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信记:
又见南山秋意浓
信义庄
驴行,不经意间,已经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周不走近旷野,心里就像少了些什么,浑身不自在。这不,国庆假期刚过,刚刚上班,群里众驴,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哭着、喊着、叫着、求着队长,周末必须安排驴行。
驴行去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我对泰山情有独钟,自从春天走近泰山,眼里再无其它,驴行,不去泰山还能去哪?
在我的鼓动和请求下,周三晚,队长终于在群里发布“本周日(10月15日),蒋山、吴道人庵、老鸹尖、沙岭石屋峪、桃花峪13公里700米。早六点出发,自带午饭。”
看到如此线路,心花怒放,赶紧接龙报名,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即就想走进泰山。
好事总是多磨,憧憬期待了两天,不知因何,周五晚,队长又在群里发布:“本周六(10月14日),白云庄、马头山、山门轿子10公里500米,红叶谷环绕赏菊花。早六点出发,自带午饭。”看到这则消息,心情一落千丈,这地有去的必要吗?
聊胜于无,不管怎样,走进自然总比闷在家里要好的多。
六点半,如约赶到集合地点“红叶谷”停车场,刚刚停稳车,一老大娘便慢悠悠凑上前来。“来看红叶吗,这么早?”同行的驴友笑着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老人家一脸茫然,扭头便走,边走边说:山上的红叶红了。
前来赏菊,难道还有红叶?!
晨曦中,众驴快步拐进白云庄,在阵阵鸡鸣狗吠中,沿村东小路,悠悠地开始了赏菊之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不了泰山,南山赏菊、采菊也是不错的选择啊。假若还有红叶可赏,那今天的驴行就太完美了。
前行十几分钟,路旁不时出现一簇一簇盛开的野菊,清香宜人。越过一处没看见马的“马语者”马术俱乐部,一行人迅即左转踏上驴道,撑着登山杖,开始向山顶进发。
半山腰,一块平整的荒地内,欣喜地发现一大片的“龙葵”,看到那紫黑浆果的时刻,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儿时秋雨中采食的场景,思念弥漫了整个心海。摘一颗浆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让回味更加醇香悠长。
移步前行,晨风微抚,清凉宜人,嗅着路边野菊的芬芳,不到半小时,众驴就轻松登上了此行的第一个山头。
穿过密密的柏树林,沿山脊驴道畅然前行,铺满褐红色碎石的小路旁,几株酸枣树,叶片黄绿相间,静静散发着秋的馨香;一棵高大的黄栌,满树红叶迎风招展,哗哗作响的叶片,似在尽情欢迎着金秋的来临。红叶真的红了。

欣喜中一路欢声笑语,突然,路旁的一幕,让众驴心情一下差到了极点。只见路旁枯黄的草丛中,竹竿支起的长长纱网上,一只不知名的鸟儿,被死死缠绕,惨不忍睹。挥起登山杖,与驴友狠狠向网砸去,那一刻,假若支网捕鸟的人在,我想,那登山杖也一定会毅然向其抽去。
愤慨中离开此地,心情无比郁闷,众驴个个沉默不语,直到看见路边杂草中,那随风摇曳的沙参花,心情才稍有好转。入秋以来,每次驴行,总能看到这铃铛般紫色的花儿,总是被它娇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形状所吸引,总是不停地用相机“拍、拍、拍”。秋已深,这花儿也要谢了,但看这花的颜色和样子,却更显艳丽、妩媚、动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秋天的花,没有什么可以与菊花媲美了。有花中“四君子”之称的菊花,其各色品种不计其数,但要论最能代表菊花性格的,我认为,既不是那“飞鸟美人”、“凤凰振翅”,也决非那“绿牡丹”、“墨菊”,恰恰是这旷野中最不起眼的野菊了。你看它那立根破崖,咬定青山,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样子,那个能比。还未靠近,那浓烈的芬芳早已灌满鼻腔,沁人心脾。
走着走着,路旁的野菊渐渐多了起来,醉人的芬芳早已让“花婆婆”、“匡匡”等几位女驴友按捺不住,尽管队长一再提醒,先观后采,但几位女驴友那经得起诱惑,纷纷驻足采摘。驴行还不到三分之一,每个人的手里都已经握了大把大把的野菊了,观之令人既好笑,又佩服。
爬上一处斜坡,一束晨光扫过,让清秋的山野暖意融融,也让众驴的心头为之一振。不知不觉,众驴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垭口,看其风光秀美,队长提议大家合影留念。这处垭口面积较大,东边是一片杂草灌木,其间野菊一簇簇芬芳四溢,几位女驴友见此,立即直奔主题,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菊花采”的劲头,任凭队长一再喊:“合影了、合影了”,仍充耳不闻,采摘不断,只气的队长说:不等了,不等了,我们男爷们合影。

