是那样的夺人:色调独具的建筑、精致且宽广的马路,时有一辆辆写着红色标语的大巴车、中巴车驶过,“某某公司进淄赶烤”“某某集团代表进淄赶烤”“淄博,我来了”,此时此刻的心情比沙沙响起的汽车轮子还兴奋。
与淄博毗邻而居,却因种种原因,很多年不曾亲近。可当再次到来,如今她已是一幢幢高楼鳞路与建筑之间是大片大片的绿色,高大的乔木相互簇拥,参差的灌木、盖满草坪的绿地在周遭铺排,仿佛置身于草原的清朗、舒畅。此刻,城市交通晚高峰时特有的呛、堵、烦,完全被微雨霭芳原的朦胧秀丽所取代,在向晚斜阳的橘色光晕中,平时好着急上火的妻子面容也变得温柔,含笑挽着同学的胳膊,牵着手,从见面的那一刻,就没有分开。
在挚友老李(妻子同学的丈夫)的带领下,走一段满目绿色的道路,穿过挂有“吉”“黑”“新”“赣”“桂”“京”“滇”“川”……来自全国各地车牌的车阵,倏地感到中国很大,世界很小。一辆“闽A”牌子的白色轿车,斜停身子,很个性地探出脑袋,一旁的交警正联系车主,应该是让他回来挪车吧。听老李说,五一假期,450万淄博人,硬是接待了500万外地客,愣是没开出一张交通处罚单,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唤酒青林度,斜阳系客船。真诚,善良,热情在各个角落涌动,这个由管理型摇身变成为服务型的城市,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先来到八大局烧烤场。嗬,人山人海,灯火辉煌,有人在唱,有人在跳,有人在拼命鼓掌,有人站在高台上挥旗指挥,这是多少年没有看过的场面啊。物我两忘,把酒尽欢。当然也有叼着烟、袒胸露背的小女孩,仅仅是个例。因座无虚席,经短暂讨论,决定改去他处。
十几分钟后,我们决定留在名为牧羊村的烧烤店。穿过进门处的“回”字型通道,走过防拥挤的常见等待设施,来到半地下烧烤场。老李说,这样的烧烤场,仅张店城区就有十多家,最大的能容纳万人,还有很多街头巷尾的烧烤店,其他区也火,幸亏今天是周四,要是周末,不是网上预约,能不能坐下很难说。我笑着说自己不会网上操作。老李告诉我,盲目找来的、不会网上操作也没关系,火车站汽车站都有烧烤公交、公益接送车,专门负责接送来赶“烤”的客人。
烧烤店靠墙的那两个火炉里,窜着红红的火苗,这是专门用来烧木炭的,烧的仿佛不是木炭,更像是一根根火腿状的钢筋,细长而均匀。当地人都知道,这种统一制作的木炭,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去除熏呛,全市推广。排号等待的我们,像极了等待被安排教室的小学生。坐在光滑的不锈钢台桌旁,有腰疾的我选择了带靠背的马扎,其他人拉过不带靠背的就座。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况且连马扎都准备两种,可谓处处用心。有上下两层铁架的长方状炉子端上来,木炭灼烧出热闹的明火,碎屑落在炉下的一水槽边,同去的老刘来回抽动水槽旁的铁杆,说:“有水时无烟,无水时冒烟,烤出的油淌进水里,这是巧功夫。细节处尽是细心,果真名不虚传。”谈笑间,肉串、菜串、虾串、豆腐串、鱿鱼串、牛板筋……酱、佐料、小葱、小饼陆续摆满桌,老李指导着:下面一层烤串肉,上面一层烤菜串,待肉串冒油略有焦黄,把小饼展开,抹上酱,撒少许佐料,葱一折放上,最后放入肉串,就这么一卷,哈,满口生香!这脆、咸、微辣、热混合生成的香,直抵味蕾深处。连吃两个小饼打住饿,我们开始细品其烤串,在酱和佐料的搓合下,一一送入口中,大块朵颐,酣畅淋漓,过瘾。
老李好酒,也会劝酒。吃着烧烤,出着一个个题目,酒过三旬,他话多了起来。从老山前线的硝烟战火,到转业地方干事创业,到娶妻生子,到退休进京看娃,到重返淄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还一起回忆二十多年前到博山,孩子在车下有惊无险的一幕。感慨人生如梦,转眼已成老翁。在渐浓的夜色里,美味相伴、酒来助兴,话多语诚,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酒尽兴,话也尽兴。太平盛世,安度好时光。这时,临座一小伙站起,操着京腔,高歌一曲:“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是《天边》。掏出手机,在备忘录栏目迅速划拉起来,待小伙把歌唱完,我开始朗诵:当历史积淀了三千年\当春风刚刚唤醒神州大地\全球的目光在这里齐聚\仅仅是一座城的烧烤吗?\这是大善大爱的因果\仅仅是八方人的聚散吗?\这是文明的续写\政府发布的文字\透着诗意清新\大街上的张张笑脸\绽放着明天的美丽\当诚信、自律、包容、关爱……\成为百姓的自觉\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强大的皈依。短暂沉默后,是热烈的掌声,如醉如痴。阵阵凉风袭来,看路边的树叶也纷纷鼓掌,一盏盏路灯含笑致意,半个月亮爬上天际,内心舒畅无比。
走出烧烤场,门口有老者卖小红果,鲜红鲜红,说是专门用来解酒之物,还有民宿食宿广告。听老李讲,现在淄博住宿相当紧张,一床难求;还有卖炒锅饼、紫米饼、炸南瓜饼的,都是网红产品。嗬,一个烧烤,不知催生出多少相关产业,不知多少百姓受益。
踏上归程,已是晚九点,行驰在宽阔的高速路上,丝毫感觉不到夜晚的寂静,大车小车几乎把路面遮盖,灯光闪烁,川流不息,恍如万舸竞渡。回望刚刚离开的、古老而又青春四射的城市,灯火阑珊,一派祥和,禁不住从内心喊出:“淄博,您好!”“淄博,再见!”

李炳锋先生简介
李炳锋,笔名:金后子, 1962年3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顾问,山东诗人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始人。
著有《日月清音》《一年的光景》《大地的苍茫》《回望天涯》等八部散文集和《在天地间奔跑》《挤掉生活的水分》诗集。2014年散文《红旗渠畔的沉思》获首届齐鲁散文奖;2018年散文集《大地的苍茫》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散文诗歌散见各类报刊。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