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弟离婚了
文/魏增刚
朋弟的姑姑住离我不远的电子三路的西京社区,昨天下午我上班时刚出小区在电子正街遇到了,当时姑父推着姑姑,我叫住了姑姑。姑姑说,她是下楼时踏空了,栽了,骨折了。我说:您不是住一楼吗?她说,年龄大了吗。我说,腿不好,坐轮椅就不要到车多处拥挤处来。她说也不常来的。问了姑姑的年龄,她说她已经84岁了。我让她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随后我就上班去了。夜里我卖了废品后,拜访了姑姑姑夫。当听说朋弟离婚之时,我心情一下子不好了。朋弟的影子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朋弟是我的伙伴,小我一岁。小时候我们一块儿在故乡玩大的。那个时候我的父亲是教师,我同我的两个姐姐母亲父亲一家人,朋同他的妹妹父母一家人,我们过得艰难但是幸福。春天一块儿在山上折花捡地软,夏天一块儿在河里捉鱼在山上逮蝎子,秋天一块儿上树笼蛋柿(熟柿子)上山挖药,冬天一块儿滑雪滑冰上山锤圪塔柴,过年时一块儿打扑克耍钱。说起耍钱,那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花样也多:推十点半(比大小),用硬币丢窝(在地上挖个洞,一伙用钱投,投进去的就是自己的),压宝(掷骰子估双单)。那个时候,是小孩,赌注小,只是过年期间玩玩而已。在放了寒假就玩,玩到过了正月十五开了学就不完了。后来上初中时我们也玩,正月十五一过,开了学还玩。从我们村去砚川中学,抄近路的话,翻个岭就到了,翻的岭是花园沟岭。早春时节,太阳暖洋洋的,天长地久的,周六上午放了学,我们背上书包,从学校背后的花园沟上了岭,在岭上找个地方坐下,晒着太阳,三五个伙伴便开始耍钱了,耍两三个小时肚子饥得不行了,才下了岭回家了。朋弟低我一级。他上小学时,老师抓得不严,他不贪心学习,初中学习也不好,初中毕业就出外干活了。他的父母都是农民,那个时候,故乡的农民的孩子能考上中技大专大学的是凤毛鳞角的,因此娃们学风不浓,基本上初中毕业就出去谋生了。朋弟毕业后在西安八府庄附近用人力三轮车拉卖蜂窝煤,他们一块去的有十几个同龄乡党。那个时候西安大部分地方没有通天然气,用液化气的也少。用煤球的多,做饭烧水取暖都少不了,城中村小区人都需要,因此他们卖得挺好的。只要苦好,只要能拉下好煤,只要人实在价格合理,就把钱挣了。我在高中毕业后去他们那里呆过一两天。没有见到他们,还以为他们容易,见到之后,才发现他们十分的辛苦:常常四五点就去煤店排队拉蜂窝煤了,排了约两三个小时,装了满满一三轮车,一般装四五百斤,劳力好的装六七百斤,直把车子压得吱吱响,他们才又是拉又是蹬的去附近的村子小区转巷串街地卖了,一般到中午吃饭时就卖完了,卖完之后就做饭吃饭休息了。当时朋弟用一晌子帮我教会了骑三轮车。由于我念书多,身体不好,看到他们辛苦,在9月份就自费上了西安乡镇企业大学了。一些时间之后,朋弟就胖了力气大了。干了几年挣了点钱,他的母亲给他托人找了个媳妇。那个时候我的父母已经去世了。记得他的母亲让人把他们家的四间老房装修了之后,我去他屋看过,我羡慕地摸摸他们家的崭新的家俱被褥,开关他们家的新式灯时他的母亲阻止了我,害怕我弄坏了开关。他的媳妇是离我们村不远的林涧村人,也是初中毕业,人长得俊美,清秀,利落。当时我想,人的一生有什么追求呢?奋斗到头,还不是为了成个家吗。拿我来说,念书一场,没有考上中技,没有考上大学,自费上了民办学校但不包分配,不可能有正式工作,前途并不乐观,说不定以后还找不下对象,能找到那么水灵的漂亮的朴素的利落的媳妇吗?后来他又挣了一些钱,村上卖小学时,他买了三间房子,搬到了村南边的那三间小房子过小日子了。这时,他的母亲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妹,他的妹妹,加上这对双胞胎,同他的父母一家五口人在老屋过活,他们的日子就更艰难了。再后来朋弟的父亲就受法了。据说是同村里的几个人去山西收破烂(废品)偷了一个厂子,几个被关后,判8年10年不等。他的父亲在被关的日子里,身体就不好了,提前出来后就拄了拐杖,几年之后就去世了。
