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路》
——贾天成经商往事(二)
作者:惠建武
小店生意蒸蒸日上 天成喜得美满婚姻
“燃气灶具经销店”开张了,是渭滨街道头一家,在当地也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小店每日人来人往的,特别是中午下午接娃放学这个档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这摸摸,那看看,问这问那,小店倒显得格外热闹。天成抓住时机,介绍燃气灶具的方便之处,介绍灶具的实际费用,保证灶具价格合理、售后无忧,只是往来人操心的事情上说。小店开门前,天成已经在亲朋间预定出十来套灶具,每天送货上门一套两套的,整日忙忙碌碌,日子也算小充实。人来人往观望的日子没多久,就有人出手了。特别是禹河边几个以蔬菜种植为主的村子,今日你要一套,明日左邻人又来了,后天右舍也买一套,农村人过日子就是这样,互相攀比,担怕自己比两邻少了什么。刚刚开门几个月,生意也算蒸蒸日上。
街道其他的门店主闲暇时,也有来天成小店转悠的,也有三三两两议论着,扭头向小店张望,同时还伴着抬臂伸手指的动作,虽听不到说什么,猜他们都是羡慕赞美的语言。小小一条灞渭街,小小一间门面房,竟有如此的人流量,刚开门还天天有生意做,小伙儿真有眼光!天成闲下来时,点支烟,蹲在门前的台阶上,望着路上的行人,心里常常想,自己以前当小工、过石头、上人市……像个无头苍蝇一般。这回可好了,有了一个稳定的事情干。“家有万贯,不如有个烂店”,他不由得心里美滋滋的。
忽一日,天成正在为一位顾客介绍灶具,店里走进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搽脂抹粉的,耳朵下还坠着小花。天成不认识来人,只是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来了!”这妇人只是一言不发,眼睛却时不时打量着天成。
等天成忙毕,打发走了客户,以为她都走了,谁知道她却一直在门外。“认得我不?”还要求给她端一把椅子坐在了门前。天成觉得奇怪,不认识这妇人,她倒气长得不行。正在犹豫间,那妇人又说话了:“我是小刚他妈,你上学时还去过我家,吃过姨打的玉米面搅团呢。仔娃子开了门市就不认得姨了!”妇人一边自我介绍一边玩笑道。听了这话天成仔细一看,虽说七八年过去了,还是有些记忆,随即语言也就亲切了,态度更加热情了,还给她倒了杯水。看样子她不是奔着灶具来的,倒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听小刚说你还没结婚,姨今天来给你说个媒,这女子漂亮的很,近乎一米七的个头,身材苗条,还会开车呢”,她说道。“行呀,那先谢谢我姨了”,天成满不在乎地答道。天成现在就没有谈论婚事的念头。
天成婚姻破裂后没几个月,母亲就心急如焚,托嘱各路亲朋为天成说对象。说媒离不了亲眷,相隔几百里外的妗子就给天成介绍了一个小天成两岁的女孩子,高中毕业,在西京打工。二人也算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多次相约后,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天成便带女娃回自己家了一次。随后女娃的父亲也从几百里外以找女儿为由来天成家看了一下。没几天,女孩儿就流着泪对天成说道:“实在对不起,你人很好,可我穷怕了”。简单地一句话结束了两人几个月的深情往来。听了此话,天成只是沉默,可内心深处像火山爆发,翻滚奔腾,暗下决心:一定要先设法挣钱,暂不谈婚事。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还是关于媒事的,让天成亲身经历了“人穷了,就连自己人也看不起”的事件。这件事后,更进一步加重了天成“先挣钱”的决心。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一应付,却成就了天成幸福美满的婚姻。
不几日的一个早上,天成正在清扫门外的地面,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在门口的法桐树上喳喳喳地叫个不停,且轻快地跳跃着。天成抬头望了望,心想到,今天肯定能卖出灶具,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天成,仔娃子还勤快得不行”,同学母亲老远就喊道。“姨这么早是搭车进城?”天成一边收拾着一边应声道。“你这仔娃子,进什么城?姨专门为你的事来的”。原来是上次给天成提到的那个女子今天休假,说好了在流水村她一个堂姐家“见面”。女子叫莉,在纺纱厂上班,一周休息一天。听到这话,天成很是无奈,事已如此,只能前去,可心里还是没当回事,只当应付差事。穿着“人字拖”,衣服也没换,就去相亲了。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就这第一眼就令天成为今天的装扮后悔莫及。对方长发飘飘,小圆脸,眼、鼻、口都和脸配合得是那么“默契”,咋看咋精致,咋瞧咋顺眼。这只是一方面,最迷人的还是身段,高跟皮鞋长丝袜,夸张的黑条纹薄款西装,使配套的同色裙子只露出十几公分一边缘,整体形象潇洒飘逸,美若天仙,让天成彻底为之倾倒。
