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 诗与评
评李德平先生《那一刻的秋风秋雨一一写给母亲的九月九》
尘缘(上海)
这首诗情深意浓,字字扣人心扉,句句颂扬人间伟大的爱。重阳佳节,作者思念远在天堂的慈母,往事历历涌上心头,一咏三叹,欲语泪先流!
至今难忘少小秉烛夜读高尔基《母亲》书时的形景,想起“母亲是无私又无畏”,与失去至爱后,“日子像数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从手中滑去,串成周,串成月”这二句话,便再次刺哽在喉,苦痛交加。我一边含泪读着诗人感天动地,又撕心裂肺的句子,一边也不由自主想起已辞世多年,自己远在天堂的母亲。《那一刻的秋风秋雨一一写给母亲的九月九》的诗文,字字展悲,句句烁念。作者将难以报答三春辉之遗憾一泻千里,穿越时空,随即又坠落千丈,回荡於人间。诗人文笔雄浑,情溢素笺。他将白发、狗尾草、春梦、谱成相思曲,旨在“母亲啊,您蔓延的根 始终在在我的血脉里”,荡漾着下一辈记忆,激烈后人负重走向未来。此诗,个人认为艺术与思想俱佳。作者将母子血脉相连,写得淋漓致尽,有声有色。诗中重重叠叠写景、一次再一次打开记忆,充满了感恩,述尽了失去母亲的悲恸。诗人笔尖伤怀与柔情并存,思念与遗憾同在。前后照应,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巧妙地将深切缅怀,溶入那重阳的风,飞舞云天,环绕心际。诗文以物作咏,借景抒情,将不思量,自难忘失去母亲的巨大苦楚,剪辑成诗,辗转余生岁月。个人认为:诗里,除了呈达他对母亲那割不断,忘不了的爱之外,同时也向世人展露了一幅幅情比山高,水乳难分,母子心心连心画面。
最后我想议议一些存在的不足之处,我感觉诗意被过多的形容词覆盖下,有所削减,还有个别句子,明显缺少打磨有浮脓之嫌。尽管如此,该作,依然是一则歌咏三春辉的力作,情与爱不可多得的诗篇,芬芳璀璨定然。
(附:原文)
那一刻的秋风秋雨
一一写给母亲的九月九
作者 李德平(四川)
扑来的秋风穿过我的白发
狂乱的狗尾草编织着春梦
故乡的雨淋湿了相思
一颗红豆破碎在心底
我的倔犟跌落在我的城池
苔藓的青石板上
童年的脚印模糊又清晰
母亲的伞她遮不住她自己
我的乱发冒着热气
母亲啊,多想握住您的蓝布花衣
撑一支油纸伞为您遮雨
您是我一生疼着笑着的记忆
在这个重阳时来一场雨吧
我会忍泪扑向您怀里
在每一次的雨飘时
想您掰着手指为我诉说儿时的往事
既使我行走千里
母亲啊,您蔓延的根
始终在在我的血脉里
在这片故乡的黄土地
您就是我的城墙啊
城墙上有您长辫摇动的样子
九月九的来风送您到青草地
九月九湛蓝的云天拥抱着您
作者简介:
李德平,1958年生,四川达州市大竹县人,公安退休,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毕业,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达州市作协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网络作家培训班首届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