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頔秋已发(塞外龍女)营口
光影浮华叶,心磨坦荡诗。
柔荑娆浩表,頔入婉秋时。
围姬(塞外龍女)营口
风窄恰秋期,霜尊乞艳仪。
盈盈光噀美,款款菊围姬。
五绝·浅秋(文/暖语)上海
金风收暑意,梧叶动秋声。
云淡苍穹远,时闻塞雁鸣。
五绝·秋夜(文/刘妙枝)
秋风送礼来,桂馥溢窗台。
月下轻移步,偷窥墨菊开。
五绝·秋(文/刘妙枝)
只觉菊花黄,哪知双鬓染。
人生近夕阳,切让狂心敛。
春花秋月(玉树临风)东营
春坐花枝头,笑看江上柳。
蝉鸣犹不尽,转眼已是秋。
听雨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策马过千山,杯酒尽清欢。
独坐秋风里,听雨落忘川。

红枫(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又是金风逐香尘,千山雁去了无痕。
红枫树下赏叶客,多为当初爱花人。
秋色(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浪花有意千堆雪,流水无情草自春。
世间美景千千万,杏林秋色最动人。
霜降(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霜降过了便是冬,欲语君书意千重。
心中若有向阳地,人间无处不春风。
柿子(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如灯似盏挂枝头,风中摇曳几度羞。
敢压牡丹倾城色,只缘味道第一流。
重阳节(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年年重阳复重阳,露重霜轻菊花黄。
笔端难了相思句,几缕心愁付西窗。
月满楼(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不觉又是一年秋,何处今宵月满楼,
最是多情杨柳风,折花插上美人头。
油城东营(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油城又见雁南飞, 秋叶如花采几枚。
多情最是今宵月, 题诗赋句送给谁。
柿子(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一树柿子小桥东,未曾醉酒腮先红。
金风玉露等闲处,我为秋山挂灯笼。
柿子(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冬赏梅花夏看柳,带雨梨花玉面羞。
待到深秋瓜满地,枝头柿子第一流。
七绝•贺神舟十七发射圆满成功
文/细水长流
穹空探索敢争先,一箭轰鸣越九天。
远别家门飞六月,乾坤来去似神仙。
七绝•重阳(文/原野古城)
九月重阳望故乡,陶翁莳菊院馨香。
田芜归隐东蓠下,不与群芳争庙堂。
七绝•霜降(文/淡淡回忆)
时至深秋霜降临,枫红任意染层林。
凝珠寒露枝头润,丹桂馨香肺腑侵。
七绝•重阳登山(文/淡淡回忆)
重阳喜登玉皇山,心欢体轻只等闲。
西湖美景收眼底,一片诗情酿笔尖。
七绝·今又重阳节(文/王惠琴)
寂寂荷塘浮雁影,萧萧柳岸菊花黄。
勿叹岁月如流水,喜看山河沐暖阳。
七绝 写诗 ( 胡旭军)河北保定
当今文字两三千,人世来回搬套连。
谁可篇章词赋巧,我先祭拜祖胡铨。
七绝 北斗(新韵)胡旭军(保定)
东厢人苦久唉声,璃外斜瞧北斗星。
二五七棵谁亮闪,谁知哪是内心卿。
七绝 写诗 (胡旭军)河北保定
池内双鹅戏水忙,亭边虑考百篇章。
仄平平仄庸才笨,愁煞诗人骂宋唐。
写诗的静公子★七绝•桂花2首
桂花(二)
知秋叶似天深碧,冷夜花如月淡黄。
若使成仙真自在,素娥何事更抛香。
桂花(三)
入世何曾便入埃,心花不为雨晴开。
三千年内无悲喜,频见秋光高处来。
刘姥姥•七绝二首
①秋韵
秋风放荡太贪玩,打碎时光百色盘。
撒玉流金如梦幻,千红万紫到人间。
②秋
金菊丹枫披晚霞,一片秋波万里华。
芦雪缠绵松柏绿,征鸿人字向天涯。
梳理小说中打油诗偶得★王振和(河北)
一、向日葵
