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秋天的故事
文/王有辉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农业丰收的大好季节。此时的华夏大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文人墨客赋诗作画,讴歌金色的世界……
我不是什么舞文弄墨的文人,也写不出华章去点赞秋天艳丽的景色。但是却有一段发生在金色晚秋的科考故事,让我从此走向了十几年的研究鹤类道路……
为查清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生存状况。1982年重阳节之后的晚秋,在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撑下,我只身来到我单位设置在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的草海生态观查站,借了站长李若贤家二口锅,一口用了烧饭,一口用来做些简单炖菜,在自由市场采购些食品;做一次伙食吃三天,上顿洋芋米饭,下顿米饭萝卜;没有菜板就用木椅子当,没有菜刀就用解剖动物的手术刀或剪刀,自己开伙食解决生活问题,呆了三个多月;独自一人艰难的走遍了草海每个旮旯角角开始我的科考征程,获得了惊人的成果。
记得在当时的国内外鸟学界,对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黑颈鹤物种知知甚少,存在着许多科学资料和研究领域的空白。仅知该物种是由沙俄探险家普尔杰瓦尔斯基,1876年在我国青海湖首次发现;及其1983年2月7日,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召开国际鹤类学术会议,公布的全世界黑颈鹤的种群数量仅有200只左右。该物种的地理分布,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规律等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有待于科学家去研究完善填补。
草海作为我国黑颈鹤的重要分布区域。在1982年秋天湖泊重新蓄水之后,查清黑颈鹤与其它鸟类的基本状况,有着重大的生物科学研究意义!对评价草海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作用!为此,我在草海开始了长时间的鸟类实地考察工作。取得了1982年秋草海恢复水面的第一个冬季,黑颈鹤种群数量分布为309只的惊人科学数据。
我获得的这个来是不易的黑颈鹤数量调查结果,对当时国内外鸟学界而言,是一则振奋人心巨大的突破性喜信!但在这个数据的后面,则蕴藏着我差点付出宝贵生命一段永不忘怀的险情与记忆。
记得在一次黄昏,我们一行三人结束了在草海白天的环湖鸟类资源调查,划着轻舟从羊关山中河水路向县城返回。途经江家湾沼泽,忽然听到了阵阵鹤鸣的狂欢叫声!如同《诗经.小雅.鹤鸣》中描述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高亢嘹亮的壮景。鹤的高吭叫声摧热兴奋了我的每一根血管神经。据我研究鹤的经验,初步判断该水域一定栖息着大量的黑颈鹤。于是我让随同的同志撑舟回去,下了船孤身踏着冰冷的湖水向鹤群走去。一边走一边用望眼镜计数。走着走着,天完全黑沉下来,寒风也开始凛冽的刮来,眼前坑坑洼洼的沼泽湿地变得什么也看不清,也找不着上湖岸的路径,半节身体浸泡在刺骨的水中,浑身发凉胆寒;既走不到岸上,又找不到返回中河水道的回归路,身体除头外全浸泡在泥炭坑水中,冻疆的身子开始麻木有点不听大脑的指挥!心灵的深处不时闪出了死忘的恐惧和颤抖,生命高度处于绝望之际。忽然,在冷叟叟的湖泊亱空的深处,顺风远远传了一阵嘶哑喊叫我的声音!我清楚的听到生态站同志李青喊王老师你在哪里的呼唤,顿时一股热流涌上全身。经过几番挣扎,我终于被亲爱的同志撑船回来,将我营救出困境脱离了黄泉,没有去阎王殿报到。
这次在草海江家湾用生命换来的黑颈鹤种群的数量是142只。仅一个种群的数量与当时年鸟学界流行的全世界黑颈鹤200只种群数量比较,竞高出了一半还多!
消息传到在省博物馆工作的贵州鸟类研究权威吴至康先生耳中,他深表怀疑。于是约上中国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的李德浩教授前来草海核实。事后在《生态学报》发表论文,认定1982年冬至1983年春在贵州威宁草草海分布越冬的黑颈鹤为305只。与我考察获得的309只种群数量仅差4只。
开春后,我把1982年冬我在草海的科学考察鸟类的结果,撰写成《鸟海行一一草海鸟类资源考察记事》一文,于1983年3月9日在贵州日报第三版发表。该文于1984年7月15日,又被中国青年报星期刋,以《我国第二大鸟海草海》为题摘编转发!同时于1982年的10月下旬,我又在贵州日报头版发表了《高原明珠重放光彩》的重要新闻,报告了草海重新蓄水恢复湖泊生机重大消息!
从此贵州草海,栖息着中国最大黑颈鹤越冬种群的讯息名声大噪传遍世界!我的1982年晚秋开始对黑颈鹤珍稀物种的科考经历,也成为我终身难忘的故事………

作者简介:
王有辉:男,汉族,出生1948年8月12日,贵阳市人;实力派画家、作家、鸟类学科学家;从小就喜欢绘画与写作。
据统计,先后有二百余幅绘画作品,被《人民美术》杂志共计六期发表;或被《世界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70年》、《新中国美术图鉴》、《中国美术名人榜》、《艺术大师三人行》、《文化月刋》、《文物鉴定与鉴赏》、《贵阳晚报》等书报收录刋登;百度、搜狐、凤凰等二十几家网站皆有报道介绍。
中国邮政2018年和2019年,征集了王先生创作的42幅绘画作品,制作成邮票、首日封,出版了《文化强民族强》、《红色7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珍藏邮册,及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明信片。2017年,有一幅绘画参加了河南苏富比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举办的“世界书画艺术大赛”,获中国赛区优秀奖。2018年秋,有二幅绘画入选中国邮政在北京王府井举办的邮品首发式书画展。
在香港、河南分别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王有辉绘画作品集》,《一带一路艺术名家王有辉作品集》两本个人画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王先生还分别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经济参考》、《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年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当代文学家》、《畿东文化与艺术》;《生态学报》、《动物学杂志》、《西北高原生物学集刋》、《野生动物》、《四川动物》、《贵州科学》、《国际鹤类保护与研究》;及其2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第四届国际鹤类学术讨论会等著名科学论坛;发表了学术著作、研究论文、新闻报道、诗歌、散文、考察记、回忆录数百万字……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化艺术中心
副会长:李剑昌
副理事长:伍蓬莱
顾 问:许湛荣
主 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梁少华
常务理事:
林敬照、伍国胜、梁少华、黎来荣、陈绮娜
理事:
梅如柏、陈冰玲、魏台平、周慧君、甄春花、陈泉声
秘书长:林敬照(兼)
副秘书长:黎来荣(兼)
财务:
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编委会:
主编:许湛荣
常务副主编:伍蓬莱
副主编:冯艺儒、梁少华
编 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甄春花
编 委:
许湛荣、伍蓬莱、林敬照、伍国胜、梁少华、冯艺儒、陈绮娜、甄春花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