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网络
听伊力亚斯演唱<黑眼睛>
尤喀克买里村的七月,金色的粮食
在喀什河谷高低错落的酒窖里
已酿成一堆堆芬芳的火焰
照亮了苏布台,一个村庄
前方的路和所有的黑夜
歌手伊力亚斯,只需要一把都塔尔
倾情弹唱,就像美酒让位给火水
他把自己燃烧成了熟透的麦穗
每一根麦芒都闪耀着阳光
每一束麦子是点燃的火把
白桦林里,黑眼睛含着前世的泪光
天空中,飞过一只鸟儿的背影
漂泊的一朵白云,就像受伤的心
每一季盛开的野花,都会凋谢
割断的琴弦,又怎能延续
喀什河的身躯,蜿蜒在山谷里
河面上的风,会带来云朵和雨水
母亲的乳汁,赐予男儿坚韧的筋骨
田间挺拔的麦丛里,混迹着稗子
总会让日子,留下香甜和苦涩的味道
在巴尔鲁克山远眺
那一轮亘古不变的明月
还站在巴尔鲁克山顶远眺
星空闪烁,挂满熟透的果实
它们走过了太多太远的路
我头顶的月光,没有一丝重量
在这么辽阔无边的秋风里
有一株老树,银发飞扬
远方的湖泊,是我前世的爱人
在沉甸甸的大地上,晃动久别的泪光
这片陷落的天空,就是一个神迹
层层叠叠的浪花,爬上堤岸
湖畔的芦花,一夜白了少年头
一对文须鸟,口衔着苇叶
它们在寻找下一个筑巢的地方
我面前这些怀抱籽种的牧草
被秋天雪亮的刀锋,一一放倒
散落的草垛,把自己堆成起伏的群山
神在峰峦的宫殿里,会留下永恒的光
通往人间的路,从来都是那么曲折
在夜空里长鸣的,是迷途的大雁
在草原上赶路的,是骑马的人儿
走在奎屯古河道
一个极寒的名字:奎屯
古老的传说,早已大雾弥漫
曾经涉水而行的蒙古铁骑
周身遍披冰凌,甲衣挂满白霜
冻僵的弯刀,失去了嗜血的锋芒
一场大雪,掩埋了历史的足迹
走在古河道,两岸悬崖耸立
我找不到他们最后的去向
河道深陷在谷底,冬天和春天
就在倾泻的跌水上对峙
寒冰站立成攀援而上的瀑布
河水跌落爬起,依旧奔流不息
一只身披青衣的水鸟儿
用寒凉的流水,洗涤受伤的双翼
峭壁上的巢穴,一只只黑色的眼睛
对世间的起起落落,洞若神灵
大雪茫茫, 道路一点点展开
像一条绳索,绝不会绞杀自己
大风指引着河流的方向
河谷注定了流水最终的归宿
所有的砂石,因为时光而沉淀
汇流的湖泊,镜子一样澄澈透明
我却是一块不肯消融的冰
一生都不会随波逐流

飞过古尔图上空的黑鹳
尖啄出击,可以见血封喉
淬火的短剑出鞘,一击必中
这里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
面对生存的法则,谁能独善其身
披上黑白的袍衣,五彩斑斓
每一根都是风雨梳理过的羽翎
这个世间还有哪一种色彩
能比黑色更黑,比白色更白
因为只有在万仞绝壁上起飞
才能看清天地间,多少翻云覆雨
是谁切割了黑鹳,退化的声带
紧扼的歌喉,留下不甘的嗒嗒声响
跋涉千里,依旧寄居他乡
为子孙安身,为自己立命的巢穴
还有能容纳它们飞过的天空
一双翅膀,只能为自由的风展开
克孜加尔湖岸边,芦花满天
一只黑鹳,消失在天空的云端
黑色的影子,带走了一片阳光
远方啊远方,还有朗朗青天

乌尔禾的石头滩
夕阳已走到道路的尽头
每一块石头映射着宝石的光芒
这些补天时遗落的五彩石
就像夜空中失散的星星
被坚硬如铁的夜色
打磨得珠圆玉润
有人如获至宝,据说是一块玉
弃之荒野,不过是一块石头
它就像我一样冥顽不化
独自站在坡顶,看日出月落
我久久摩挲着手中的石头
就像抚摸着自己前世的肉身
历经多少风霜雨雪的冲刷
才会变得如此静谧冰冷
天色看着看着就暗了
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寄居在喧嚣之上的人世间
太多的奢望,就是一场虚妄
风一样吹过,那些财富的传说
终将让我们一无所获
乌尔禾风城写意
一场席卷的大风,呼啸而来
乌尔禾的夜空,在风暴中迷乱
凄厉的呼嚎,是穿透远古的魔音
这里的黑夜,成为魑魅魍魉的领地
风高月黑的肆虐,现出恶魔的嘴脸
在霞光万道的剑影里,烟消云散
白垩纪的湖泊,留下无边的空阔
站在台地一根风烛残年的垛柱
它已无力支撑垮塌的天空
我一起身,碰倒一杯斜阳的烈酒
城池里琼楼玉宇,镀上金色的光环
在风蚀雨蛀之后,不过是一堆堆黄土
我端坐于风暴之眼,让自己蜷缩
成为拼命向上攀爬的一只蚂蚁
为了寻找翅膀,被风一次次劈落
只有在这里,埋藏亿年的化石
才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的秘密
让太阳敲响这座鬼城,最后的丧钟
走出荒漠古堡,我猛然回过身去
半空中的魔鬼之眼,紧紧逼视着我
我竟然有些许惊悚和不安
这些鬼魅会不会潜伏于暗夜身后
在黎明时分,又披上一张人皮
与我在人间,不期而遇
【作者简介】
杨继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协理事,伊犁州作协理事,塔城地区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诗刊》《散文》《西部》《民族文汇》《绿风》《绿洲》《新疆日报》等国内报刊及文学平台,有诗文入选《中国新诗百家选》《汉诗三百首》《2020华语好诗榜》《2021中国诗歌年选》《2022华语诗坛排行榜》《西部盛典》、《绽放的新疆》等二十余种选本,并多次获奖。
总编辑:湖畔烟树
执行编辑:艾玛
法律顾问:搜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