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里的重阳节是从忆山东兄弟开始的,九月九是从一杯酒里唱出来的。
这一天,人到中年的我是从回忆开始的,坐在暖暖的太阳下,我想念那个远在老家的二伯,那个在七十年代把一张握的发油的五元小钞塞到我二弟手里的老人。
那个让二弟一提起来就痛彻心扉、泪水涟涟、终身难忘的二伯,那个年代最大的面额才是十元的面值。那是一张他攒了多长时间才积攒的所有家当呀!
我和二伯的见面始于我和女儿回老家,父亲让我陪他一起回去看看,火车抵达许昌时,还是凌晨4点多的光景。
我不知道父亲是给姑姑家的孩子打了电话还是给我三哥家的孩子打的电话,我记不清谁开的车来接的我们,迷迷糊糊到家又迷迷糊糊的睡去。
一直到听到有个声音说:“喊凤琴起来吃饭吧!”一揉眼睛才知道天都大亮了,二伯一大早骑着自行车外出给我买了胡辣汤,还有油条。那一年二伯86岁,眼睛又明又亮,兜里常揣着旱烟长长的杆子,吃完一锅,习惯的在鞋帮底敲一敲。
时隔十年之后,我又一次回去,适逢二伯过寿。家里面非常热闹,我大江歌、二敬哥、三宝哥、四平弟,全都喜聚一堂。二伯的孙子、重孙都跪了一排又一排的齐刷刷的等着给他贺寿,待他们跪拜之后,二伯白白的胡子,身着红色的唐装,喜眉笑眼地一一送上大红包。那个喜庆场面,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这中间二伯和二母还来过一次铜川。是在大江哥的孩子陪同下来的,那一年的二母走路已经很不方便。二弟也刚调到新单位,他的同学刚好在临潼,提前安排了老爷子的行程,二弟同学开车,二弟带着二伯去了兵马俑,临潼华清池,二弟顺便还带着二伯去了大雁塔、钟楼等地、领略了陕西的各种风情,特意去回民小食城西大街专程去吃清真特色,一切都在喜气洋洋中进行。
就在我们都准备二伯的百岁寿辰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二伯意外走了,那一年二伯98岁。消息传来,二弟哭得最痛,伤心中哽咽。那一张发油的五元小钞,成了二弟和二伯之间最难忘的血缘情深,我晓得当年的厚重,也懂来这人间走这一趟的相遇。二伯虽已远行,但以后的每个重阳节,我都会想念他。
楚丰华
2023.10.23
重阳节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535321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