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给李武斌老师,拍了一组照片,老师的一首抒情诗,应运而生。老师身残志坚,生活在诗歌的海洋中。他积极向上,豁达洒脱。这句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表达了李老师淡泊随意的生活态度。
——刘玲
这组照片拍的好!通过老师的主观看鹰自由的飞翔,一种莫名的感动,保尔柯察金和老师的形象叠加放大,竟让我老泪横流……
——王莺

诗之魂,高天飞翔的鹰
李武斌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
疾病折磨我的身体已近半个世纪
有腿却无法自由地行走
这么多年,是诗鼓动我在心空驰骋
给我在纸页上爬格子的畅快
那些无处诉说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一字字滴在诗行里安抚灵魂
是的。诗为我喊魂,让我没有死去
我在诗里活着,站着
与亲人说话,与外界说话
与故乡说话,与荷花说话
与大海说话,与泥土说话
甚至与铁路说话
与青藏高原说话
还与战火中的血性说话……
在诗的亲爱里
我的确没有死去
在诗的美学中
我捡拾精神的富有和愉悦
肉质的腿无法限制灵魂的自由
我一直在庆幸自己与诗结缘
有时,不能不面对诗歌泪流满面……
但我终是相信
诗之魂,高天飞翔的鹰
心里,眼里
永远是诗的向往

当放下搁置在生命里的一切挂碍
我更想说这样一句话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总爱触兴致情
喜欢独出机杼
将物象邀请到灵魂里居住
与我的心志情感
交融成诗

一首诗站着不倒
一定是她的灵魂
站在我的心上不倒
——站岀灵性来
——站出意境美
她在实与虚的无界的地方生长
似乎有形象在生动地行走
似乎又像影子留下幻想的空间
能感觉到她的踪迹留在字里行间的寓意
以及那些词语表达的风韵
眼神却藏得很深很深
蓄满那么多耐人寻味的真情与哲理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愤怒的时候有火焰
甚至像火山那样爆发
语言的岩浆呼啸奔腾
气韵势如破竹
而宁静的时候有曲径通幽的禅趣
宛若诵经的声音悠然飘过
细数那串佛珠
无痕更有佛性的力量
小桥流水漫不经意间
犹如月下轻轻拂动的柳丝
想滴下自己的绿,流露一种羞涩
变幻莫测的创意,在静中出新
总是锲而不舍,拒绝复制的模具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大悲无泪
大喜无声
大智无痕
大悟无言
诗可以深入佛学里寻找真谛
那些可意会而难言传的机巧
看似不入凡俗
看似可有可无
其实,即使是佛眼里的风花雪月
已不是低吟浅唱
点醒学佛的人
欣然流淌着自性的光芒
一朵花是一个世界
一片叶子也有生命的呼吸
万物融入一心
没有内外彼此
不能得意忘形或神游天外
不能灵魂出窍或魂不附体
让灵魂收割自己与人间的光芒
借外景移植成内景的艺术
寻求神形兼备的美丽
顶礼膜拜,崇尚富有雅趣的文字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刻意的造作会弄伤她的韵味
弄伤她原始的性格
弄伤她圣洁的愿望
她只喜欢远天的云彩
喜欢江河源头的活水
喜欢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喜欢从心泉里出浴的音乐
让杂芜的腐草走远点
让一览无余的布景走远点
让味同嚼蜡的始作俑者走远点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这些脉动和呼吸是发自内心的音乐
是灵魂在眼中美到极致的舞蹈
是语言结构多姿多彩的动感
是发现美的一种欣慰的顿悟
是形象冲击视觉呼唤美神的灵感
是游动在哲理情思中最美的韵律
她沉浸在美的海洋里长大成诗
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
每个节奏每一种意蕴
都充盈着美的缘由
喃喃细语如花开的声音
让梦幻轻盈的美感触动心弦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一生都尊敬诗
她在我心中闪耀着神谕的光芒
她是语言世界最得宠的骄子
她是艺术之花里最瑰丽的生命
于是,我总想记住这句话
诗是灵魂醒着的那种脉动和呼吸
是的。诗为我喊魂
我在诗里活着

遥望远方▲向阳养心▲
遇事不惊▲
成诗于心▲
笑看未来▲
恰如其分▲
凝神观物▲
笑看潮起▲
即席朗诵自己的诗▲

作者李武斌▲
诵读王莺▲
摄影刘玲▲
制作杨建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