金盘卖弄化腰纤,朝暮倾阳不避嫌。
雨露之恩皆枉负,一心着意在趋炎。
二、茶壶
嘴尖肚大耳偏高,上得龙台便自豪。
量小难容江与海,半瓢浊水起波涛。
三、针
金银贪恋本无亲,绢上纷飞穿插循。
总是眼睛迷后腚,衣冠只识不由人。
七绝•桃花(文/暖语)
几树桃花傍水隈,东风吹送落红来。
人间自有长春日,莫向天涯怨早开。

五律·秋光(暖语)上海
闲来寻野陌,得句赋秋光。
露染层林赤,风敷五谷黄。
草衰缘细雨,柳弱怨寒霜。
美韵添新作,佳词咏夕阳。
七律•梅(文/暖语)上海
花头露颗簇成团,谁谓天然白雪干。
叶似秋光无定态,子如春色不多般。
直疑后土栽培力,幻作清明景趣看。
开落荣枯付流转,可能随世但凋残。
七律•咏菊(文/暖语)上海
孤高原不待春融,矫健寒心体态丰。
未羡铅华香晚节,常凝玉露傲霜风。
平生气节古今颂,三径声名世代崇。
契谊携来元亮酒,挥觞一醉在篱东。
梦重阳(文/卢志杰)
寒山寒水嵌寒空,黄叶满地辞秋风;
花落重阳登高望,望断天涯无故人;
本是烟云一过客,喜得皮囊寄凡尘;
童心未泯追残梦,可怜发白无寸功;
梦凉梦醒梦冰冷,难寻欢颜梦祖宗。
七律•无题(王振和)河北
世间欢乐化杯斟,晓得人情似海深。
独对霜风寒夜雨,遥怜暮晚小窗琴。
一生岂可全如意,万事唯求半称心。
恬淡时光天地大,何堪岁月听春吟。
人生乐之宴饮乐★王振和(河北)
欢聚人间春及秋,朝朝暮暮乐相收。
同窗饮醉乾坤大,诗友情娱岁月悠。
共话东风传翠黛,还邀细雨写繁稠。
此生不问前途远,但把韶光付水流。
七律•秋柿红(王振和)河北
又是秋深柿子红,山山树树看朦胧。
霜侵叶落乾坤意,日照寒催岁月功。
梦里葱茏思盛夏,眼前绚烂走飞鸿。
且將关爱心头挂,留住人间最美风。
七律•秋暮(王振和)河北
一季繁华且作终,人间节序总匆匆。
青山着意赤橙染,绿水无声羞涩通。
多少斑澜归寂寞,几分萧瑟化空濛。
尚怜菊绽东篱旺,不忘川前柿子红。
人生乐之归田乐★王振和(河北)
半世飘零疲惫身,一朝归隐别红尘。
退还林下田园事,耕作山中松菊邻。
晨早分苗堪稼穑,夜深着意共秋春。
挥毫点墨文章趣,笑卧残阳快乐人。
七律•初冬寄语(王振和)河北
素霜满地已连冬,菊意昂然犹绽茏。
不减西风还未冷,堪怜北雁总难逢。
凄寒乞盼人间远,暖日缤纷梦里慵。
且见山中红柿艳,心头却是有情浓。
人生乐之垂钓乐★王振和(河北)
忙里偷闲到水边,垂纶气定意犹牵。
三更早起匆匆备,一日迟归寂寂眠。
世上谁知吾自在,心中且信岁悠然。
人生不晓鱼之乐,独说纷纭时序迁。
人生乐之诗书乐★王振和(河北)
业余爱好有诗书,传递文明岁月除。
先辈风骚人艳羡,后生言语意萧疏。
今宵点墨三更奋,他日倾情万里初。
再现辉煌吾接续,炎黄处处写心舒。
人生乐之弄孙乐★王振和(河北)
褪尽年华寄老身,霜风历历问残春。
归来莫较人间事,高卧休闲杯底醇。
从此弄孙连早晚,凭谁忘物长精神。
天伦有乐朝朝乐,岁月安澜草木新。
七律•无题(文/王振和)河北
天命匆匆五十春,芳华逝去剩残身。
曾经岁月霜风冷,自愧时光羁旅辛。
仗义多为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
江湖忘却添闲趣,煮酒黄花且作邻。
七律•新开河秋景★王振和(河北)
鸥鹭秋深再度回,浅滩静水舞徘徊。
一河苇絮冲天起。两岸楼房拔地来。
垂柳悠然飘落叶,夕阳自在照青苔。
半城美景路人赏,漫步徐行不必催。
人生乐之创业乐★王振和(河北)
青春奋发盼辉煌,创业人间岁月芳。
携手东风天地阔,放船细雨废兴尝。
还期韧劲寻前路,定使真情报故乡。
富足同奔霜雪踏,且需我辈共担当。
人生乐之工作乐★王振和(河北)
求学匆匆二十春,一朝工作现精神。
成年不靠爷娘养,有梦还须事业循。
奋斗晨昏人坦荡,登攀道路志纯真。
心头自许情怀在,幻化东风屡苦辛。
人生乐之退休乐★王振和(河北)
兢兢业业守晨昏,转眼匆匆白发繁。
自有青春成记忆,空余落照返乾坤。
今朝且退林间卧,明日还归陌上喧。
垂钓闲游愉悦共,夕阳笑对岁华温。
人生乐之离婚乐★王振和(河北)
久在围城意气嗔,两情难悦不精神。
以前恩爱随风去,此后衰迟作雨循。
离散犹能全美满,孤单尚可化纯真。
一人岁月何萧洒,喜看今生处处新。
人生乐之生子乐★王振和(河北)
恩爱夫妻子嗣多,人间守望看星河。
