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胥全迎《长岛之恋》、申卫华《长岛之行》有感
吴玉山
近日,胥全迎、申卫华主编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了赴长山岛三日游星星点点的感受。让我浮想联翩:我是一名曾经在长山岛当兵的战士。我也有在军营内鲜为人知的几则故事献给大家,温故知新吧!
我于1961年入伍,1965年退伍,在这四年的部队熏陶下,为我人生的进步、成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现在我撰写的《军辉耀我行》一稿还在完善中,待完稿后,同大家见面。现在只能提纲挚领地、只言片语地回忆几件难以忘怀的事情:
1962年春天,我们学习报务的教导连全体人员,接受领导安排,迁到山东龙口。全连人员登上了一艘登陆艇,一艘运输艇。起航后,八级大风让船起伏颠簸。战友们在这种情况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晕船了。接着早上吃的面絮退赔了,过一会吐黄水,再过一会是吐血。等到龙口码头时,这些卧倒在船舱内狼狈不堪的战友们,一个个像残兵败将一样难看至极。
然而,我却精神抖擞地走进队列,受到连长的表扬。
我之所以受到了表扬,是因为我在波浪滔天的境况中,想到对付它的方式---唱歌。虽然我心中也感到要吐的感觉,但是一口都没有吐出。我站在船头上高声唱响《国际歌》《国歌》等革命歌曲,接着是山南海北的民歌,各种电影歌曲,几百首歌曲唱完了,就把会唱的京剧,淮剧,锡剧,吕剧,黄梅剧等, 只要我会唱的全部地放声大海。当时心里想,你风越大,我的唱声就越高,你的浪越高,我的雄心壮志比你还要高。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到龙口船码头时,是多么的开心啊!我高兴地高呼:我今天胜利啦!
1964年,我曾在长山岛军人礼堂聆听过长山岛女神枪手刘延凤的报告。她1962年前后,在北京多次举办的军事大比武的过程中,四次见过毛主席,而且第四次受到毛主席亲切的接见。毛主席为什么要接见她呢?因为三人比赛,每人发十颗子弹,要命中150米外五个啤酒瓶盖子。刘延凤五发五中,其它二人只命中三发,此时报靶员发出:在战场上要发扬互相协作的精神, 于是刘延凤又连发四枪击落四个啤酒盖。九发九中,退出一发子弹,交报靶员。当时毛主席夸她是“神枪手”。
刘延凤在国际比赛中,都是冠军,威震海内外。
刘延凤的事迹,让长山岛的女民兵们威名远扬,同时也深深触动我的心灵,成为我决心当个好战士的动力。
1962年下半年,我们教导队的全体人员学习完成任务。被分配到各个岛上的部队。我有幸分配在长山岛司令部(也就是要塞区司令部,军级单位。)无线电连六台,任务值空勤的班。
空勤值班室的墙上有一个20x30方孔。孔那边就是作战处。我们抄过的报,全部是由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达站发来的。当有军情时,我们负责把发来的报及时放到孔内,由隔壁作战参谋拿去,对照地图,查看敌机飞行的情况。
9月9日那天晚上,我在全神贯注地紧张抄报,从孔内看到要塞区司令员、政委、参谋长、作战处处长全部在聚精会神地密切关注地图上的飞行情况。突然,报停了,让我好紧张啊!心里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想到完不成任务杀头是小事,延误战机是大事啊!
过了一会,济南军区来电话说U2高空侦察机被击落了。
此时,我是多么的开心啊!跳起来高呼“打得好!打得好啊!”
后来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陈毅外长,你们是怎么打下来的啊?陈毅外长调侃地说:“我们是用竹竿子捅下来的啊!”
现在看到胥全迎,申卫华主编的文章,深感长山岛不仅美丽动人,而且令人回味无穷。为此特写《赞长山岛》一首,以释情怀。
赞长山岛
胥申妙笔 赞美长岛
吾也举笔 脑海镌雕
八仙过海 神斧腾超
峋嶙山峦 尽显坐标
海市蜃楼 游离袅漂
黄渤交汇 经纬相交
海鸥翱翔 风姿多娇
游客余兴 喂食相邀
北长山岛 景致琼瑶
民宿安排 宁静窈窕
游月亮湾 民砾之妙
叶帅赋诗 怡情养操
启功笔下 明珠闪耀
玩九丈崖 雄奇美奥
观日出景 东方欲晓
赏日落貌 夕阳欢笑
忆戎马时 热血自豪
2023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