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阳诗词通讯 第150期
淄川诗词学会主编 2023年10月20日
本期编辑 蒲先和
目 录
读《聊斋志异》练习二
从《红楼梦》中的几首诗看邻韵通押
内 容
一 、作业题及说明
(一)题目 读《聊斋志异》练习二
《连琐》,讲的是书生杨于畏同鬼女连琐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鬼女吟“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句以寄幽恨,书生杨于畏为之代续“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句从而相识。
仔细阅读原文,完成下面作业。
1、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为连琐接续后面两句,完成全诗。
2、要求用“平水韵”。(注意不出韵,正确使用入声字)
(二)关于此次作业的说明
1、激发诗友们阅读《聊斋志异》的积极性。
2、初步练习使用《平水韵》进行创作。
3、锻炼对题目的理解能力。
二、 诗友作业
杨广旭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墓庐孤独悠悠日,愁绪幽情诉与谁?
简析:用上平四支韵,入声字独使用正确,内容与原诗连贯,好。
李启光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桃李相依同雁木,爱莲绽放日心随。
不知春雨多清向,落尽朝花树外碑。
简析:“桃李”一联失粘。用上平四支韵,无出律处,好。但两联意象皆不明确。又:淀放,当为绽放。
赵芳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苦情愁绪无人诉,一片痴心寄月妃。
简析:用上平五微韵,无出律处,好。月妃,指皇后,与连琐“鬼”的身份不协调。
孙兆兴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殊途若许幽情久,应赖何时青鸟归。
简析:用上平五微韵,无出律处,好。末句意象不够明确。
李世清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
青灯苦影何人怜?瑟瑟秋风慰寂寥。
简析:原诗第二句末字是帏,不是帷。寥,属下平二萧,出韵。怜字平,出律。秋风,难以“慰寂寥”。
宋长灵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
人间烟火真情在,诚意感天连琐随。
简析:原诗第二句末字是帏,不是帷。用上平四支韵好。末句“连琐随”意思不连贯。
宋守娟
(一)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
婉吟幽苦郎心碎,紫带牵情红袖归。
简析:原诗第二句末字是帏,不是帷。用上平五微韵,好。续诗,要按照诗中连琐的思维续写,而末句变成了读者的角度来写,欠妥。
(二)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
莫言妾本伶仃运,君若解音也悦随。
简析:原诗第二句末字是帏,不是帷。续诗是按照连琐的思维续写的,但时间不能转换——她在吟诗时,并不知道有个“君”在。
(三)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
听枫画舫明真意,流水知音伴月归。
简析:原诗第二句末字是帏,不是帷。续句与原诗少关联。
刘东军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柔情鬼女多才艺,恋在人间望早归。
简析:用上平四支韵,格律正确,好。所续二句皆为读者角度,不妥。
祝玲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寒窗孤影人怜悯,衫薄身消冷月微。
简析:用上平五微韵,无出律处(薄字入声,用得对)好。续诗第一句的人字若改用“谁”字才好,想想为什么?
刘英本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苍凉不畏两依赖,连锁吟诗杨笔挥。
简析:用上平五微韵,无出律处,好。有两个问题:一是意思表达不明确,如“两依赖”“杨笔挥”;二是错别字:锁当为琐,杨当为扬。
吕允强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沽帏。
心思愁断凭谁续,惟有清寒送月归。
简析:很好。如将“心思愁断”改为“愁肠寸断”可能更好些。
李文丽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弥留孤影花墙下,剪烛西窗枉自痴。
简析:用上平四支韵,无出律处,(烛字入声,用得对)好。续诗不错,唯“弥留”一词不甚贴切:原指久病不愈或病重将死,而连琐已经死了。
赵梓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悲凉苦楚如烟去,愿得佳人两相持。
简析:用上平四支韵;得字入声,用得正确;相字处该仄,出律了。以杨于畏的视角来写,好。
张成坤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苦衷愁绪何人诉,紫带连情月下归。
简析:用上平五微韵,无出律处,好。续诗当以连琐的身份来写,以读者的身份写不妥当。
张成海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有情玉女何连琐?恰是人间羡艳辞。
简析:用上平四支韵,无出律处,好。续句与原句少关联。
蒲先和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观音肯洒杨枝水,再向人间比翼飞。
简析:用上平五微韵。连琐玄夜吟诗,可以看出她不能忘情于人间。何不让她重返尘世,恢复凡人的生活?
