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白鹭屿
★剑言一白
也许是经历过太多战火的洗礼,即使走进他魂牵梦绕的鹭岛,哪怕是爷爷的内心波涛汹涌,脸上依旧是那种波澜不惊的淡定神情。
半个月前,我在《金榜头条》的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寻找白鹭屿”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扔进一洼池塘,在鹭岛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
闽南人把依附于陆地和岛的小岛,称为屿。70多年前,爷爷他们就是从一个白鹭栖息的小岛出发北上的,他们称之为白鹭屿。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爷爷和3个同学,在囊萤楼的宿舍里,面对镰刀斧头的旗帜刚刚宣誓完,校园门楼就亮起了警示的红灯笼。
穿破黑夜的一叶小舟,悄悄地把他们送到海中的白鹭屿。
拨开茂密的芦苇、爬过纵横交错的灌木林,刚刚隐蔽在那棵老榕树下,日军的巡逻艇就封锁了海面。探照灯把海面和一个个岛屿照亮,“哒哒哒……哒哒哒……”一阵阵机枪扫射,惊飞一屿白鹭……
时光荏苒。填海造地,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现代都市。
在寻岛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第一个目标:五缘湿地公园。默默无语的爷爷,久久地凝视着"日寇杀人场遗址"纪念碑,犀利的眼睛里渐渐血红。
我们穿过三角梅怒放的长堤,走进晨雾缥缈的湖心小岛。早起的白鹭,在树上翩翩起舞;悠然自得的闽南老人,有的在大榕树下喝茶话仙,还有的在小广场上打着太极拳;一群年轻的男女,在花径里晨跑步;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湖边的石椅上目不转睛的看书。
绕岛一周之后,我问:这是您当年匿藏的白鹭屿吗?
一脸欣喜的爷爷,似乎点了一下头又摇头。
驱车来到筼筜湖畔,第二个目标是湖中的”双拥岛“。红树林中耸立着两只冲天飞起的白鹭雕塑,这是英雄城市军民同心的符号。阳光下,一群群白鹭,时而围着雕塑盘旋,时而冲上云霄,时而戏水觅食……
我问:这是您记忆里的白鹭屿吗?
良久,若有所思的爷爷,似乎点了一下头又摇头。
此行的最后一个目标是海中间的一个小岛。小艇停在岸边,拾阶而上,只见远处有一座三只大手包着小手,寓意着骨肉亲情的“回归手”雕塑。雕塑上站着一排白鹭,伸长着脖子“嘎嘎”的叫着,像是一声声深情的呼唤。
走近“回归手”,我和爷爷从中间取景框向远处望去,对面的金门岛在“回”字之中。触景生情,心里五味杂陈。
回眸黄厝岸边矗立的那块大型标语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爷爷的目光变得灼热。
我问:这是白鹭屿吧!
依旧沉默不语的爷爷,似乎点了一下头又摇头。
寻岛之行结束了。爷爷心中的白鹭屿好象找到了,又似乎没有找到。
厦门航空的飞机降落榕城机场,我带着爷爷刚准备走出机舱,广播里如期响起了那句熟悉的广告语。“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今天听起来,感觉格外亲切和悦耳。
我急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张穿着志愿军军装的老照片,照片里的爷爷对着我微笑。
作者简介:剑言一白,原名吴跃建。曾是驻闽某部上校政委,系当代中国军旅微小说代表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福建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微小说作品1000多篇,著有《军魂闪闪》《军旅赠言》等。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