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共闲012
花椒红了
白杨桥
杜君说花椒红了,于是我们驱车前往。
刚过初秋,绿肥黄瘦,漫山遍野的绿色,高矮深浅,参差不齐。然而,就在路边,就在崖畔,一个不小心,你就会撞上一抹红。仔细看是一株,或者几株花椒树,藏在树丛里,和路人捉迷藏。那粒粒红圆,点缀枝桠,红强绿弱,直抢你的眼球。仔细看肉厚皮皱,光润亮泽,色如丹霞。用手轻轻掐下一粒,慢揉细闻:麻味厚重,馨香浓长。
花椒一名,最早载于《诗经》。可见中国人民二千至三千年前就已开始利用花椒了。古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椒房,亦称椒室。以椒和泥涂壁,使温暖、芳香,并象徵多子。《红楼梦》第十六回也说“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层入宫请候”。前几年,热播的《甄嬛传》里,甄嬛也曾被赐椒房之宠。
而在西邱,花椒没有那么娇贵,她们如乌衣巷里的燕子,早已从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山里百姓人家的粗茶淡饭,也因为有了花椒的调剂,才更加鲜香麻辣,活色生香。花椒可作调料,烹炒拌菜,使增其麻;蒸煎煮肉,使添其香。曾有人写诗赞: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记得吃过炸花椒叶,做法大致如炸香椿:初春时节,花椒叶发,采鲜嫩芽头,洗净控干备用。青花瓷碗,放少许面粉,磕两枚鸡蛋,细盐适量。拌匀。放花椒嫩芽于鸡蛋碗中,沾满蛋液,置热好的油锅内,油花四溅,刹那色黄。捞取放凉细品,呀,鲜香微麻,锁喉回香,妙处难与君说,给个神仙也不做!
给个神仙不做,给个提篮就行。敏姐给我们每人一个小竹篮,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山地里采花椒了。是一个嫁给西邱人的哈尼族小姐姐带路,瘦瘦小小的身板儿,一看就是南方妹子,抓了一个筐,一张镰,领着我们进山。山路蜿蜒,山风舒适,忍不住喊上一嗓子:唱山歌来~ ~立刻有活泼的姐妹接过去: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嗨,刘三姐如果在,该多好!
我们钻林爬坡到了一片花椒树下,半坡的红豆豆呀,看得心痒痒。但花椒棵上的刺儿,可要小心。来之前是准备了剪子的,谁知道一激动剪子落在车里了。得,赤手上阵吧,这活儿可比纤手剥新橙危险的多。“颗颗美人羞赧色,针刺手麻放一边”。我拿着手机,抓拍众姐妹小心采花椒的镜头:采采芣苡,薄言袺之。这也比采芣苡有难度哦。路边的小花草,有蝶来去。这里的蝴蝶看着飞的慢悠悠的,一旦有人追,也是飞入菜花无处寻,追不上呢。
地势高,风景好,人烟稀少。最可贵的是这里安静,可以自在山水。人到这里,不自觉就回归了本真,卸下平日里的端庄,做大自然最纯真的孩子。
花椒红了,秋天也就慢慢来到了。想到秋天的天高云淡,心情也如中秋皓月。再看花椒,不管《诗经》里走来的,还是《汉书》中走来的,都这么亲民。也只有亲民,才会历千年而回香,著汗青而流芳。
白杨桥,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舜网论坛驻站作家,《阅读悦读》签约作家,《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专栏作家。作品刊《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山东商报》、《山东广播电视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中学时代》、《老朋友》《博爱》《新青年》《幸福(阅读)》等,作品入选诗文集多部,出版《开在指尖的花儿》、《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