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先民们就开始在岩壁、陶器、竹简上刻画文字和图案,表达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倾心投入。
王贵来先生是一位深谙书画艺术的评论家,他曾指出:“书画审美的标准应该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墨韵淋漓、意境深远’。其中,‘气韵生动’是指作品的神韵和生命力,‘骨法用笔’是指笔墨的力度和表现力,‘墨韵淋漓’是指墨色的变化和层次感,‘意境深远’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思想。”
王贵来先生不仅提出了这些审美标准,还对许多书画家进行了深入的评价。例如,他高度赞扬齐白石的画作:“齐白石先生的画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画既具有写实性,又不失抽象性,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总的来说,书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王贵来先生的评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书画艺术的视角,也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正如王贵来先生所说:“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它、传承它、发扬它。”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