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听了一篇文章《父亲来了》,想起了大姐说过:“父母不在了,娘家的家就没了。”
多么简朴的语言,切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父母在世时,兄弟姊妹们常在礼拜天或节假日回来看老人,相互间还常能见见面、拉拉话,“村里谁家娃考上大学了”“姑舅俩姨谁家又盖新房了”等,聊的不矣乐乎!
父母总是拿出最好东西,让大家做得吃,家的感觉如此之浓郁。
父母走了,兄弟姊妹见面自然就少了。
只有在婚丧嫁取时、赶会上坟时才能偶尔相遇。
姐姐们的娘家是谁家?
是哥哥家还是我家?
我们的老家又是谁家?
该到谁家聚聚?
这都是现实的存在,内心的纠结。
这时我们才体会到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百无聊赖。
乡音乡愁乡恋,从何而来?
归乡的路也已徘徊。
望着村头袅袅炊烟,哪家的灶台有我爱吃酸菜?
父母就是根的存在,更是牵住我们的那根风筝线。我们曾多少次想断开,飞得更高更远。可现在这些都没了,我们却迷茫无奈,不知回家的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现在我们再有感恩情怀,还能有什么方式去表达?
有的遗憾,也有些无奈。
只有那逢年过节时,在父母坟头点柱香,烧几张纸,究竟是哄人还是哄鬼,自己也说不清。
如若你的父母还在,那是你的福气。
常回家看看吧,陪伴是老人们的期盼,这与钱多钱少毫无关系。
福报是修来,不是挣来的。
只有善始,你才会有善终。
孝是天下最大的修福之道。
愿天下子女以孝为先,愿天下父母福寿延年!文/牛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