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稀之年吟重阳
文/李咸化(山东济南)
《易经》数字九为阳,
久久谐音寓意长。
吃糕登高插茱萸,
赏菊饮酒祭杜康。
″延寿客"和"避邪翁″ ,
九九敬老在重阳。
今思古今圣贤说,
豪言壮语震耳响。
万里悲秋杜登高,
无边落木望长江。
把酒言欢话桑麻,
孟野人恋故人庄。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异乡诗绝唱。
黄巢《不第后赋菊》,
满城尽带金甲黄。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重阳。
独崇主席采桑子,
战地黄花分外香。
注解:
一、《易经》中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为重阳。战国时古人就把重阳当作吉日了。
二、吃糕,北方习俗,流行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名花糕、菊糕、五色糕等。登高,重阳节也叫做″登高节″。每逢重阳节,民间都有相约登高的习俗。登高,无一定规则,高山,高塔,高台,高的土坡皆可。
三、插茱萸,即佩带茱萸。古人重阳插茱萸之风盛行。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性温热、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避风邪利五脏等功用。茱萸别称″避邪翁″。
四、饮菊花酒,重阳节时,菊花傲霜盛开,气味芳香,不仅能消灾避难,而且能延年益寿。菊花茶舒肝明目,降低血压,药用价值极高。花蕾茎叶加入黍米酿成菊花酒,重阳节开坛畅饮,惬意而美哉!缘于饮菊花酒,重阳又成了祭祀酒神的酒神节。菊花别称"延寿客"。
五、杜甫的《登高》诗中有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六、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的就是重阳节再来赏菊饮菊花酒。
七、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千古传诵并被经常引用的名句名言。
八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不第后赋菊》中的一句。为了押韵,故倒装为金甲黄。
九、古人写重阳节及咏菊的诗词不胜枚举,但都无法达到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中表现的意境与思想高度,这首词的核心句子便是那句战地黄花分外香,对革命战争的由衷赞美,荡气回肠,鼓舞人心!
癸卯年九月九重阳节于泉城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