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游颐和园十七孔桥
郭青保
古桥飞架贯西东,
点缀昆湖似彩虹。
券洞十七如意寓,
灵鼍偃月若弯弓。
石狮抱柱精雕巧,
镇水铜牛显神通。
蓬岛孤悬慈禧梦,
阅兵台上一场空。
2023.10.19.
於北京


十七孔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内,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桥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是连接东堤与南湖岛的石桥,也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梁。
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东西向,长150米,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横卧在东堤与南湖岛之间。桥身由十七个发券孔组成,正中一孔最大两侧依次渐小。桥正中额栏上北刻"灵鼍偃月",南刻"修蝀凌波"。桥栏望柱共62对,望柱柱头雕有石狮540余只,形态各异。桥东西两端有4只石刻靠山兽,威武勇猛,形态生动。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
传说李衮在修桥时,曾救下17只蚯蚓,因此为纪念此事,便在桥上凿了17个孔。
十七孔桥的寓意有多重含义:
1. 它代表了从汉字的“桥”字中体现的人类文明从野蛮到文明、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其中“十七”代表“吉祥如意”,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2. 在颐和园中,十七孔桥被比喻为乌龟的脖子,而连接的两头——廓如亭和南湖岛则象征着龟的壳和头,寓意着长寿。
十七孔桥连接的南湖岛上有龙王庙和阅兵台,是慈禧太后祈雨和检阅水兵的地方。










作者简介
郭青保,网名雅逸随缘,籍贯黑龙江,工作生活于河南焦作,现退休。爱好诗词,散文,美术,音乐,摄影,书法,旅游及中医针灸推拿和武术登山运动等,曾有若干诗词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网,老年诗词网,香港诗词网,今日头条网,都市头条网,美篇网,中国微信作家协会经典文坛网等各地网站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