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三场
文/吴生泉
人间正道是沧桑,三场平原拓北荒。
农垦躬耕挥汗洒,敢为创业勇担当。
喜看稻浪千秋美,草茂粮丰五谷香。
昔日辉煌皆勿忘,而今迈步入康庄。
注:三场,即:双辽农场、双山鸭场、双辽种羊场。
(一)双辽农场
双辽农场位于双辽市东部,大哈拉巴山脚下,东与双山鸭场、南与新立乡、西和北与双山镇交界。双辽农场始建于1949年11月15日,原名为辽西省荣军农场,有荣军转业官兵500多人,场部设在卧虎屯。直属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和辽西省荣军管理处领导。1951年将场部、三分场和畜牧场迁到三合村前的老场部。1952年,经省批准,衙门屯农场划归双辽农场,并接收三家子一部分农民带地入场及朝鲜族合营户入场,随之改为企业经营,变军事化组织为生产队组织,改名为辽西省人民政府农业厅荣军农场。1954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双辽农场划规吉林省农业厅。1959年,山东诸城支边青年来场,人口从500多人发展到3037人,其中职工867人。水田面积1300多公顷,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4.5公里,幅员总面积59平方公里,东北面有大哈拉巴山,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东、西、北三面是天然沙丘和人工防护林。地处东辽河北岸,水稻生产由双辽市双山灌区供水灌溉,盛产自流灌大米,米质优良。
2018年双辽农场划转双辽市隶属管理,场部距县城郑家屯45公里。
(二)双山鸭场
双山鸭场地处大哈拉山腹地,与公主岭市交界,长郑公路横亘场区,现有耕地面积130公顷,塘泡面积380公顷。
双山鸭场于1975年3月建场,当时为双辽农场下设的一个养鸭队,周边只有几户人家,鸭场从双辽农场分离出来,独立办场,成立为林省国营双山鸭场,直属于吉林省农垦局。1985年2月,由省农垦局直属划转四平市直属农垦企业,主管部门为四平市农业局。
2018年划转双辽市隶属管理,场部距县城郑家屯50公里。
(三)双辽种羊场
双辽种羊场始建于1953年,场部设在堡石图。在吉林省西部大草原与内蒙古接壤,种羊场幅员面积2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00公顷,草原面积1万公顷。1995年末,全场东北细毛羊存栏数2.5万只,马1400匹,黑白花奶牛300头,猪4000头,禽6万只。这里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架树台湖湿地公园】距场部堡石图12公里。种羊场承担国家培育东北细毛羊任务,累计为国家推广优质种羊4.8万只,销售到21个省、市并出口朝鲜。为国家提供优质细毛2350吨,1978年东北细毛羊育种成功,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在养羊史上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及丰富的养羊经验。
种羊场2018年划转双辽市隶属管理,场部距县城郑家屯40公里。
[作者简介]吴生泉,笔名:清泉,吉林省双辽市人,中共党员,工程师。本人酷爱文学、乡土文化、农耕文化、诗歌、散文、书法、摄影、民俗,民族风情、历史人文等。有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日报民生网”及省内外诗刊和报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