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小小说)
文/李茉
傍晚时分,梅子下班了,拿出钥匙,打开家门,把自己像扔沙袋一样抛在沙发上,一天下来,浑身散了架一般,只想重新组装一下这206块骨头。
没心思做晚饭,先看看大军回来不回来吃饭。“你也别做饭了,一会儿出去吃吧。”电话里大军说。
“我才不去呢,累死人。”岁数越大,梅子越不喜欢和陌生人一起吃饭,太累。
“没别人,就是老吴两口子和老马两口子。”大军说。“一会儿我过去接你,等着啊。”
“哎。”一听这个,梅子瞬间来了精神,206块骨头也瞬间组合到最佳状态。
大军和老吴、老马是从雪地里尿出一条线的年代就一起玩的,三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日月。岁月像一只筛子,结识了N多朋友,又丢掉了N多朋友之后,筛子里还是剩下了他们三个。如今都已过知天命之年,社交圈越发缩小,只剩了最精华的部分,那就是大军、老吴和老马。
大军给老马打电话的时候,老马正跟媳妇英子说“周末的时候我得约上老吴和大军聊会儿。”
英子坚决支持,同时也提出条件,“把我们也带上。”
老马摸摸英子的头说“没问题。”
大军来接梅子的时候,顺便把老吴和他媳妇小茹也带来了。
六个中年人坐在小酒馆里,没有精致的餐具,也没有讲究的菜肴。普通的一次性餐具、普通的家常菜,普通的六个人,就像六滴水融进大海里一样,融入在众多食客里。
这里面除了梅子,其余五个人都是乡亲加同学。大军、老吴、小茹和老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进入初中后又加进了邻村的英子,只有梅子是和大军结婚后才加入的。也许是气味相投,她立马就喜欢上了这种氛围。
酒杯里照例斟满酒,即使不喝酒的梅子也不例外,她喜欢的是和他们一起端杯的这种感觉。
自从成年后,他们三个人各自从事不同的职业,其实交集并不算太多,甚至不如后来认识又丢掉的那些朋友相处的多,但是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他们却并没有丢掉彼此,甚至岁数越大,越是经常彼此想念。
“哎哎,还记得吗?那年下雪,咱们一起去邻村玩,三子的棉裤湿了半截腿,冻得直哭。”大军说,老吴接口道“三子他妈气的追了咱们半条街”。童年的糗事,当时不觉得怎么样,如今想来却着实有趣。
“还有还有,强子前面那个女同学的头发特别长,那时候强子就爱偷偷地揪她的头发,她一回头强子就装没事人。”老马说起同桌的捣蛋事,一脸坏笑。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老马和英子身上,大军说“那会儿还真没看出来,他们俩还装的那么好,一点破绽都没有。”
梅子知道大军指的是老马和英子娃娃亲的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华北平原的农村里,给孩子订个娃娃亲是很普遍的事。父母们甚至有点争先恐后,生怕晚了自己的孩子娶不上媳妇儿,或者嫁不出去。
老马和英子就是这其中的两员,两人是同班同学,却心照不宣的并没有声张这件事,粗心的大军是在多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件事,就经常拿着这件事来打趣他们。
而老吴和小茹就是一个村的,从小用铅笔在桌子上画分界线的事儿也没少干,这分界线画着画着,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没了。小茹可是当时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抱得美人归的老吴真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英子和小茹都善饮,老马和老吴就给各自的媳妇儿倒酒,一边倒还一边说“差不多了。”
说到娃娃亲的时候,梅子问大军“你妈妈当时怎么没给你定个娃娃媳妇啊?”
大军的舌头虽然已经有些短了,不过陷阱他可是瞧得清楚,“你傻呀,订了娃娃亲,还有你什么事儿啊?”他才不会往坑里跳呢。
梅子拿大白眼翻他“不傻能嫁给你吗?”于是大军就端起杯来跟媳妇碰了一下,算是同意这个说法。
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中年人,越聊越兴奋,不觉酒已见底,菜已空盘,走出小酒馆的时候,都带了微微的醉意。六个人朝着三个方向走了,路灯把他们的影子压短又拉长。他们约好了,下周一起去海边,坐船、撒网、捕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