怀胎十月朝朝乐,分娩三更户户歌。
从此春风传翠色,何妨暮雨落余波。
喜教学语心头趣,尽享天伦迟岁和。
七律•霜降(文/王振和)河北
节序匆匆霜降迎,山川染色总含情。
夜侵寒露别葱翠,朝浴新阳有赤橙。
忙碌三秋劳累去,丰襄一季岁华呈。
仰头天际走鸿雁,漫步村前看菊英。
七律•重阳咏(王振和)河北
西风渐冷待重阳,菊绽东篱染色香。
美酒三杯传快乐,新词一阙化文章。
登高岭上心胸阔,怀古村前岁月长。
人老依然身体健,芒鞋竹杖赏秋光。

采桑子-霜降(李清照体)
王振和(河北)
东篱黄菊斑澜艳,花绽芬芳。花绽芬芳。
夜静三更,迎送满天霜。
山枫叶染丹红转,别样风光。别样风光。
招引游人,迤逦醉心房。
采桑子-重阳★王振和(河北)
菊花绽满东篱院,绚烂花黄。窥探秋芳。寂寞苍天万里霜。
翩然老去心犹壮,珍惜时光。关爱平康。笑对乾坤话夕阳。
离亭宴-重阳登高(王振和)河北
看层林尽染,迷醉处、胸中震撼。重九登高凭老胆。似旧日、激情犹敢。纵是有心归去,留得翠葱红艳。
秋尽风光不减。有别样、浓浓淡淡。还插茱萸人呐喊。欢乐趣、黄昏笑脸。白发满头身健,剩有青春怀念。
清平乐-初冬(王振和)河北
霜降已尽。暖日悠然振。柳叶青青依旧润。不见轻寒音讯。
期盼节序迎冬。人间葱翠犹浓。柿子庭中高挂,吉祥喜庆丹红。
西江月 中秋之望(柳永体)
塞外龍女(营口)
万事喜乎静美,红尘便也秋凉。
朝差魂系小檀郎。赴与佳人字上。
风舞流年有爱,月生禅意无妨。
今期唯抱满银光。辄尔颁思远望。
花上月令 中秋夜欢(吴文英体)
塞外龍女(营口)
彤霞消尽数星初。烛行乐,醴斟舒。玉娇依抚红颜笑,放情余。馨菊插,小风涂。
花面挽留明静夜,云鬓美,俗心娱。任由管鲍谈今古,作欢图。笑邀月,醉来书。
注:玉娇乃月亮,管鲍乃管仲和鲍叔牙,喻交情厚之友。
秋色横空•槐落(白朴体)
塞外龍女(营口)
飞叶飘零。伴风吹入梦,日抚怀琼。徒裁寂寞缤无阻,交花竞婉谈盟。枫呵媚,菊敬荣。陡顿感、如兮瑶阙英。聚画清凉一景,悸动娇婷。
双队雁观有倾。恰知心佳侣,漫野欢声。
郁绡舞动黄金影,当载此际浓情。依槐韵,作爱评。等淑气、春归苏目呈。待碧影婆娑,唯美字恭。
清平乐•秋怀(文/lily)
风携雨至,绵密连天际。落叶试尝秋滋味,解语黄昏萧瑟。
斑驳晕影西窗。雁字又著新凉。印记旧时庭院,长宵竹笛悠长。
阮郎归•落叶(文/lily)
也曾春上占头枝,新妆诱人迷。斜飞雁字带霜啼,谁怜商信摧。
存绮梦,憾今时,年年冢做泥。多愁诗句韵何依,一行一叹兮。
声声慢•落叶即感(文/lily)
飘飘落落,籁籁徐徐,三三两两各各。玉影无声,恼却清商俘获。挟风恣横平野,数番翻、秋色凉薄。浅寒布,对枝头寂寂,瑟瑟索索。
桃李年华匆遽,铺纸墨、词穷阙荒难作。难写流光,屡叹岁残成昨。磕磕绊绊生活,莫求全、对对错错。一字字,一句句,章写深著。
鹊踏枝.感秋(文/lily)
枯叶纷飞谁惜捡。喟叹秋声,一抹悲伤感。玉盏新茶无个遣,凭窗目断斜阳晚。
不恨枝头愁著满,只恨霜风,吹落清幽远。秋去秋来如梦幻,流光撷取行人面。
江城子•无题(文/lily)
光阴数掠似投梭。志剥夺,累成螺。熙攘人生,何止恼愁多。来去红尘如大梦,终有醒,醒蹉跎。
心中情绪久消磨。破迷浊,莫偏颇。妙笔丹青,墨砚细研磨。利锁名缰皆可断,除妄念,洗心魔。
临江仙•梨花(文/暖语)上海
一径苍苔香摞雪,枝枝摇曳东风。铅华不著守真容。剪裁清丽影,粘贴月明中。
别后半庭春寂寂,片云飞下帘栊。收花心事有人同?新泥梁上补,归燕若相逢。
临江仙•重阳(文/韩新祥)
碧透长空云朵洁,登高引望禾丰。菊花篱落一丛丛。色迷路赏客,乐做晋陶翁。
节时重阳皆贺老,犹言年少佳童。会当击水决雌雄。人生何苦短,喜舞夕阳红。
点绛唇•小赋 (冯体) 胡旭军(河北保定)
不漏砖房,平原数代人清瘦。兴时偶酒。且爱河堤走。
诗对王维,总有心虚糗。语能透。寻章华久。望水流身后。
太常引 乘高铁(辛弃疾体)
胡旭军(河北保定)
今天高铁快如风。上午在京东。傍晚到南通。美景媚、江南异同。
河宽路阔,鳞波潮涌。女友在跟踪。予感媚心浓。酒醉后、何言互恭。
鹧鸪天 闲作(晏几道体)
胡旭军(河北保定)
屋旧人闲灯自清。人皆浮远少衷情。杨茎蕾小风浮乍,柳翠花飞谁去评。
云聚往,月孤明。痴心未改腹文轻。诗经有味皆唯品,词赋题成抵万兵。

