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重阳感怀
作者|凤鸣之(长春)
又到重阳,秋风瑟瑟,遍地红黄。
菊酒盈杯,厅堂闲坐,共话沧桑。
经年似水流长,翁渐老,频添鬓霜。
情籍何方?不知能享,几度春光?
七律 异地过重阳(新韵)
作者|利剑(吉林)
庭院槐花几树黄,今年异地过重阳。
美味佳肴难吞咽,汾酒清纯自散香。
一片思肠皆故土,两行浊泪在他乡。
寻词觅句赋新韵,尽兴抒怀心亮堂。
重 阳
作者|瘦雁
踏破青山又一秋,苍松小径滿人流。
耳听风度几声雁,目悦窗含万幢楼。
吹尽林峦红一片,依迎月桂绿千稠。
思君吟啸共诗赋,万里佳时记我否。
柳梢青•重阳感慨
作者丨瘦雁
何拟杯觞,又逢重九,糕插旗双。
仰首看天,云舒云卷,默念鸿翔。
无端又叹遐方,眼底处,山苍水茫。
感慨频生,秋风阑影,今夜何乡。
汉俳三首
重 阳
作者|新华人/青岛
癸卯金秋祥
茱萸正红菊花黄
重九连霜降
满眼诗与章
师先划来重阳桨
文友舟荡漾
茱萸入佳酿
吾居琴岛邀诸君
九九沐艳阳
写于重阳节霜降前夕
作者|海纳百川
金秋九月重阳日,望远登高赏菊时。
岁月无情催亦老,光阴似水染银丝。
酸甜苦辣人生路,百态千姿五彩诗。
硕果丰盈多自勉,初心永伴再传奇。
鹊桥仙•重阳登高(词林正韵)
作者|钢枪玫瑰
埼兰贾雅,坡枫竞落,别是青黄相辅。
重阳就趣亦山行,喜丽日蓬亭轻布。
诚心觅雁雁无踪,叹胜日家书延误。
佳节异乡念母(新)
作者|钢枪玫瑰
最是逢节心念著,陈年往事就笺抒。
篱边四季锅身影,埂上朝夕印浅足。
灯照缝衣双茧手,烟熏染岁鬓斑颅。
每思儿女村头立,等瘦苍颜尤叹孤。
餐后纵笔(新)
作者|钢枪玫瑰
习借微醺登画楼,依栏遥看水云流。
迢迢故路何曾老,隐隐乡思终未收。
不忍时荷芳梦谢,怎堪明镜鬓丝修。
知情还拟重阳句,已料清风难浣愁。
重 阳
作者|野蔷薇
背风山顶好望秋,大渡河边竞激流。
寒冷奈何红叶色,暗光依旧唪经楼。
闲游故地忧思重,匆访黉堂岁月稠。
雨滴忽然腮上挂,重阳心境尔知否。
柳梢青·今又重阳
作者|野蔷薇
浅绿金黄,晚秋山色,胜似春光。
雨霁重阳,清新一片,孰寂谁忙?
月儿倒映池塘,人不见、来风甚凉。
杨柳依然,水流照旧,孤雁声长。
心灵深处的光明——重阳感怀
作者|一风
这是20年前的事了。那年重阳节之前,我所在的《军休天地》编辑部举办了“难忘穿上军装那一天”征文活动。在众多征文稿件中,《脱下花棉袄,穿上新军装》是篇很不错的文章。尤其是稿件用钢笔字书写,特别工整漂亮,一下子吸引住了我。作者叫端木文霞,苏州人,我原以为她是位热爱书法的作家。
除了稿件,她还写了封信,信中这样写道:“10年前,我的双眼就失去了最后一点光感。双目失明后,写稿件是在朋友为我特制的一块写字板上摸着写的,然后再请别人誊抄。几经删改,誊抄数次,我写一篇稿件要比常人多好几倍的精力。这次征文活动,让我想起自己参军的事,便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默读着这些文字,我不禁被她的不幸遭遇和坚强的意志深深地感染着。
端木老人还说,从她开始面对黑暗世界的那一刻起,失落、孤独和沮丧无情地向她袭来。死,她没想过。她读过淘金者与恶狼搏斗的故事,也听过《夺命》的作者与命运顽强抗争,终于战胜病魔,继续为社会作奉献的感人事例。然而,当光明真正远离她的时候,痛苦是难以想像的。更何况,她热爱旅游、痴迷集邮和文学创作。也就在那个时候,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向她投来。有她少年时代敬爱的老师和友情纯真的同学,有她难以忘怀的战友和昔日的同事,还有以往自己喜爱的学生……片言只语,犹如丝丝阳光温情地萦绕在她的心间。自那以后,她每天挽着老伴的手,走出了心中那间黑暗的房子,披着朝霞,在幽静的小区和公园里,寻觅着她内心的光明世界。当激情与意志相伴而行时,精神便支撑起灵魂的生命。多少年沉迷于写作的她,再也坐不住了。她试着在好友为她特制的写字板上摸索着练习写作。她怎么也没想到,失去视力后,写作是何等的艰难。每每烦燥,她就打开收音机,仿佛那里才能听到汩汩流淌的清泉,看到熠熠生辉的光芒。
那是一个雨后的黄昏,她抱着收音机,屏气凝神,静静聆听“夕阳红”的节目内容。当播音员播到她的名字及朗诵她的作品的时候,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瞬间化作幸福的泪花,缓缓地流淌在她的脸颊上。那一刻,她为自己庆幸,庆幸生活中重新找到了位置,印证了自己“心里有光明,就没有黑暗世界”的座右铭。
第二年重阳节前夕,《难忘穿上军装那一天》汇编成册,我给端木老人寄去几本样书。重阳节那天,她收到了书,即刻给我来电,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其实,我多想告诉她,她的那篇文章本是可以获奖的,只是这次征文当初评奖范围已确定,只限于上海军休干部。话到嘴边,我最终没有开口。
一位年逾古稀的人,在生活中失去光明的人,依然对世界充满了热情和关注。我想,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是否没有黑暗,而始终呈现一片光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