天成相亲也有一番他自己的理论,现在的年轻人都会“乔装打扮”,内在无论是个什么样,一身时兴的服饰,一套时尚的妆容,你能看出什么,短时间相处都是以好的一面示人,说得严重点,“白骨精”“蜘蛛精”,除非有孙大圣的本领,不然的话可要慎重了。同学、工友长期在一起,没有防备之心,没有伪装之举,处对象才放心。特别是南国之行后,加上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对这点天成更加肯定。所以也就转念一想,外表美是一方面,性格还不知如何?加上天成骨子里一直有傲骄之气,从没看轻过自己。也就自然走进屋里,和美女搭话。碰到美女,天成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说话内容就不像是在相亲,而像是在和一位相识很久的朋友闲谝,气氛相当融洽。对方也被天成的自然随和而感染,丝毫没有初次见面不好意思的感觉,也是语出不断。不觉得就闲聊了很长时间。
“去我小店聊吧!”天成对莉说道,“你走时坐车也方便,门口就是车站”。二人就走出房间,媒人就是媒人,顺口道:“让莉送天成一下,顺便认个门”。这一送就送到了燃气灶具门店,又是一阵小侃,临走时可也没忘记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
天成和莉每周见面一次,慢慢熟悉了,就对利道出了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利听后表现很是平静,没有任何惊讶或者不满情绪,该咋聊还咋聊。小店生意也是不错,拉平每天都有灶卖。天成甚是欢喜,常常晚上关了门,跑回家里与父母亲分享自己的快乐。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天成常思量和莉的事,千万不可心急,慢慢再了解一段时间,前车之路一定要借鉴。可两个人的事不是你天成一个人说了算。莉和天成上周没见面,天成想着她可能有其他事或者是厂里加班。可今天又是莉的休息日,放以前早都来了,现在都中午12点多了,还不见她人。店里有人来时,天成心思也就被岔过;可没人的时候越想越感觉情况不对劲儿。天成便关了门骑车去莉家,没想到却吃了莉母亲的“闭门羹”。天成怎能死心,无论发生什么事必须见到莉。于是找莉同村的同学帮忙,叫莉出来。初冬的村外,一片荒凉,风吹着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声音,麦田里一片干玉米叶随风贴地快速移动,猛然被一个大点的水道梁挡住,停在了那儿。莉只是沉默,天成却追问个不停。“母亲不愿意”,莉低声道。两个年轻人走在了一起,大人肯定操心,父母“打听”对方情况理所当然。天成家庭情况经不起打听,100人了解100人不满意,谁愿把他娃往贫坑里推,天成明白这道理。“给我点时间”,天成相信自己一两年内肯定会翻身,盯着莉的眼睛坚毅地说道。“嗯,放心”,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莉对天成有所了解,也直视天成的双眼回答道。
莉的母亲还是坚持不同意,莉也不和母亲去吵,只是吃了石头铁了心,一声不吭,不管你母亲说什么。她明白母亲和村里大多数母亲一样,传统观念强,但也不失慈善之心,都是为自己的女儿着想,自己又怎能去和母亲争个对错,那样倒会伤了母亲的心。莉还是上班,休息日回家帮母亲做饭洗衣,和母亲说东道西,只是不提婚事,不去天成那儿,怕惹母亲生气。知女莫如母,母亲知道女儿的心思,也不愿意让懂事的女儿受委屈,两个休息日下来,无奈地说道:“你想咋样就咋样,以后受苦受累别怨我就行”。这时莉只是紧紧地抱着母亲,趴在母亲肩头,为母亲的让步而流泪。
莉休息日来到了小店,且是步行从家里来的,鞋上、裤脚全是尘土。天成看到这情景感动不已。
当然了,亲朋好友闺蜜也有劝说莉的,天成兄弟三人同居一个院落,父亲还瘫痪在床好多年,第一任媳妇就是嫌他家穷才走的。莉倒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只要人行,钱是人挣的。人不行,就是家里有金山银山也会败空。
天成对莉无论是初次见面的印象,多次闲聊的了解,还有莉对待母亲反对婚事的态度,视朋友劝告天成家贫穷于不顾……都令天成刮目相看。人美心慧,今生唯“莉”莫属。当年春节前二人就步入了幸福的婚姻的殿堂。
2023.10.20 ——10.25
作者简介:惠建武,70后,西安市港务区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喜欢运动旅行,闲暇时也爱好读书写点随笔。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