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
作者:于彦博
主播:吴涵伟
监制:李春艳
总编:阳光波
责编:夏 天


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新华社记者穆青撰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篇人物通讯在全国产生轰动性影响。二十四年后,一部以文章主人公名字为片名的影片公映,再次引发观影热潮。亿万观众被影片中的他触动着灵魂、洗礼着思想。他就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怎能忘,那万民洒泪祭英杰的自发送葬场面,那撕心裂肺的痛别哭声,那泣不成声的招魂嘶喊。那是几十万兰考人民心声的迸发,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是老百姓对他无尽的眷恋。

怎能忘,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来到梁孙庄五保户梁俊才老汉的家里,见老大爷卧床不起,就坐在床头嘘寒问暖。双目失明的大娘摸摸索索的走过来,拉住他的手问:“你是谁呀?你来干什么?”他拉着大娘的手亲切的说:“娘啊,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怎能忘,面对来医院探望的省地领导,已经病危的他断断续续的说出临终遗言:“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到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身为县委书记的他,生前无数次的访贫问苦,体贴民情,身先士卒的带领全县人民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治理“三害”……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人生,用生命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杰出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填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铭志词作:
魂飞万里,
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
路漫漫其修远矣,
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
焦裕禄走了,一座丰碑矗立起来,这座丰碑高耸入云,直指蓝天,撑起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没有死,他永远镌刻并活在人民的心中。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