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还有多少我们未知的秘密
作者:夏春宁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又“上新”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三星堆再次震惊了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火热的主题,冲上了网络的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一、二号祭祀坑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新的祭祀坑。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在考古发掘现场做了报道,无声的历史文物遗存,正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与世人隔空对话。
早就听说过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秘密的三星堆,追寻着这股热度,我也兴致勃勃地前去打卡、探寻。
来到了新近发现的祭祀坑发掘现场,只见路边停满了车辆,想进去参观的人围满了发掘现场的大门。但大门紧闭,里面静悄悄的,已搭建起了蓝色的大棚。门口的保安介绍说: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不能进去参观。来自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北大等高校以及一些科研机构,正在现场工作,将进一步探索三星堆遗址里的“古蜀密码”。大家想参观的话,可以去离这儿不远的三星堆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够你们看的了。
转去三星堆博物馆,此馆于2004年5月建成开放,2019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走进展馆,灯光悠黄,棕褐色的背景墙, 射灯投影照射在展品上,分外醒目透亮。参观者则置身于浅暗中,仿佛是在深邃的时光里穿行,步入了光怪陆离、神秘莫测、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与一尊尊众多的文物静静地对视,与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默默地交流。抚摸着三千多年前的历史脉搏,感受着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在三星堆遗址中,青铜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已发掘出海量的青铜器物。据研究其中以铅锡青铜构成的青铜器数量最大。铸造时使用了多种方法,运用了铸接这种联结组合技术,配以各种复杂繁难的工艺。这表明三星堆文明,已有了成熟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制做出的青铜器物、青铜人像、面具等,有的体形硕大,雄浑壮伟;有的精细小巧,剔透玲珑;有的诡秘怪异,造型奇特;有的厚重沉稳,端庄严谨。所有这些无不内涵丰富,臻于想象,让人咋舌,令人叹服。显露出那个遥远的时代,独特的文化和高超的工艺,凝聚了古蜀人无以伦比的精湛技艺和超乎寻常的智慧,堪称国宝传奇。这些在中国已知的史前文明中闻所未闻,独树一帜。三星堆文明的这些原创,即是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古蜀文化的缩影。
隐藏在神性光环里高大庄严的神像;透射出神秘朦胧色彩,纵目千里的面具;连天接地,沟通人神的神树;造型精美,写实与抽象结合,祥云高飞的群鸟;造型独特,腾挪跃空的龙蛇;一鸣唱天下,仰天高亢的雄鸡。林林总总,品种繁多且独成体系。细究其间,与中原文化、玛雅文化、古埃及文明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学者认为与外星文明有着关联。人们看到精美厚重的青铜器,会想到代表着中原文化的标志物: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据研究高达2米62的大立人铜像,头戴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其衣服上竟刻有五条龙,这是不是我们中原人常说的:“皇冠加冕、龙袍加身呢”?
看到青铜太阳轮形器、眼形器,会联想到崇拜太阳的神秘的玛雅文化;看到用0.2公分的金箔包覆着的长金杖,会遐想到古埃及法老手握着的权杖;看到全是鹰钩鼻、眼凸出、方颐大耳、面目怪异的青铜面具和青铜像,会想到与科幻片里描绘的外星人相差无几。
几千枚印度海的海贝和众多的非洲象牙,是如何来到这闭塞的中国内陆?两者之间是怎样产生的联系?又是如何跨越这万水千山,遥遥万里?以三星堆为起点的“蜀身毒道”,是否就是丝绸之路的开创和先导?
至今未发现文字的三星堆文化,从20世纪30年代一被发现就笼罩着重重谜团,牵动着世人的神经。关于它的来源和终止本身就有许多的问号,各种说法也莫衷一是。那些奇形怪状、光怪陆离的器物,无声地诉说着几千年前的繁盛,却无法让现今的人们解读、理解和破译。
步出展馆,带着心中诸多疑问,来到宽阔的广场上,这里微风习习、艳阳高照、白云悠悠、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望着立在高处的三星堆标志性的青铜面具雕塑,深深地被闪烁着古蜀人创造的灿烂文明折服;为这精品荟萃的文物宝库骄傲和自豪。这项震铄古今重大发现的背后,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研究空间和探索其奥秘的乐趣,让人们执着地探究华夏古文明的惊世传奇。
我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考古手段的不断提高;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必将揭开“世界第九大奇迹”隐藏的秘密;拨开它层层的历史迷雾;解答出被岁月沉淀的众多疑问。
作者简介: 夏春宁.南京乡间诗社会员、茂名市唐宋诗词研究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发于《凤凰资讯报》《河南科技报》《江苏经济报》《青年文学家》《奔流》《速读》《三角洲》《神州文学》等。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