杨广旭对此诗用韵的辨析
近期我翻阅了部分资料,通押古人早已有之。在写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因韵律而词不达意之事。我同意曹雪芹的观点"若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要符合韵律,通押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适用。
关于连锁篇帏,帷通押,我同意这个观点。
帏,《现代汉语词典》注:①同帷,②古代佩带的香囊。帷:帐子。
连锁篇摘录:
一,妾,陇西人,随父流寓,十七岁暴疾殂谢。
二,则见月色绵袜,约彩线一缕。
三,刀实妾父出使粤中,百金购之,妾爱而有之,缠以金絲,瓣以明珠,大人怜妾夭亡,用以殉葬。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其父为官,家中有钱,死后厚葬。也可以推想,丰厚的殉葬品中,也可能佩带香囊。
传说,安史乱起,唐宣宗带杨贵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行,杨贵妃死后草草埋葬。后唐玄宗令人移葬,见白骨一堆,唯香囊完好如昔,唐玄宗睹物思人,老泪纵横。故香囊有"留下思念"之说。《礼记内则》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之句。
连锁,杨于畏均饱学之士,故推测是有意用之。“流萤惹草复沾帏",萤火虫飞过草丛,落在佩带的香囊上。
以上几点说明,连锁篇帏、帷通押,并不是通假字。
简析:四支、五微韵通押,有道理。帏,确有“香囊”一义,但解作“香囊”似不如解作“床帏”更能烘托凄凉的氛围。
三 综合评述
(一)关于续诗的用韵
题目提出的要求,是用平水韵。看到题目后,杨广旭等几位诗友马上提出问题:故事中原诗的韵脚字是吹、帏和时,吹、时是平水韵的上平四支,帏却是上平五微,我们的续诗是四支呢,还是用五微呢?
现在人们用平水韵写诗,要求往往是一首诗只能用一个韵部的韵字,否则便是出韵。其实古人写诗,一首诗中使用“邻韵”的很多(不会有人去限制他)。《连琐》中的原诗,就是上平四支和五微韵通押的,所以我们的续诗也可以在四支五微韵部中根据需要选用韵字。
作业中诗友们也是这样做的,很好。
(二)关于续诗的内容
什么是续诗,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有人说续诗就是“诗人因故在作诗时中断了创作,由别人接替写出后面的句子”,这意思大致不错。既然如此,续诗的内容必须是循着原作者的思维完成全诗。《连琐》中杨于畏的续诗,就是沿着连琐的思路写的。
诗友们的作业中,有的是从读者的视角来写,有的独出心裁,同原诗缺少关联,这都算不得续诗。续得好的也有,只是少数。
(三)其它问题
1、弄错题目:题目中原本是“流萤惹草复沾帏”,有的诗友却将“帏”字错成了“帷”字,这是不应该的。
2、出现错别字:有的诗友续诗中出现错别字——只有十四个字,出现错别字是不应该的。以后一定要输入时细心,完成后仔细检查。
3、个别诗友续诗出律、出韵,应再在格律上下些工夫。
从《红楼梦》中的几首诗看邻韵通押
1、第5回《金陵十二钗判词·薛宝钗与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辨析:才,上平十灰韵;埋,上平九佳韵。此诗上平九佳十灰通押。
2、第5回《金陵十二钗判词·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辨析:兰,上平十四寒韵;谈,下平十三覃韵。此诗上平十四寒下平十三覃通押。
3、第5回《金陵十二钗判词·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辨析:深、淫,下平十二侵韵;宁,下平九青韵。
下平九青同下平十二侵是否能通押?我们来看鲁迅诗《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行,属下平八庚;神,属上平十一真。二者通押。再看他的《报载患脑炎戏作》: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心,属下平十二侵;冰,属下平十蒸。二者通押。
再看毛泽东《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神,属上平十一真;声,属下平八庚。二者能通押。
资料显示,真、文、侵韵与庚青蒸韵通押,古以有之。
4、第22回贾惜春《佛前海灯》: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辨析:成、明,下平八庚韵;经,下平九青韵。此诗上平八庚九青通押。
5、庚辰本第22回薛宝钗《更香》: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辨析:烟、缘、年、迁,下平一先韵;添,下平十四盐韵。此诗下平一先、十四盐通押。
6、第25回癞头和尚《持诵通灵玉》第一首: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辨析:悲,上平四支;非,上平五微。上平四支五微通押。
7、第50回薛宝琴《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辨析:池、离,上平四支韵;题,上平四支八齐通押。
邻韵通押,自唐迄今多有诗人做过尝试,但是如曹雪芹用韵之宽却不多见。曹翁借薛宝钗、林黛玉之口说“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话确实体现了他对诗词格律的观点。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