上联:花不临窗香却入(飘 逸)
下联:月因隔水影空怜(韩新祥)
上联:秋风送吻羞红柿(小白河)
下联:素雪飞花觅暗香(小白河)
上联:雾里看花花带露(小白河)
下联:风中听雨雨生情(小白河)

秋风
鲁者
秋风复秋风
岁月匆匆
当年风虎卷云龙
骁勇东南西北中
羽翼渐丰
何须论功名
皆为弟兄
寄望来生再遇逢
堪恨霜染青丝顶
转眼叟翁

秋之问
(鲁者)
秋风起兮
枯黄落叶萧萧
纷纷扬扬的飘移
有人沮丧焦虑
有人仰天叹息
有人深谙
秋寒的冷寂
有人殇秋的
拭去泪滴
莫嗟余
休悲泣
且看
恣意潇洒的落叶
并非别秋的离去
那是歌唱
秋天的
灵动诗句
漫舞洋溢
胜过文人的
千言万语
覆盖了
沸腾的山川
铺满了
肥沃的土地
几度春秋
茁壮了
我们的躯体
春秋几度
苍白了
我们的发须
额痕拥挤
那是磨难的风雨
把它隆起
皱纹细密
那是点点滴滴的
生活阅历
草木一秋的枯去
尚有来年
春夏的青绿
浮生若梦的惊汗
让你我深感
生命苦短的痛惜
年岁的秋季
可谓人生的古稀
你我都在作答
生命的考题
有人
富可敌国
有人
家徒四壁
有人
鞍前马后
有人
独行孤立
有人
罄竹难书
有人
全球饮誉
啊
看似简单的
撇捺两笔
却充满着人生
不经意中的经意
秋之问
乃生命之问
我问秋天
秋天不语
让秋风送来
漫天落叶
是礼是题
是纸是笔
该如何
思考填写
该怎样
落下墨迹
我问他
他问我
我问你

重阳-述怀
(鲁者)
九九重阳
秋高气爽
为登高释怀
兴致盎然的我
攀上了山梁
极目远望
但见
乱云飞渡天上
但见
黄叶袭人眼囊
但见
横空雁叫声声
但见
长城残垣断墙
这一幕
怎不令人
发思古之幽情
这一章
怎不令人
念天地之涕伤
天苍苍
夜茫茫
草木枯荣
秋海棠
凌绝山顶
且怀殇
思逐汉关
望秦月
星移物换
慨而慷
帝王
一统天下威名扬
江山
更迭色移笑君皇
乾坤
独领风骚浮云过
天地
草木一秋梦黄粱
大江东去风流
青山依旧倜傥
太阳日暮西沉
群星烘托月亮
山
还是那座山
江
还是那条江
太阳
还是那个太阳
放射着光芒
月亮
还是那阙月亮
弥漫着柔光
人
还是那个人
但岁月蹉跎
却改变了
人的原有模样
人生百年
有人觉得太短
百年人生
有人觉得太长
有的人
生命虽短
却创造了
灿烂的辉煌
有的人
生命虽长
却碌碌无为
空秀过场
人啊人
来到世上
行色匆匆
过客空忙
差别竟是
如此天壤
天朗气清
我们
追怀过往
气清天朗
我们
寄语上苍
登高远望
我们
余日闲度
欲穷天涯
我们
惯看夕阳

写给秋天
(鲁者)
黄叶飘飞
那是大自然的
季节狂欢
层林尽染
那是大自然的
时令浪漫
放歌秋天
诗人
情聚笔端
秋天礼赞
画家
独具慧眼
一组火爆的
秋天烤串
可否
令你垂涎
可否
麻辣你
内心的秋恋
咱们
拭目以看
……

写给秋天
鲁者
黄叶飘然
那是大自然
秋天的季节狂欢
层林尽染
那是大自然
秋天的时令浪漫
放歌秋天
诗人
灵感涌泉
情聚笔端
秋天礼赞
画家
激情点燃
金黄独炫
……
一组火爆的
秋天烤串
可否
令你垂涎
可否
令你目染
可否
令你回味
可否
麻辣你
内心的秋恋
咱们
拭目以看
……

东方瓷韵
小白河
“繁华坐瓷器,乱世藏赤金"。也就是说世道清明和谐,家里庭堂上适合摆设瓷器,挂件书画之类,以显家中富贵而雅气不俗。乾坤混沌不定,适合收藏金纳银,此乃硬通货,胜于纸币。因此回说,瓷器的发展史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史,可体现在以下五个历史节段。
瓷器的出现可追上古尧舜禹时期,最初人们烧制的简单瓷具,用来吃饭喝水生活之用。它的发展可畏漫长,夏商周一直到东汉未年,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可称为“原始瓷器",其表装饰和造型相对简单粗造,质量整体不高。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仍是青瓷为主,种类丰富多样,并深入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实用性的用具,以及雕塑动物造型。