这合影之地,地处垭口西边,是一块平整的荒地,其上布满了枯黄的蒿草,晨光下红红的样子,无言地演绎着金秋的风采。一行人背靠青山,站立其中,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过垭口,众驴沿驴道斜向攀升。队长看大家优哉游哉,轻松自在的样子,禁不住指着远方高高的山头说到,看到那马头样的山了吗?那就是我们今天爬升的最高点马头山,山势非常险峻,爬上很不容易。闻此,我心里登时就是一紧。队长很少这样说话的,看来今天真要经受严峻考验了。这险峻到底有多险峻啊,难道比春天登“牛角山”还要险?我这年迈的身体能行吗?禁不住心里犯起了嘀咕。忍不住,悄悄问队长:真的很险吗,我能行吗?队长面无表情地说到:挺险的,应该差不多吧。
缓缓走出杂草丛生的驴道,一口气攀上一段150多米长的人工石阶,气喘吁吁来到一个平台,望着眼前险峻的山崖,大家个个表情凝重,全无刚才的逍遥自在。见此,队长大声说到:大家在此休息片刻,补充下能量,一会我们向山顶冲击。
休息几分钟后,八点二十五分,队伍开始向山顶进发。驴友“老吴”、一马当先,当起了开路先锋,我则胆怯地选择了殿后。先是向上攀行了三十几米,路虽陡峭,但一路岩石有棱有角,柏树、灌木触手可及,脚蹬手抓顺手方便,攀行十分轻松,全不像队长讲的那样险峻难攀。如此,群里有人禁不住开起了队长的玩笑,说到:队长,是不是昨晚喝多了。而队长既不恼,也不怒,仍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到:记错有可能,但酒已经戒掉很久了。

这里距登顶已经不远,俊俏的山势,秀丽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此处,左边,锦绣川水库风光旖旎,黛青色山峦起伏空蒙;右边,“红叶谷”风景区尽收眼底,斑斓多姿的金秋已初露端倪,壁立千仞的峭壁上,石花灿烂,黄叶飞舞,一场金秋的盛宴即将来临。驴友“大长腿”笑着说到:现在可以看五毛钱的红叶了,逗的大家笑声一片。
欣赏完此地独特的风光,众驴在队长的带领下,继续向山顶进发。临近山顶时,终遇到了队长所讲的险峻之处。这是一块巨大的拦路石,要登顶就必须攀上这块石头。这块石头对于一般的登山者来讲,要徒手攀上,还真不容易,但对群里这些老驴来讲,不是难事。只见“老赵”、“老吴”、“花婆婆”等人,像杂耍一般,三下五除二就轻松攀了上去,然后在上面不停地提示、指点着后面攀爬的驴友。我与“立奕”是群里少有的两个胖子,有人在后面拿着手机录像,准备看我俩的笑话,但在“花婆婆”等人的指导下,我俩按要令“起、踏、抓、握”,也异常潇洒敏捷地翻了上去,喜的队长笑眯眯地来了一句,“看来真是记错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此曼妙的风景,焉有不拍照留影之理。群里“大长腿”、“小燕”等等,纷纷立在悬崖之巅,摆起“凌空飞渡”、“金鸡独立”等各样英姿,拍照留念。过后翻看照片,那“小燕”竟真像燕子一样,在悬崖上空展翅飞翔。

八点五十八分,众驴用时不到两个半小时,提升405米,全部顺利到达海拔621米的马头山山顶。伫立山顶,游目骋怀,俯视群山,赏斑斓秋色,神舒气畅,每个人都陶醉在眼前美景中,不想下山了。

正当大家沉浸在美色中欲罢不能的时候,忽然头顶上传来了嗡嗡的鸣叫声,大铁架子上的防火报警器响了。这是那根筋不对触发了报警,这还了得,赶紧扯呼!众驴在队长的带领下,一通的连滚带爬、出出溜溜,不到二十分钟,就沿山脊下到了马头山东麓。
秋意漫卷旷野,这马头山东麓就像一副多彩的画卷,令人赏心悦目。鹅黄、明黄、淡黄相间的画布上,一排排列兵样碧绿的柏树,映衬着秋的多彩;中间一大片的芦花随风摇曳,恣意张扬;一棵挂满红灯笼样的柿子树,静静占居了画布的一角。突然,一群鸟雀飞进了画中,这画就这样一下活了起来。靠在岩壁,在深秋的阳光下,静静凝视着这美丽的画卷,心真的醉了。
“快看、快看,喜鹊在和老鹰打架”,“大长腿”一边用手指着天空,一边大声喊叫着。喜鹊怎会与老鹰打架,这怎么可能?但抬头用相机拉进细观,真的是老鹰与喜鹊打架哎!只见十几只喜鹊,在柏树林上空,正追着一只老鹰上下翻飞,不停攻击。几分钟后,老鹰大概感觉寡不敌众,便一下向马头山山顶飞去,但却仍有两只喜鹊一前一后紧追不舍,死死缠着老鹰,并不时偷袭。这情景实在让人不可思议,这世界怎么了?这喜鹊何时变成了“三英战吕布”中的猛张飞。
在感慨中继续前行,随着步伐的延伸,眼前景色突然与刚才大相迥异。先是脚下的驴道,渐渐变成了红红的砂石,“大长腿”笑着说,“队长,你这那是带我们赏菊,分明是带我们来采木鱼石啊?”队长则不紧不慢笑眯眯地说:如果赏菊还能采到木鱼石,岂不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走过一段草木稀疏的红岩沙石路,抬眼观望,前方一棵棵黄栌,斑斓多姿,有的已是满身红袍,令人惊喜。此时,急切的“老吴”不知是“采石”还是“赏花”心切,大步流星走在了前面,但走着走着,就在一块空旷的沙地上坐了下来。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不是休息的地方啊?我禁不住问“老吴”,怎么在这休息?老吴说:看见这地上的“八卦图”吗?不在这休息还在哪?顺着“老吴”手指的方向,只见在红红的沙石地面上,不知何方高人,竟用不规则的石块摆出了一个不小的“八卦图”。此时,队长赶了上来,看“老吴”痴迷的样子,笑着对“老吴”说:老吴,我们是来品菊赏秋的,不是来研究“周易”的,我看还是到前方树下休息吧,否则怕晒的美女们都会拿你试问。