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妹子初中毕业了,他母亲把他的妹子嫁了故乡的一户人家。然后引着这对双胞胎去了山外的兴平,跟了一个男人。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善良的母亲就很少回故乡了,我大专毕业后四处打工,基本上也没有回过故乡,关于朋弟关于他母亲的事知道的就少了。昨晚上姑姑说,朋弟的母亲改嫁不久,男人就死了。她们娘仨就生活在了兴平农村。男孩子改了姓。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出外打了工,不久就都成了家。现在朋弟的母亲身体不大好,近80岁了。我说改了姓不改姓都是一样的,一些事情要看开点。知道朋弟后来生了一男一女,均初中毕业后打工了,前夕给男娃在故乡结了婚。“两地分居,只要把钱邮回去也行。只是咱朋还有赌博的毛病,这谁能接受吗?!”“他媳妇长得挺好看的。估计让谁勾去了。现在这事情多了。”我说。之间我说了自己遭遇车祸一事,姑姑姑父让我注意安全。之后我们又说到朋的叔叔婶婶来。小时候我与朋吵架,他的叔叔找到了我家,我的父亲当着叔叔的面打了我一顿,这也是我的父亲唯一一次打我的,当时叔叔也没有挡父亲。叔叔也是一个老实人,媳妇是从外面引的,是黑山的,名叫绒花。婚后,生儿育女,女娃叫玲玲,在两个孩子都上小学时,他们又生了一个孩子。不久,婶婶就抱着孩子跟村五组一人(我们是村四组)私奔了,私奔后还生了一个男娃。 叔的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就打工了,玲玲大了嫁了故乡一人,现居在商州区,这次听姑说男人懒惰。叔在拆老屋时,不慎墙倒,他就走了。叔走后男娃去兴平了,也成了家,但找的媳妇脑子有问题。姑说:“绒花一般不回故乡,几十年偶尔回了一次故乡,是给老人箍墓时回去的,玲玲还去闹了一次,同绒花的二女儿吵了一架。她的二女儿是教师……”告别了姑姑之后,我想,人固然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至少应该承担起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来吧!整个社会在飞速地向前发展下去。纵观芸芸众生的命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家庭条件对一个人的命运走向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人类社会应该珍重的有两点:一是物质财富。也就是说,物质是重要的,物质决定意识。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而且一般情况下父母的素质较高,孩子的命运较好,许多人的不幸是家庭物质条件差造成的;二是受教育程度。一般说来父母双方或一方受教育程度高,家庭较为和睦,孩子的命运好。如果家庭条件差,孩子受教育程度高,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十分大。总之,物质与文化是平凡人的两个翅膀,我们需要的当然是两个强劲的翅膀。最后祝愿兴平的朋的母亲身体健康!在故乡时我叫她娘。她的学名我不知道,村上人都叫她蝌蚪,我们一直叫她蝌蚪娘,蝌蚪娘同我的母亲一样,十分的勤劳十分的善良!蝌蚪娘是商洛的母亲,但愿商山洛水知道远在兴平还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一直想着蝌蚪娘,总是想用笔记下她,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在这么一个金色的秋天,这么一个安静的晚上,我终于把她记了下来,作为对她,对这位母亲的一个礼物吧。故乡商洛呀,有多少好妈妈呢?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