进入隋唐五代时期,南方青瓷发展到最高峰,北方制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以白瓷为主,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宋辽金时期,制瓷业发展进一步发展,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出现了许多名窑,如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五大名窑。其特点:汝窑以天青釉为特点,造型古朴大方,薄胎满釉,蟹爪纹为常见特征。官窑主要烧制青瓷,胎体较厚,釉色以天青色为主,规整对称。哥窑瓷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胎多紫黑色、铁黑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钧窑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釉面不仅限于青色,还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点。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纹饰以划花、刻花和印花为主,胎体轻薄,釉色成牙白色。
封建社会由盛走向衰落,瓷器文化却得到了极大发展和传播。元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得到极大的升华,出现了著名的“瓷都”景德镇,郑和下西洋,也让瓷器远洋海外,由此“景德镇"也有了世界瓷都,中国瓷乡的美称。这个时期瓷的格调主要以青白瓷生产而闻名中外。
到此,我们了解了瓷器的古代五个发展节段及宋辽金时代的五大名窑特点,下面说下中国十大名瓷,都是那些?看看你喜欢哪一种风格。
第一景德镇瓷器,景德镇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白瓷为闻名,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装饰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红釉系统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是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第二唐三彩,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以黄、绿、白为主。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高岭土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为釉料的着色剂,在釉中加入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素坯入窑焙烧,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唐三彩不仅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至洛阳时出土大量唐三彩,引起古器物研究者重视和古玩商收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出土唐三彩,令人惊叹。
第三汝窑瓷,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烧造地点包括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汝瓷的造型古朴大方,釉色独特,因名贵玛瑙为釉而随光变幻。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有细小开片,呈现出“梨皮、蟹爪、芝麻花”的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自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被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可与商彝周鼎比贵。