此时,众驴友大多赶了上来,纷纷跟着队长向前方红叶林奔去,不情愿的“老吴”也只好起身跟随。
临近红叶林的时候,众驴友深深被此处的景色迷醉了。从这里回望走过的线路,马山岩岩,松柏青青,星星点点的红叶点缀其间,在褐红色沙地的映衬下,婀娜多姿;右观“红叶谷”景区一览无余,斑斓秋色,赏心悦目;左视远方,山峦起伏,薄雾轻纱,画眉低唱,田园村舍梦幻迷离;前方黄栌,叶片或绿、或黄、或红、或紫,缤纷烂漫,动人心魄。


到树下歇息会再走。在队长的喊声中,众驴方从惊艳中回过神来,依依不舍地迈开脚步,向红叶林深处走去。
群里众驴无论男女,个个皆是好色之徒,这赏菊又遇红叶,谁肯休息,匆匆喝口水,纷纷拿着相机,寻找最佳角度拍照留念。即使那坐在地下休息的驴友,也没闲着,好几人正在做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游戏,静静偷拍着驴友的好色之态。
逆光中赏一片红叶,阅尽人间沧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世界万物,繁华落尽终归寂寥,这世界又放过何人何物。

继续前行,红叶美景渐入佳境,将秋的色彩绚烂到了极致。爬上一处山坡,穿过一条迷人的红色土沟,眼前的土地是红的,树上的叶片是红的,有的那树,一树的叶子都红的发紫了。有一刻,心神都有些恍惚了,真怀疑这还是济南的山,济南的秋吗?!众驴穿行在红叶树下,在阳光、红叶的映照下,个个满面红光,心花怒放。

美景总让爱美之人流连忘返。大部队渐行渐远,已悠悠隐入一片红绿相间的密林之中,我与“大长腿”、“小燕”却仍在这片美景中盘桓,从这棵树到那棵树,从这片叶到那片叶,观赏着、品味着,恨不得把这片秋都存进脑海,记在心间。

“这里的景多美,走那么快干啥?”急的我对着走远的队伍高声大喊,但根本没用,无奈,只好招呼“大长腿”、“小燕”,“快走,前面的景色更美”。
快步爬上一处野草枯黄、五彩斑斓的山坡,远远望去,一棵叶片稀疏的红叶树下,队长正坐在一块岩石上,悠闲地摆弄一面红色的旗子。看到队长开心地样子,“大长腿”忍不住问“队长,捡到宝了?”队长边笑边展开旗子,笑着说:我们有队旗了。什么队旗?只见红红的旗子上,竟印有“红叶谷·红叶节”的字样,这也能当队旗,只把我等几个笑的前仰后合。

“红叶谷”里面有一处称作“国学堂”的建筑,即使去过“红叶谷”的人,也很少能欣赏到其别样的景致。不得不说,站在此处,恰是观赏此景的绝佳之地。只见斑斓秋色中,一座徽派风格的建筑悄然飘落在一处山谷半腰,与周遭烂漫山色浑然天成,真一处修心养性,潜研国学的好去处。

沿景区悬崖边护网,穿过一片茂密的连翘林,十一点左右,众驴一行来到了“红叶谷”景区南面的山脊之上。驻足眺望周边山林秋色,轻嗅路边野菊馨香,队长指着前方一座不高的山头说:今日赏秋之旅即将进入尾声,前面就是“山门轿子”了,该下山啦。
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沿山野小路,采菊花,钻密林,斩荆棘,一路下行,众驴终在十二点前,下到了沟底“白菜滩”村。三位女驴友怀抱芬芳四溢的野菊,穿村而过,引来路人无数羡慕的目光。

荒野寂寂少人往,山间黄花分外香。世间浮名何足道,只想山中看花忙。
朋友,有空,让我们一起走近自然,钻山、看花、听风、沐雨吧!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