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漫谈》(五十一)
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野望秋晖寒露轻
阴阳构物自结精
恢恢万象时时变
风起月来弄晚晴

千百年来人类的傲慢与偏见令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愈拉愈远,科学已经证明,宇宙是一个几乎由暗物质组成的世界,我们借助眼睛或其它射电精微工具能够观察到的发光或者反光的所谓“物质世界”竟不及宇宙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五!我们仰望苍穹,宇宙间到底有多少秘密隐藏其中,对于宇宙文明而言人类文明犹如井底之蛙,我们对于这个由日月地三球构筑的三维时空以外的时空认识知之甚少!几千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试图从各境角度去揭示宇宙奥妙,但若没有超三维科学进行验证,一切宗教观与哲学观只会被人类文明愚昧化,并蜕化成愚弄“信众及臣民”的文化工具!当代科学正在验证古老宗教的超三维理论与依据,随着人类量子力学的飞速发展,古老的宗教圣言与超三维科学互相印证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将颠覆几百年来正在流行的现代哲学与科学理论,人类以三维时空为基础而构筑的科学与哲学大厦也许顷刻间化为飞石瓦砾,人类哲学从此将由三维哲学成为超三维哲学。未来二三十年,将是人类文明质变性飞跃时代,以超三维时空思想为基础的文化价值观将在高瞻远瞩中一统世界各民族文明,人类社会正期待一个没有文明冲突的崭新世界阔步走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根据中国古典哲学与医学观点,大千世界其实是一团无边无际的混沌之气(量子力学称之微粒子即光子),在茫茫宇宙之中,日月星辰犹如漂泊在“能量海洋”中的微尘细埃,这些宇宙能量由不可再行分割的最微小“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根据一定规则不断地排列组合生化出大千万象。宇宙微粒子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中国《易经》之道就是对宇宙万象运行规律用两个阴阳符号排列组合的变化规则予以重拟复现本貌的程序。中国文化讲究个“道”,并以其为核心!天道,地道,人道,王道,商道,兵道,家道,自然之道,人伦之道,皆能从易道中体现出来。道是什么?中国古典哲学所言之“道”在佛教中称之谓“性”或“心”。“道”不远人,《中庸》曰:可离非道也。“性”亦不远人,佛教曰:人人皆有佛性。“道”与“性”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与表达。
如果将世界一切文化根据思想深度分出高低,我认为超三维时空思想的佛教文化应居高位,它不仅阐释宇宙的本质,而且还对宇宙时空作出分类。另外超三维时空思想的易经文化也应居于高位,它不仅解读着宇宙万象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将大千世界的排列组合概纳为六十类。佛教文化与易经太极文化皆属一览众山之小,宇宙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构筑了宇宙科学的最本原内容。所以佛教文化与太极文化的结合将构筑起人类未来超三维哲学的思想基础,这就是以东方文化为骨干构筑的未来大同文化思想的雏形与基础。 
宇宙从哪里来?宇宙向哪里去?人类从哪里来?人又往哪里去?若从当代“科学角度”思考至今仍是世界之谜。虽然不同的宗教学说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文化思想有不同的构造源渊,但宗教之说基本大同小异,只是民族语言在解读上出现差异。但我们不妨从中国易经中寻觅古人给出的答案。《周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来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是先天八卦的方位依据,也演示着八经卦的创作原理。无极生太极,太极开天辟地,天地分阴阳。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由此观之,阴阳、柔刚、仁义是宇宙大千世界之中天道、地道、人道之自然显现,道法自然乃人类长生久世之必须之途!法尔如是,道本自有,而非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之发明与创造。

我们大观太极之化,太极阴阳的无限分变,其实犹如两镜对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十六变三十二,三十二变六十四,六十四个卦象是宇宙万象运动变化的最基本形态,沿此规律无限变化下去,就是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八卦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的数字顺序为: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先天八卦代表太极阴阳未分之前的宇宙混沌状态,后天八卦代表阴阳冲和的万物兴衰枯荣状态。所以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预测方向有所不同。易经中上经三十卦突出了天地日月的“屯蒙”化生过程,而易经下经三十四卦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损益兴消亡衰历程。而易之《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人与万物皆阴阳相感而化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无心之感谓之咸。人类文明思男女相感方有人类延续,故而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此乃告诫后人离婚是违背天地之道的,男女一旦相感成婚,就以恒久相守为目标,即使阴阳互撞激烈也要在动态中寻求平衡与和谐,而不是放弃对方重新回返“咸”卦之前的状态。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夫妇相处知进知退乃是智慧,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大壮,阴阳互推而成大壮,一方隐退那么另一方一定大壮,大壮之时君子当非礼勿履。物不可以终壮,大壮则止,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君子以自昭明德。进必有所伤,故受之明夷,夷者伤也,此时君子用晦而明。伤于外者必返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人者,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睽之时,君子以异而同。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君子当反身修德。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解者往来皆吉。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杂卦》曰:损益,兴衰之始也。这就是事物本具的辨证法。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损上益下,自上之下,其道大光。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刚决柔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观其所聚,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之时,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生命如曲折之水,皆有困顿阻碍之时,君子入困而不失其所,小人困则穷斯滥矣。困乎上者必返下,故受之以井,井养不穷,君子以莹民劝相。井道不可不割,故受之以革,革之时义,顺乎天而应乎民。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鼎者养天下也,君子以正位凝命。

《杂卦》曰:震起也,艮止也。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震惊之时,君子以恐惧修省。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君子居贤德善俗,进可正邦。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天地不交,悦动归妹,君子以永终知弊。得其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但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贞吉也。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君子以申命行事。入而后悦之,故受之以兑,兑者悦也,丽泽之地,君子以朋友讲习。悦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人,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孚乃化邦也。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上逆下顺,下则吉矣。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事成则迁,事穷则变,初吉终乱,安不忘危。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万物周而复始,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