第四青花瓷,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是中国瓷器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唐宋已见原始品种,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出现成熟品种。明代青花成为主流,明宣德时期达到顶峰。明清还创烧了多种衍生品种。
第五青瓷,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代表之一,是由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发展而来的,其釉色晶莹剔透、纹饰精美,被誉为“中国瓷器之花”,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之最”。青瓷是中国陶瓷珍品,表面施有青色釉。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制作瓷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商周时期出现原始青瓷,东汉有重大突破。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第六五彩瓷,五彩瓷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一种色彩装饰,其以青、黄、绿、蓝、紫五种颜色釉彩装饰而成,色彩鲜艳、图案丰富,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之花”。五彩瓷器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成熟于明代,也称“大明五彩”。 据《陶雅》上说:“天启硬彩,崇祯软彩。” 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第七龙泉瓷器,龙泉窑位于浙江龙泉县,属于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明代中叶后渐趋衰落。传世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被誉为瓷苑明珠,受到各国青瓷爱好者喜爱。北宋时开始对外输出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南宋中期外销瓷进一步增加。元代随着贸易发达,龙泉瓷作为主要产品之一,销往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数十个国家。明代龙泉青瓷传入欧洲,备受青睐,身价不菲。
第八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的特种金属工艺品,明代景泰年间达到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精美而著名,因此得名。它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或嵌珐琅,是在铜质胎型上用扁铜丝掐成花纹焊上,再把珐琅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成熟,使用的珐琅釉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制作工艺复杂、繁琐,耗时耗力,被誉为“中国瓷器艺术之最”。
