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紫阳,我的微信昵称叫做紫阳,
因为爱紫阳,我选择了一位叫做高峰的茶娘。
因为爱紫阳,我把儿子的乳名叫做巴山,
因为爱紫阳,我把女儿的乳名叫做汉江。
我能背下关于紫阳的所有百度词条,
从紫阳真人张平叔到文化旗帜张宣强。
我关注了所有关于紫阳的公众号,
从政府官网到非遗传承美食观光。
我还记得紫阳的沟名,松树沟荷叶沟,
我还记得紫阳的地名,米溪梁金扇梁。
我还记得紫阳的河流,洞河汝河任河,
我还记得紫阳的古镇,瓦庙焕古汉王。
漆树林让我记住了一个医学名词,生漆过敏,
油桐籽让我饱尝了什么叫做吃一颗拉一裆。
拐枣树让我认知了造物主的脑洞有多大,
蝎子草让我领略了植物界里小草也疯狂。
自古陕南春来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多么新奇,
一船桔子下安康两船粮食回紫阳,多么豪放。
无忧何须煮杜康围着火塘抽旱烟,多么悠然,
自古商贾多湖广秦韵川腔皆文章,多么张扬。
苞谷浆粑当酒喝,喝出小汉口和五省会馆,
石头当瓦盖,盖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勾子一撅背起二百斤,背来物华天宝,
悬崖峭壁任我行,走出了大道康庄。
蒸盆子蒸香了家家户户的大年三十,
油糍粑炸香了村村寨寨的大街小巷。
渣辣子炒香了襄渝铁路的每条钢轨,
酥炕炕烤香了包茂高速的每根路桩。
微信群里结识了紫阳歌手符晓荣,
陶醉于她小米溪一样灵动的歌唱。
QQ空间搜索到紫阳歌王王安银,
叹服于他擂鼓台一样雄浑的高腔。
喜爱文坛老骥田先进的仙境诗草清纯自然,
紫阳民歌大家唱唱出了茶山春早朝花余香。
喜爱文坛新秀李春平的一路飚升落红无数,
把人做成一朵花,把花开成蓝印幽梦巴山骟匠。
喜爱书法巨匠贾学国的翰墨清华,
七分傲骨三分血肉,横平竖直大写紫阳。
喜爱国画大师崔振宽的紫阳系列作品,
山水清音气象苍莽,好一派巴山胜景汉江画廊。
敬仰明星校长徐新人之厚德载物,
辛勤耕耘五十载,桃李三千压海棠。
敬仰高桥三杰石英之契而不舍,
入主陕西社科院,著书立说铸辉煌。
点赞铁兵诗人李武兵的大路诗歌,
勾起了我对紫阳茶兮饭兮的念想。
点赞三线学兵张有安的方言朗诵,
把我带回到如火如荼的筑路战场。
我不止一次规划重返紫阳的路线图,
东线假道六里坪,西线宝鸡略阳到安康。
我不止一次梦里回到三台山,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再写新篇章。
我把青春和理想献给了紫阳,
我把热血和军魂留在了紫阳。
我是紫阳悟真至纯的赤诚之子,
李汪源,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词作者。中共党员。山西省万荣县人。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应征入伍,原铁道兵二师六团政治处创作员。现主持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自由诗创作部工作。有作品在兵报、志在四方、市报、省报、诗刊等书刊排成铅字,并在新媒体平台多次获奖。近年来作品多在网络平台上展示,有数十首诗作在新华网刊出,浏览量均突破百万,得到铁道兵战友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