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橘园去登高
文/老悟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又一个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与来自省散文学会的文友,一起去城固橘园登高,赏美景,品橘香,不亦乐乎。
省城文友相约到橘园赏橘,我作为汉中人,理所当然做起了向导。今天要领他们去登高,爬上青龙寺苗家山去逛橘园。青龙寺村背靠秦岭,南瞰汉水,是城固县原公镇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小村背后山峦叠嶂,村子前面闪开宽阔坡地,呈连绵之势,村子里的农舍皆为二层小楼,白墙红瓦,簇拥一起,整个村子像一条大船,静泊于半山坡之上,山风拂过,好似在波光中轻轻摇荡。
山坡下的青龙寺水库,已放干了库水,露出了干涸的库底泥巴。雯问:“这水库咋没有水啊?”是的,水库本应是装满水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这浩大的水库怎么成一座干塘呢?!我指给她说:你看这坡坡梁梁上都是橘子树,这个时节硕果累累,正是橘子采收期,橘园里就不需要灌水了。放干水是要对库底进行清淤和消毒,待开春后再蓄上水,干旱时间就会排上用场的。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滴水,都应该用在关键处,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有一库之水,关键时候要救活多少棵橘子树啊!
说话间,我们已到达观光长廊。大家下得车来,还未及扭动身体,便被眼前“火红”的橘园景象吸引了去。近前,橘果盈枝,压弯枝头,有的小如乒乓球,有的大似婴孩拳头,橙黄鲜亮,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妈妈,这么多黄花花……”朵朵伸出小手,指向前面的山坡。“到底是果果还是花花呀”,妈妈兴奋着与小姑娘打趣。远远望去,这一大片橘果,恰似开满山坡的黄色花朵,金灿灿,亮闪闪,在小朋友的眼里,它就是一大片可爱的黄花花。小姑娘有六七岁,白白的皮肤,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前,身轻如燕地在大人间穿梭。她生长在大长安,哪里见过如何广大的橘园,更没见过这么多的橘果果呀。我相信,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所有的颜色,都会开成花朵的样子,何况眼前的沟沟壑壑里,满是黄灿灿的橘果。其实,西安来的文友洁、玲、群、箖、珊、鹏、峰们,也都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初见如此壮观的橘乡风光。就连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的陈会长也是首次领略这浩瀚之柑橘美景。

“这么大的橘园呀,我原以为不过几十百十亩地而已。”对城固橘子情有独钟的峰,也被眼前的橘海阵势惊艳到了。“柑橘是城固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全县现有橘园二十三万亩,年产量三十多万吨,惠及十万百姓哩。”我说,“咱们眼前这望不到边的橘园,也有五六万亩之多啦!”。“天啦,真厉害!”文友们异口同声,无不惊叹。
钻进橘树林中,每一棵橘树都成了打卡的对象,一时间苗家山的橘园便被推上了热搜,成了名符其实的“网红”。箖不停的说,你们可以请网红来果园里做直播嘛,那效应肯定不错。“你们来,不就是直播嘛,是实实在在的直播带货啊!”说话间,又一波朋友圈点发了出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一起登高,来到青龙寺村这个高处,观橘园美景,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品柑橘美味,真是甜到了心里头。而明天就是重阳节,在这又一个重阳来临之际,我们相约登高,既是应了重阳亦是登高节,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心中不忘家中父老,尊重天下所有的老人,多给予他们关心与陪伴,让他们晚年幸福安康,过好每一天。是的,每一个人,都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让他们少寂寞,不孤单,开开心心,享受阳光,享受生活。我愿今天所采摘的橘子,也能带给家里的老人,把登高的收获讲给父母听,与他们一起分享城固橘子的甜蜜和快乐。 
【作者简介】老悟,真名伍宏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汉中市汉台区作协、汉中赤土岭文协副主席。长诗《从长安到敦煌》入选香港《中学生选读篇章》课本。有诗文发表、入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