第九珐琅彩,珐琅彩,瓷器装饰技法之一,源于画珐琅。使用该技法的瓷器常简称为珐琅彩。珐琅彩是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彩瓷,以黄、蓝、白、红、黑等色釉装饰而成,其色彩丰富、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瓷器艺术之花”。珐琅彩是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釉上彩装饰,清代康熙晚期始创,雍正时得到发展。珐琅彩瓷是康熙皇帝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少有制作。
第十粉彩,粉彩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釉上彩,以绿色、红色、蓝色和黄色为主,其色彩柔和、淡雅,被誉为“中国瓷器艺术之花”,瓷器装饰技法之一,源于画珐琅。使用该技法的瓷器常简称为珐琅彩。珐琅彩是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釉上彩装饰,清代康熙晚期始创,雍正时得到发展,这里不多细说。
时至科技发达的今天,瓷器的烧制发展,更为多元化,人文化,时代化,从最初的偶然天成,到于今的人尽意美。雍容华贵藏瓷器,富丽堂皇显赤金。琴棋书画茶艺酒,诗词歌赋曲文寻。 这不,瓷器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席的国粹。
注:有关资料来源于巜中国瓷器发展史》。
2023/10/24沪晚

木兮文学释明表
一、上海木兮文学简解与宗旨:
创始人:小白河,免费投稿,传播生活中的真善美。发表制作个人专辑及代版群社合辑作品,自带群社加盟也可以,细节详谈,欢迎合作,热诚服务。微信号:ABC13816983212 ,lD:10949292。
二、木兮文学编辑部序列表:
总编辑:小白河
副总编:子夜风
艺术策划:自然
宣传部长:探戈
古诗词曲:南阳(总顾问)
现代文学:东方(总顾问)
法律顾问:竹一剑
艺术加盟团:(当代艺术家)
书法顾问:陈振友(山东济宁人)
绘画顾问:任茹意(河南开封人)
绘画顾问:胡秋月(北京昌平人)
绘画顾问:王惠琴(山西运城人)
手工艺术:悦己 (贵州毕节人)
手工艺术:王春芳(山西运城人)
三、投稿需知:
作品+照片+简历=精美个人专辑。心若有诗,静赏花开,心若有情,文笔风雅。诗文秀笔,出君秀口,欢迎来袭。
①古诗词三首,个人专辑可适当增加。
②微诗三首,自由体长诗一首。
③散文诗一篇100至300字为宜。
④短篇散文300字至1000字为宜。
⑤长篇散文1000字至3000字为宜。
⑥精短小说3000字至5000字为宜。
⑦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十幅为宜。
⑧推举原创,拒收一稿多投,如有外来投诉,撤稿自行负责。
⑨请作者保留底稿,一周之内不发表,请另作处理。
附:
文学的文体类型
中国文学体裁有8种之多,分别是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剧小说,寓言,通讯,报告文学,请谏书,说明文,议论文等,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形式之一,也可称之为“文体”。
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出现。从一种到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有其社会基础根据和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文学是作家根据现实生活大脑孕育出的产物,文学体裁作为文学形式的一个基本条件,其形成是适应满足社会人民生活文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